APP下载

例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表现性评价

2019-04-08汪洪义张方正朱巧云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探究性实验高中生物

汪洪义 张方正 朱巧云

【摘 要】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更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素材。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本文概括了表现性评价的含义,归纳了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内容,并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为例,简述了探究性实验表现性评价量表的构建和具体实施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表现性评价;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52-01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实验教学是促成学生达成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1]。如何上好探究性实验课,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优化课堂,其中教学评价是很关键的环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表现性评价

美国评价学者斯蒂金斯(Stiggins,R.J.)对表现性评价的定义:“表现性评价为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在表现性评价中,“可直接由高水平的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观察、评判,其形式包括建构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2]。传统高中实验评价多采用实验报告、实验测试成绩等终结式评价方式,从评价结果难以准确展示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资料搜集、表达交流等方面的真实水平,更无法推测学生在实验中的情感与态度表现。采用表现性评价,可以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行为表现直接判断其实验水平,使评价“可视化”,更加客观、科学和真实。

二、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试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其研究的问题、方案及结论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也較高。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共设计学生实验32个,其中探究性实验11个,占34.4%,验证类实验8个,占25%,观察类实验5个,占15.6%,模型建构类4个,占12.5%,调查类3个,占9.4%,制作类1个,占3.1%。可见,探究性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课标在实验探究、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体现。

三、探究性实验表现性评价量表的应用探索

1.依据PTA量表理论构建评价量表。

PTA量表法即基本要素特征分析法,由美国教师沃尔弗德和安迪生等倡导,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其理论假设是:任何一种行为表现,包括行为的和认知的,都会有一系列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构成学生学习某些知识、技能或行为表现的基本单元,并对学生在这些基本单元上的行为表现作出准确的评定,则学生在完成这些具体任务时的总体特征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评定。[3]运用量表可以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表现行为、态度精细化评定,使实验评价由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更加科学客观;也为师生作出评价提供更准确的指标,操作性也更强。

1.1 依据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确定评价要素。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七个基本环节,因此将这七个环节作为评价的7个基本要素。为优化实验教学,继承传统实验评价的优点,再增加课前复习教材相关知识、预习实验和课后实验报告两个评价要素。

1.2 依据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和具体实验内容确定评分细则。

新课标在学业质量标准中将实验探究维度划分为四个水平,对每个水平的质量均有详细的描述,对制定评价细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教材在每个探究性实验中对探究过程也提出了若干启发性的问题,也可作为制定评价细则的重要参考。

1.3 依据学生素养发展水平确定分值和权重。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11个探究性实验在必修三个模块中均有分布,所以高一学段和高二学段中都要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水平、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均在不断发展。确定分值和权重时,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而适当调整。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位于必修一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学生探究能力有限,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探究习惯是重点,因此可增加“课前准备”和“表达与交流”部分的分值与权重。

1.4 依据多元评价理论确定评价主体。

多元评价理论强调评价维度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因此在表现性评价量表中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定合理的分值比例,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表现性评价量表的实施建议。

首先,收发时间规范有序,实验前一到两天发放量表,引导学生复习教材、预习实验、构思问题,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实验结束后完成课前、探究过程两部分评分,实验报告完成后完成课后反馈评分,回收量表,教师分析评价结果,总结反思。其次,克服虚荣心理和晕轮效应,教师须引导学生意识到评价只是对现阶段探究性实验水平的考量,是确定下一步学习方向的重要参考,没有优劣之分,评价时客观准确,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同学的负责,更是学科素养的一种体现。

综上所述,在创建“既关注学业成就又重视个体进步和多方面发展的生物学课程评价体系。”[4]的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我们在实验教学表现性评价实施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效果显著,也存在很多不足,须继续探索更为科学的评价方式,优化实验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4]中华人民共合作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柴荣.表现性评价介入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师,2015(14):48.

[3]冯喆.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实验评价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4.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评价方案的研究》(JCJYC1808101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探究性实验高中生物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功能及方法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