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4-08王振兴欧阳观杨焱等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脑卒中应用效果

王振兴 欧阳观 杨焱等

【摘 要】目的:主要围绕在脑卒中患者护理时给予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2~2018.7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运动康复疗法,同时观察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脑卒中患者时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效果显著,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康复疗法;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from 2015.2 to 2018.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with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the daily life ability and exercise ability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 daily life ability and exercise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In nursing stroke patients,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has high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stroke;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pplication Effect

【中图分类号】 R36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069-01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即脑部血管循环出现障碍的疾病,也被称为“中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并呈现出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发病机制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或脑部血管破裂的突然性导致脑组织受损等一种疾病,主要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其临床症状为脑功能出现障碍,主要表现为晕迷、智力障碍或半身不遂等[1]。为了提高护理效果,因此我院2015.2~2018.7给予运动康复疗法,研究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护理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2018.7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24例女性,26例男性;年龄42~75岁,平均(57.8±14.2)岁;病因:14例出血与缺血并存、12例脑梗死、24例脑出血;偏瘫情况:22例右偏瘫、28例左偏瘫。

观察组25例女性,25例男性;年龄43~74岁,平均(57.9±14.4)岁;病因:15例出血与缺血并存、14例脑梗死、21例脑出血;偏瘫情况:23例右偏瘫、27例左偏瘫。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内科治疗,主要为了有效降低颅内压,以达到防止出现并发症和保证营养的目的。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即进行针灸推拿等治疗,一次在40min左右,一天两次,共12個星期。

观察组给予运动康复疗法,具体措施如下:①运动原则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勿焦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活动近端关节和远端关节,起先从单个关节开始,等患者适应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至多个关节。②运动顺序 从翻身到坐,再到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平衡,患者能够自行站立后,可以在病房进行小范围走动。③运动方式 端正坐姿,将良肢位摆放好,随后进行被动上肢关节活动,在床上进行翻身、坐起及坐起平衡训练,保护肩关节,步行上下楼、穿衣穿鞋训练、单腿负重等方式。④运动频率 各动作保持3~5秒,一个动作重复5~10次以上,一天的运动时间最少在一个小时以上,共12个星期[2]。

两组患者在出院后,提醒患者隔两周回院复查,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下2个星期的运动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日常生活能力 通过MBI评分表评价,总分100分,其中96分以上即基本能自理;75~95分为轻度功能障碍;50~70分即中度功能障碍;25~45分即重度功能障碍;20分以下则意味日常生活需要完全依赖于他人。

②运动能力 通过FAM评分表判断,总分100分,其中96分以上,轻度运动障碍;85~95分,中度功能障碍;50~84分,明显功能障碍;49分以下,严重运动障碍。

1.4 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SPSS 22.0版本,其中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同时将其运用t值检验,说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对比有统计学含义。

2 结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运动能力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的治疗时间比较漫长,对患者而言,长期住院所要承担的

转阳率为100%,比对无意义,P>0.05。

2.2 研究组接种疫苗时局部反应发生率8.33(3/36),接种疫苗时局部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接种后局部反应发生率5.55(2/36),比对无意义(P>0.05);研究组接受2d后出现1例发热(37.6℃)病症,且于48h内消失,对照组未出现发热症状,同时研究组出现1例低热病症,未经处理会48h恢复,两组数据比对无意义(P>0.05)。

2.3 跟踪随访后,研究组均未出现胎儿畸形、先天缺陷、死产、死胎、流产病例。

3 讨论

临床中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就是狂犬病,其也被称为恐水症,该病由狂犬病毒所致,人因被病兽咬伤造成感染情况[1]。狂犬病主要临床表征为呼吸困难、发作性咽肌痉挛、怕风、恐水等病症,同时还会出现急性肾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上腔静脉阻塞、纵隔气肿、气胸等并发症[2]。诱发因素与传染源主要为病狼、病猫及病犬等。我国主要由病犬传播狂犬病,经研究表面健康的家犬也可为无症状狂犬病携带者,其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若患病动物咬伤机体后,人体会被携带病毒动物的唾液感染伤口,之后进入到患者身体,另外,仍然存在少数患者因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污染而感染此疾病[3]。

经研究度饲养动物人群、兽医、狩猎者属于极易感染患者,人体首先被病毒肌细胞感染,之后在侵入末梢神经,主要对小脑及脑干等神经元进行侵犯,威胁患者身体健康;患者被感染后不会全部发病,发病率主要与注射疫苗情况、衣着情况、伤口处理情况、机体被咬伤情况等因素有关,发病较高的是被病狼咬伤的患者发病率在50%~60%;未接种且被病犬咬伤的患者发病率在15%~20%。

本组36例孕妇接种后血清抗体与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均转阳性,转阳率为100%,与普通患者无疑。可见孕妇接种后免疫效果较好;两组接种疫苗时局部反应发生率、接种后局部反应发生率、发热情况、低热情况均无意义,且出现不良症状的病例数较少,说明孕妇接种后与普通人接种后无显著差异;经随访8个月后36例孕妇均未出现胎儿畸形、先天缺陷、死产、死胎、流产病症,说明免疫接种安全性较高,不会影响胎儿及孕妇安全,同时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另外,孕妇在受到动物攻击后出现焦虑、恐惧、惊吓等紧张情绪,同时还会出现过度紧张胎儿的情况,使得孕妇无法有效配合治疗[6]。因此,医务人员需向孕妇及其家属介绍接种狂犬疫苗的安全性作用,耐心疏导患者产生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疫苗的正确认识,强化治疗依从性,以此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孕妇狂犬病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具备可行性,不会影响胎儿与孕妇的安全,可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周志娟.50例孕妇狂犬病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对孕妇影响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07-107.

[2]李雪娥,黄秋红,邓艳芬.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对孕妇影响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163-165.

[3]闫树勇.犬咬伤孕妇的伤口处理及预防对策[J].中国保健营養,2016,26(30):141-141,142.

[4]徐碧玉.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孕妇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J].医药前沿,2015(17):309-310.

[5]侯乐乐,代永联,郝小静, 等.饲养犬猫对孕妇有影响的三种疾病及预防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4):63.

[6]温婉颜,蔡月华,黄金梅, 等.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对孕妇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8):19-20.

猜你喜欢

脑卒中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