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2019-04-08鲁雅倩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冠心病

鲁雅倩

【摘 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数量为91例,对照组选择小剂量20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选择大剂量40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疗效更为显著,同时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36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17-02

冠心病,其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此病是目前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指患者由于一些综合因素导致患者出现动脉硬化,致使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的疾病。该病属于心血管类疾病,具有发病迅速、并发症多、病程长等特点[2]。一旦患者发病后,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没,就可能回导致患者病情出现加重的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药物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3],为评定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该病中的治疗效果,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1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进行如下评价与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数量为91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51:40,患者年龄分布43-76岁,平均年龄(65.8±1.5)岁,文化程度为:大学及大学以上为17例、高中为21例、初中为43例、小学为10例;实验组中中男、女患者比例为53:38,患者年龄分布41-74岁,平均年龄(63.9±1.4)岁,大学及大学以上为14例、高中为22例、初中为42例、小学为13例。组间经对比,在自然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比较意义。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生产厂家:辉瑞(大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治疗,口服每天一次,其中对照组患者每次20mg,实验组患者每次40mg,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其中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数。

1.3.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评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全部数据,运用百分率(%)描述计数资料并在对比时行x2检验,运用(x±s)描述计量资料并在对比时行t检验,若P<0.05,则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评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的TC、TG、LDL-C均明显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HDL-C低于实验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评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出现肌肉疼情况患者5例,胃肠道反应3例,肾功能异常4例,肝功能异常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8%;对照组出现肌肉疼情况患者6例,胃肠道反应4例,肾功能异常5例,肝功能异常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78%,经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根据相关资料证实,我国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导致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本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作性或压榨性心前区疼痛,同时也可放射到颈部、下颌等。据相关资料显示该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等[5]。目前临床中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的作用,并且对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但是,服用该药物也会造成患者出现不听程度的不良反应。为了验证阿托伐他汀在该病治疗中的疗效以及不良反映情况,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的1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比对,结果发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用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顯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高于对照组,经对比实验组均具有明显优势,而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并不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更好的的治疗效果,同时并不会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产生影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琳,范宸榕.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4):39,42.

[2]张丽.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家庭医药,2018(6):195.

[3]贺伟,屈改艳,蔚彩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167-168.

[4]胡燕枝,钟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103-104.

[5]韩亚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3):74.

猜你喜欢

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冠心病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