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4-08熊文贤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结肠癌临床疗效

熊文贤

【摘 要】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结肠癌诊治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依照患者应用治疗术式的差异分为参照组(n=37)、探析组(n=41),探析组患者接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结果:探析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7.8392,P=0.0185),探析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4.2356,P=0.0277),2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1.3920,P=0.0553)。探析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患者低,探析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参照组为16.22%,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8.6372,P=0.0184),探析组无患者死亡,参照组患者死亡率为5.41%,2组患者死亡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x2=1.6329,P=0.0524)。结论: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且具有更高的应用安全性。

【关键词】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肠癌;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080-01

结肠癌属于临床多发性结肠部位恶性肿瘤,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包括腹胀、腹痛等,随着病情进展进而出现黏液脓性血便等表现,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还会降低其生存品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有助于减轻其生理以及心理痛苦。此次研究旨在探讨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伴结肠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在我院接受结肠癌诊治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本研究抽取对象共计78例,病情经病理检查确诊。依照患者应用治疗术式的差异分为参照组(n=37)女性18例,男性19例,30至69周岁,平均(49.7±4.7)岁,探析组(n=41)女性19例,男性22例,32至67周岁,平均(49.9±4.6)岁。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经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探析组患者接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调节患者姿势为仰卧位并行气管插管麻醉,在患者右侧腹直肌正中部位做切口,首先对横结肠以及回肠末端进行结扎操作,确保腔内肿瘤整体保持封闭状态,将5-氟尿嘧啶20-30mg/kg注入后沿胃大弯分离大网膜并进行血管结扎操作,对幽门以及十二指肠第3段浅淋巴结进行清除操作,分离肠系膜血管并对分支血管进行结扎以及切断操作,最后对右半结肠进行分离以及整体切除操作。应用回结肠吻合术处理回肠以及结肠之间部位,进行缝合后进行逐层缝合并将腹腔关闭,放置引流管并为患者提供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治疗[1-2]。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将患者姿势调节为仰卧位,麻醉成功后在患者腹直肌部位做切口,确保充分暴露结肠,切开并分离回肠末段以及横结肠中段系膜,然后分离并结扎、切断结肠动脉以及右侧分支,将肝结肠韧带切开后分离结肠肝曲,将胃结肠韧带切开后分离横结肠右端,常规缝合后采取抗生素以及取得感染预防效果[3]。

1.3 项目评价 对比2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以及治疗安全性。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 本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21.0,通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以x2或者t检验进行比较,x±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結果

2.1 对比2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 探析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2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2组患者治疗安全性 探析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患者低,其中,探析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参照组为16.22%,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无患者死亡,参照组患者死亡率为5.41%,2组患者死亡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肿瘤切除彻底的特点 ,能够防止发生癌细胞转移现象的发生,使患者异常结肠淋巴结以及血管处于并行状态,可避免出现淋巴结转移现象,治疗效果更佳。

此次研究中,探析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参照组患者少,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2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参照组为16.22%,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无患者死亡,参照组患者死亡率为5.41%,2组患者死亡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结肠癌患者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效果以及应用安全性明显高于传统手术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生理痛苦。

参考文献

[1]杨诗平.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6,29(15):305-306.

[2]张红星,江晨.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6):72-73.

[3]传统手术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4):23.

猜你喜欢

结肠癌临床疗效
结肠癌早期,多有5大表现
助“癌”为虐的细菌
年轻人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优质护理在15例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