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4-08杨燕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躁动右美托咪定小儿

杨燕

【摘 要】目的:实验分析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择期手术治疗患儿90例,按双盲法1:1分组后,每组患儿各有45例,其中实验组患儿麻醉后予以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儿麻醉后使用生理盐水。对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心率、应激反应以及躁动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心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虽喉罩拔出时间要长于对照组,但差异学检验并无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的醛固酮含量、皮质醇含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4.4%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率20.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保持患儿心率的稳定、缓解其应激反应、降低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用于预防小儿麻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小儿;麻醉苏醒;躁动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in preventing restlessness in anesthesia.Methods:Ninety children with electiv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ouble-blind method of 1:1.Each group had 45 childre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dexmedetomidine after anesthesia,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aline after anesthesia.Of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of heart rate,stress response and the occurrence of agitation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heart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test value had exac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lthough the LMA extubation time was longer than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of tes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aldosterone and cortisol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of anesthes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esthesia restlessness 4.4% incidence rate of 20.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Dexmedetomidine can keep stable and relieve the children's heart rate response to stres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gitation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for the prevention of pediatric anesthesia restlessness effect.

Key words:dexmedetomidine;children;anesthesia;restless

【中圖分类号】 R71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044-01

因小儿具有年龄小的特点,所以无论是治疗依从性还是耐受性都相比较差,也由此需要辅以麻醉来保证其能够顺利接受手术治疗。七氟醚复合骶管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麻醉效果显著,但存在着麻醉苏醒期多发躁动的缺点,由此引发较多的并发症,对手术治疗效果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1]。基于右美托咪定有效的镇定作用,此次实验研究当中,就对右美托咪定在预防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择期手术治疗患儿90例,按双盲法1:1分组后,每组患儿各有45例,所有患儿皆进行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排除有严重器官疾病者。实验组患儿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自3岁~10岁间,均值年龄6.4±0.5岁,疾病类型:阑尾炎患儿14例、腹股沟疝患儿31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自3岁~11岁间,均值年龄6.8±0.5岁,疾病类型:阑尾炎患儿13例、腹股沟疝患儿3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 方法 患儿手术前均需要持续6h禁食、4h禁饮,手术前采用静脉丙泊酚注射液与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之后连接喉罩与呼吸机。取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做骶管穿刺处理,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注射治疗。手术过程中采用七氟醚持续吸入麻醉。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诱导之后,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ug/kg)+生理盐水稀释到15ml之后行静脉输注。对照组患儿在麻醉诱导之后,使用15ml生理盐水行静脉输注。手术后即刻停止吸入七氟醚,调整氧流量到每分钟6L,在患儿其吞咽反射能力恢复后,拔除喉罩。

1.3 比较指标 对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心率水平、喉罩拔除时间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儿应激反应情况(醛固酮含量、皮质醇含量),以及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

1.4 数据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数数据皆以例(n)、率(%)的模式阐述,并采用卡方(x2)检验方法,另外以(x±s)作为计量资料数据的代表,使用t检验方法。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9.0,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心率水平、喉罩拔除时间 统计结果见下表1: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心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虽喉罩拔出时间要长于对照组,但差异学检验并无统计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指标的观察 如表2数据统计结果示: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的醛固酮含量、皮质醇含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确切(P<0.05)。

2.3 对比两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 见表3统计结果示:实验组患儿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4.4%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率的20.0%(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

3 讨论

在整个麻醉苏醒期过程当中,又被分成麻醉深度减浅、自主呼吸、呼吸道反射恢复、清醒这四个阶段,苏醒期躁动是指当患儿处于麻醉苏醒期时表现出的不恰当行为,像是躁动、兴奋、定向障碍、肢体无意识动作、哭喊、呻吟、语无伦次等等均属于苏醒期躁动。小儿麻醉后躁动多发生在苏醒期1h之内,有一定的自限性特点,约在90分钟后可自行恢复[2]。由于小儿存在着年龄小的特点,所以手术治疗耐受性并不高,辅以麻醉方法是为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开展。而由于躁动导致的风险更多,比如破坏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伤口缝合松动、组织分离裂开、大出血等等情况。所以,为了降低手术切口出血发生率,为创面的愈合、手术恢复创造良好条件,必须要抑制患儿躁动。

七氟醚是小儿吸入麻醉的临床多用药,有着确切的麻醉效果,而且并不会给患儿机体造成严重损伤,其诱导平稳、苏醒快速、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七氟醚麻醉应用的一个缺点便是麻醉苏醒期容易发生躁动。究其主要原因来看,是由于七氟醚的代谢速度较快,而且苏醒过程中神经系统各部位的恢复程度皆不相同,所以患儿常常在苏醒期便会感受到疼痛,继而引发躁动情况产生。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相对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应用的良好效果在具有镇静、止痛的作用上,而且并不会严重影响到患儿的正常呼吸功能,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皆有良好的保护效用[3]。相较于传统的咪达唑仑等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的镇静作用是不依赖于γ-氨基丁酸系统的。而咪达唑仑等这些传统的镇静药物,虽然在抑制术后躁动上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使用大剂量甚至是负荷剂量才能达到镇静目的,而由此也会相应的延长苏醒时间,提高小儿呼吸抑制的风险发生率。右美托咪定可直接作用于蓝斑核α2受体,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突触后膜兴奋也有着极佳的抑制作用,继而发挥有效的镇静功效[4]。

上文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實验组患儿虽喉罩拔出时间要长于对照组,但差异学检验并无统计意义(P>0.05)。虽然实验组患儿喉罩拔除时间要较长,但并不会对最终的治疗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右美托咪定对于麻醉苏醒期患儿的镇痛作用确切,有利于防止由于七氟醚的代谢速度过快,导致患儿在麻醉苏醒期便出现切口剧烈疼痛的问题,继而预防患儿躁动的发生[5]。本次实验数据结果亦表明:实验组患儿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4.4%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率的20.0%(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时,机体大脑血流与自然睡眠的状态相近,所以认为右美托咪定的镇静催眠可类似于机体的自然睡眠,且允许自然唤醒,是一种具有良好镇静效果的镇静类药物。

麻醉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发生便会直接诱发其应激反应,所以应激反应有关指标可直接反应出患儿的躁动发生情况。当患儿有应激反应发生时,其神经系统便会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大量激素的分泌,从而作用于醛固酮、皮质醇含量的提高。上文实验数据结果提示: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的醛固酮含量、皮质醇含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确切(P<0.05)。由此可见,实验组患儿因应激反应较轻,所以躁动发生情况也会得到抑制。

综合以上而言,右美托咪定可保持患儿心率的稳定、缓解其应激反应、降低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有利提升小儿手术后苏醒期的镇静程度,应该把右美托咪定作为主要镇静药物,用于预防小儿麻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娟,李青,方向志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和寒战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39-41.

[2]邱凤玉,刘丰华,胡智勇等.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麻醉后手术患儿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23):2303-2305.

[3]乔海峰,陈宏志.右美托咪定预防七氟醚麻醉下麦粒肿手术小儿苏醒期躁动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9):843-847.

[4]袁振武,杨昌明,王龙等.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及对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7):94-97,106.

[5]余高锋,金尚怡,宋兴荣.右美托咪定在预防小儿全身麻醉后躁动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8):135-136.

猜你喜欢

躁动右美托咪定小儿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游乐
小儿难养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观察右美托咪定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镇静效果
躁动与淡定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