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9-04-08宋季良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脑梗死

宋季良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病人90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氯吡格雷片,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其他治疗),入院第1、7天进行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情进展,恶化者5例,(11.11%),无效4例(8.89%),好转20例(44.44%),痊愈16例(35.56%),总有效率:80%;对照组病情进展,恶化者8例(17.78%),无效7例(15.56%),好转21例(46.67%),痊愈9例(19.99%),总有效率:66.66%。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关键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20-02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三大主要死亡疾病之一, 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危害,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课题,在我国更是引起极大重视,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更是直接影响着预后,所以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更是重要。双抗指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合用,在心血管系统使用广泛,近几年尝试在脑梗死急性期使用,我院从去年使用至今,疗效满意,特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病人90例,男45例,女45例,病程1-3天,均经头颅MRI或头颅CT确诊,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1],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查瘫痪肢体肌力在3级及3级以上,排除合并妊娠;未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脑出血、出血性脑梗死或伴有脑水肿的大面积脑梗死;血小板减少症;近期有过大手术、活动性出血;心源性、腔隙性脑梗死;凝血酶原低于正常60%;有出血倾向;使用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80岁以上,35岁以下,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疾患及不合作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4.4岁;对照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40-79岁,平均63.8岁。两组性别、年龄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如吸氧、降颅压、扩容、扩血管、脑细胞保护剂、改善脑循环、抗感染及维护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存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患者分别给予降血糖、降血压、调脂等对症治疗,药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胞磷胆碱、灯盏花素、银杏达莫等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75mg/片,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首次300mg,以后每天75mg,连用21天。头颈段CTA证实合并颅内动脉狭窄超过70%者,无消化道溃疡等疾病者,则连用90天。

2 疗效评定

2.1 评定标准 入院时第1、7天对所有患者进行NIHSS评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2],治疗后按缺损分值的减少判断疗效。评分增加为恶化,评分减少0-20%为无效;21-80%为好转;80.-100%为痊愈。好转加痊愈为有效。

2.2 安全性评定 治疗中观察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粘膜出血、皮下出血、颅内出血及泌尿系统出血等,有无严重胃肠道反应, 第7天复查血常规、凝血四项、生化等,有无各项指标异常。有无过敏反应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病情进展,恶化者5例,(11.11%),无效4例(8.89%),好转20例(44.44%),痊愈16例(35.56%),总有效率:80%;对照组病情进展,恶化者8例(17.78%),无效7例(15.56%),好转21例(46.67%),痊愈9例(19.99%),总有效率:66.66%。

3.2 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有2例病例治疗中出血消化道出血,均为有严重血管狭窄(超过70%)病人,服药时间长,1例为治疗21天后, 1例为治疗2月后,后经证实均有胃溃疡,无颅内出血、牙龈出血、粘膜出血、皮下出血、及泌尿系统出血等,无过敏反应;对照组无明确的颅内出血、牙龈出血、粘膜出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及泌尿系统出血等,无严重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

4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的因素,根据流行病学数据可以得知急性脑梗死占据卒中的2/3,拥有很高的致死致残发生的可能。从病理基础上来说,发生脑部血管梗阻后,缺血中心的神经细胞由于缺少血供很快坏死,在周边的缺血半暗带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代谢率低,能承受相较于缺血中心部位稍长的缺血时间,是否能在半暗带脑细胞能够承受的缺血时间里面恢复大脑血液灌注,从而逆转急性脑梗死的结局是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关键点。有资料显示,在2014年AHA/ASA颁布新版卒中/TIA 二级预防指南中,对于轻型卒中/TIA患者,建议发病24内即可启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治疗,对于sICAS(血管狭窄度70-99%)的患者在卒中/TIA发生30天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治疗90天是合理的[3],本组资料也显示,双抗治疗较单抗获益,但有2例消化道出血病例,都是口服3周以后,合并消化道溃疡,故对无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短时间双抗是安全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是环氧化酶(COX)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COX-1活性而减少TXA2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二者作用机制不同,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阻止了血栓形成、扩大,稳定了斑块,从而缓解了病情的进展,控制了病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的,安全的,较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两组差13.34%,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页。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页

[3]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34.

猜你喜欢

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保守治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对于脑梗死,你必须知道的
脑梗死怎样治疗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