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课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2019-04-08张国栋
张国栋
【摘要】目前,微课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微课的运用改变了知识传授的方式,也使复杂单调的知识变得具象化、简单化,这有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通过了解微课内涵,总结其具有的功用,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其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主要包含三个环节,即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课后复习。
【关键词】微课模式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微课最早源于西方国家,并在各国广泛运用,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微课也在我国兴起,并被运用于教育领域。相比于传统教学,此模式独具优势,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改变了师生的课堂角色。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微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微课在我国应用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确实为教学领域带来了新机遇。微课是基于西方文化生成的教学模式,而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有所差异,我国文化与别国文化也不同。因此,我国在运用微课的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充分挖掘其优势,使其与我国高中英语课堂实现高度融合,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一、微课的内涵与功用
顾名思义,微课重在“微”,其课程形式既要短小精悍,课程时间不宜过长,同时课程内容也要丰富。微课的课程内容以详解某个知识点为主,用简单且精确的语言完成知识点的讲授。微课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课程目标明确,每节课都围绕单一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视频内容短小;二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每个小视频都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以期达成明确的课程目标;三是课程时间短,微课要求视频内容要简短,信息量不能过大,时间不可过长。此外,每个短小的微课都要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对核心内容进行分解,最终形成多个简短的小视频。
在对微课内涵与特征有清晰地了解后,再进一步探讨微课的功用,即微课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价值或意义。微课的功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兴趣,就英语基础弱一些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而微课可以将乏味的内容变得动态化,为学生创设情境,这样有助于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二是丰富教学内容,微课将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融入教学中,将课文内容变得多样化,拓宽了英语知识的容量;三是增大教学空间,微课可以借助互联网汇集大量信息资源,以此对教材进行补充,将课程内容加以延伸,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课堂。而且学生可以在课外随时使用微课资源,实现了自主学习。
二、高中英语课堂中微课的运用
1.课堂导入。在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非常重要,是组织教学的开始环节,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对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产生影响。在高中阶段,传统教学的课堂氛围极为压抑,教师只顾讲,学生只管听,缺乏交流。而微课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导入环节可以融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索或学习教学内容的欲望。以人教版高二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小视频导入,选择一些不同国家庆祝节日的视频,既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人民庆祝节日时的行为与做法,也能让其对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有所认知,明白不同节日代表的重要意义,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使用微课进行英语教学是非常有好处的。当下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固化,课堂上不愿意主动发言,也不善于与同学、老师交流,造成被动学习的局面,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而教师通过使用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思考问题,理解知识,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且教师与学生可以围绕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增进交流,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以人教版高二Unit 2 Healthy eating为例,教师应先将课文内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什么是健康饮食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一段微视频,视频内容应包括如何形成健康饮食习惯以及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好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习惯上有所改变。
3.课后复习。课后复习环节对于学生学习也很重要,但高中阶段学生的课后复习以大量做习題为主,盲目的做题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其丧失学习兴趣。而微课可以在课后为学生提供复习视频,英语教师在选择或制作视频时,要坚持视频资源多样化的原则,尽量避免视频的重复利用。例如,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视频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对自己知识上的空缺进行填补。
三、结语
由此可见,对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微课的运用十分必要。因此,英语教师应不断创新微课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颖.感知新课改走近微课堂——浅论“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6,(01) :107.
[2]杨静静.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4) :113.
[3]俞晓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数码设计,2017,(10)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