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胃肠减压与保留灌肠护理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2019-04-08申红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灌肠中度肠梗阻

申红梅

【摘 要】目的:探究改良胃肠减压与保留灌肠护理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35例。研究组使用改良胃肠减压与保留灌肠护理,常规组使用传统胃肠减压及中药保留灌肠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疗效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14%显著高于常规组77.14%,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胃肠减压与保留灌肠护理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关键词】改良胃肠减压;保留灌肠护理;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3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73-01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急腹症,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需要对其进行治疗及护理[1]。为研究改良胃肠减压与保留灌肠护理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抽取70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介绍。

1 一般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35例,研究组35例。常规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7例;年龄为19~46岁,平均(33.68±1.41)岁;病程13~22天,平均(17.38±2.54)天。研究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19~47岁,平均(33.65±1.46)岁;病程13~22天,平均(17.38±2.54)天。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实施对比。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患者均在本院确证为急性胰腺炎,且病情较重;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③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④患者出现肠管扩张、腹腔压力加强、胃肠胀气等症状;⑤患者器官功能时间低于48h。

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或意识不清醒者者;②有严重的心脏疾病与肝肾疾病的患者;③排除对药物存在过敏的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⑤消化道完全梗阻或出血者。

1.3 方法 研究組使用改良式减压装置及中药保留灌肠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插入肠梗阻导管,然后根据医嘱后为其连接导管和负压吸引器以便于为肠胃减压,让患者每2h使用50ml健胃清肠剂,在每次用药前护理人员应使用蒸馏水清洗导管。改良后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方法是:护理人员可以将润滑后的胃管从患者肛门处插入约60cm,再协助患者呈右侧卧式,将导管继续插入15cm左右,此时使用恒温器将300ml灌肠药液(主要有槟榔、木香及大黄)灌入患者大肠内,再辅助患者呈抱膝卧位,保持30min。

常规组使用传统胃肠减压及保留灌肠护理:护理人员将胃管开口端直接与负压引流瓶相连接以此减压,同时注意在鼻饲以及倾倒引流液时要将引流瓶断开。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护理时的操作方法与研究组操作基本一致,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呈左侧卧位,帮助其抬高其臀部约15cm,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灌肠药液(与研究组一致)连接肛管为其灌肠,在插入直肠15cm后进行推注。

1.4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以血淀粉酶异常时间及血内毒素异常时间判定;(2)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值为0—100分,60分以下为差,60—80分为良,80—100分为优,总护理满意度=(优+良)/例数*100%。

1.5 数据统计分析 本文数据均以SPSS19.0处理,使用[n(%)]做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使用(x±s)作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时提示有差差异性。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指标 研究组患者血淀粉酶异常时间、血内毒素异常时间为(6.37±1.27)天、(7.24±1.38)天,常规组患者血淀粉酶异常时间、血内毒素异常时间为(9.78±1.55)天、(11.57±1.89)天,研究组患者疗效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7.14%显著高于常规组77.14%,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大约80%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症状较轻,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但也有10%以上的患者症状较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2]。其具有病程进展速度快且重症患者病情较凶险,在治疗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是当前外科中较为棘手的疾病。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在麻痹性肠梗阻会有腹压高、排气排便困难的情况,当前在临床治疗时一般选择肠胃减压术减轻患者胃肠道压力。但传统的胃肠减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患者肠梗阻后产生的大量积气积液无法排出,而改良胃肠减压与中药保留灌肠不仅能够减缓患者的痛苦,还能有效排除患者胃肠道中的积气积液。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疗效指标血淀粉酶异常时间及血内毒素异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其护理满意度97.14%显著高于常规组77.14%(P<0.05)。

综上,改良胃肠减压与保留灌肠护理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中疗效较佳,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喜凤.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改良胃肠减压及保留灌肠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8):2268-2270.

[2]唐锐,汪佳明,王颖.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改良胃肠减压及保留灌肠护理[J].护理学报,2016,23(12):52-53.

猜你喜欢

灌肠中度肠梗阻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小米手表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配单侧助听器 选中度那一侧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