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创新研究
2019-04-08邹娟杨瞡
邹娟 杨瞡
【摘 要】近年来,国内中小学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表明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传统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主要采取“说教式”展开,与教育价值相对脱节,无法真正起到教育警示中小学生的作用。本文基于微媒体时代的新变化、新变量和新特征,探索当代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微媒体;微视频;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19-01
引言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校园危害事件提高了人们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诸如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校园霸凌、网络欺诈等问题,所造成的恶劣后果不仅严重危害到学生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由于社会经验相对缺乏,自我安全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等都有保护中小学生安全的责任,但从教育角度说,更应该提高中小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其中,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职能机构,担负着主要的安全宣传教育责任,在当前“微媒体”时代背景下,应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提高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效果——“校园安全微视频”具有短小、精悍、快捷的传播特点,内容丰富、个性化强,非常适合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使用。
一、微媒体时代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的嬗变
1.内容嬗变。
不同时代背景下,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例如,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纪的当今对比,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要素、新现象、新问题大量涌现,这导致中小学生面临的主要危害发生了变化,过去以暴力侵害、意外事故、传染疾病等为主,而当今则更加多样,如网络诈骗、校园霸凌、交通事故等,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也必然发生嬗变。
2.渠道嬗变。
传统教育渠道主要是“言传身教”,家长、老师等作为教育主体,将安全经验传授给中小学生,属于典型的“后喻文化”特色。微媒体时代,智能手机人手一部,获取资源的渠道发生了嬗变,增强了中小学生的自主性,在资讯信息的获取能力方面,学生远比传统教育者优越,属于典型的“前喻文化”。
3.主体嬗变。
“安全感”应是社会赋予个体的基本保障,一旦安全保障消失,整个社会都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对于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成熟、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广大中小学生而言,由于危险来源的多元性,传统的教育主体对比下显得更加单薄,教育主体也从“人”演变成了“媒体”,例如,微信、微薄等“微媒体”可以提供丰富的校园安全微视频资源。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主观重视程度不足。
安全问题虽然备受中小学关注,但在宣传教育方面却缺乏重视,往往在问题出现之后才会行动,这种“被动局面”导致中小学安全水平持续滞后。究其原因,学校角度考虑安全的思维,主要是从“防护”角度入手,大量投入资金、人力、设备,而忽视了学生作为校园安全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2.教育统筹规划欠缺。
目前,我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的形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模式”展开的,一些条件建好的中小学中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如消防逃生、地震逃生等,但理论与现实脱节较为严重,安全宣传教育开展不够连续,例如在小学阶段(1-6年级),在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上采取统一形式,忽略了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上的差异,应该对低学段(1-2年级)、中学段(3-4年级)、高学段(5-6年级)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符合对应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3.形式主义问题严重。
随着全社会对于中小学安全的关注,“安全宣传教育”也成了考核学校的内容之一,由此也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一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临时购置、建设一些安全设备,但实际上并不能发挥保护学生的作用,或者在“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理解偏差,以“安全演讲”、“安全竞赛”“安全班会”等代替实践活动。
三、微媒体时代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的创新
所谓“微媒体”是对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特殊媒体现象的概括,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以“短小快”视频形式传播的媒体,“微”不仅是对媒体形式的总结,同时也表达出具有灵活性、便捷性的特点,一部智能手机搭配“微媒体”APP软件,就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基于此,通过建立“校园安全微视频”宣传教育形式,可以更好满足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创新要求。
1.内容创新:杜绝简单说教、突出日常案例。
困扰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无处不在,如诉诸报端的“校园欺凌”事件,校门口发生的“交通事故”、网络社交中的“电信诈骗”等,基于校园安全微视频形式下,应加强内容创新,规避理论说教,多以鲜活的日常案例为主,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共鸣。并且,“微视频”可以随时随地的看,随时随地提醒中小学生关注安全。
2.渠道创新:立足智慧校园、构建网上平台。
互联网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场所,既有正能量宣传内容,也包括一些精神糟粕,因此在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渠道创新上,应以学校为主导,线上引进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平台,并通过技术手段开发线下“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平台”一类的APP应用,让学生、家长作为日常关注对象之一,建立与学生、家长的互动平台,形成“智慧校园”的安全网络模式,这样既可以保障学生获取高品质的安全宣传教育“微视频”资源,也可以及时反馈自己发现的问题。
3.主体创新:基于学校主导、吸引多方参与。
保护中小学生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现实中的安全宣传教育主体,除了学校作为主导者之外,还要积极创新、构建多元架构,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从不同角度出发,制作、发布校园安全微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风险,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如交警部门发布“交通安全”类视频、公安机关发布“校园霸凌”类安全视频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微媒体时代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势在必行,通过不断地更新观念、方法、资源,从中小学生自身出发,塑造较高的安全意识、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规避不法侵害,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从教育角度出发,要促进其全面发展,“安全教育”应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立足“微媒体”时代的特征,依据“校园安全微视频”的作用展开研究,提出了若干创新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对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世华.新媒体参与校园安全治理的逻辑与进路[J].东南学术,2018(05):229-235.
[2]守佳丽,靳高风.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及安全教育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04):74-79.
[3]夏家貴.互联网+安全教育——中学安全教育与网络融合实践[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