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情况的影响评价
2019-04-08李敏学
李敏学
【摘 要】目的:研究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初产妇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产前产后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母乳分泌及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24-48h占比最高,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0.05。结论: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关键词】产前产后护理;初产妇;母乳分泌;喂养情况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41-01
母乳作为新生儿的营养必需品,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最安全、最完整和最天然的食物,母乳具有较高营养,富含新生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抗体,对保证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故此,临床倡导以母乳喂养为新生儿最佳喂养方式。本研究对所有初产妇实施分析,并对其各项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为 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根据“电脑随机法”作为分组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在23岁至34岁,中位年龄为(28.59±1.64)岁;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22例。
对照组-年龄范围在24岁至34岁,中位年龄为(29.05±1.57)岁;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9例、剖宫产21例。
2组初产妇的性别、年龄等各项资料对比,两者间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来表达,表示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护理内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方法 护理内容:观察组实施产前产后护理,护理内容:①产前护理:对每位初产妇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比如乳房正确护理方式、喂养时间和次数、母乳喂养的优势、喂养姿势和技巧,使初产妇能够对母乳喂养知识有充分了解,激发其母乳喂养意愿,消除顾虑,树立喂养自信心,并指导初产妇在产前保证充分休息和营养膳食[2]。②产后护理:新生兒于产后半小时、一小时内吸吮乳房,使产妇能够适宜吸吮反射,有利于刺激泌乳;新生儿禁用奶瓶,在哺乳前不进行喂食;指导产妇正确乳房护理、哺乳以及挤奶方式,每日热敷双乳,时间为10分钟、温度维持在40-45摄氏度,进而对产妇的泌乳反射产生刺激,同时对乳房进行按摩,时间为5分钟。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软件分析所有“观察指标”,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卡方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明两者间存在差异,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对比2组母乳分泌情况 观察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24h占比12.00%、24-48h占比48.00%、48-72h占比32.00%、>72h占比8.00%,其中24-48h占比最高,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比较两组喂养情况 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占比90.00%、混合喂养占比6.00%、人工喂养占比4.00%,母乳喂养情况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0.05。如表2:
3 讨论
分娩作为女性必经且特殊的生理过程,尤其对于初产妇来说,其缺乏分娩经验,且对母乳喂养知识不足,易导致其母乳喂养效果降低,而上述因素均可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造成影响。故此,需加强初产妇产前产后的护理干预,使其能够正确认知母乳喂养,克服内心恐惧,树立喂养信心[3]。在本研究中,产前通过为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使其能够消除顾虑,正确对待母乳喂养;产后给予产妇乳房护理、指导正确母乳喂养方式,使初产妇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同时能够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24h占比12.00%、24-48h占比48.00%、48-72h占比32.00%、>72h占比8.00%,其中24-48h占比最高,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占比90.00%、混合喂养占比6.00%、人工喂养占比4.00%,母乳喂养情况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0.05。
综上所述,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宋亚琴, 徐惠英, 冯桂兰. 产前护理干预对于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3):248-251.
[2]梁文化, 杜娟, 徐来,等.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 44(2):304-306.
[3]杜小雅.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8):2789-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