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守你的人际边界

2019-04-08顾建梅

检察风云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际闺蜜边界

顾建梅

1月12日,距离春节还有三周,就在各单位为春节期间的值班安排伤脑筋时,有位女博士却主动给领导发微信,要求春节多安排自己值班,表示过一个“学习工作年”会比“阖家团圆年”更有意义。在领导的谆谆善诱下,35岁的女博士道出实情:原来,身为“三高”女性,她是惧怕过年时遭受七大姑八大姨的围攻才宁愿留守岗位的。当日,“女博士为躲催婚要求春节值班”被刷上热搜。

其实,一直以来,“春节”虽然只有一个主题,却分明有两个剧本,一个剧本叫“盼春节”,一个剧本叫“怕春节”。一般来说,老人和孩子大都拿的是前一个剧本,而职业中青年拿到的就可能是后一个剧本。

最开始,网友们就总结出了“过年六怕”:

一怕问年龄;二怕问收入;三怕相亲、催婚、催生;四怕老同学聚会;五怕熊孩子;六怕胖。关键不仅仅在于这“六怕”,而在于这“六怕”的背后不必一一细说,大家都能自行领会其中精髓。因为,除了“怕胖”外,其他“五怕”我们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领教过,且无一人能幸免。

何以人人都身受“五怕”之苦?大抵是因为在国人的字典里,似乎很难查到这个词:“人际边界”。

解锁人际边界的定义

人际边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的限制和空间,每个人有其身体的、情感的、精神的界限,用来保护个体不受他人的操纵、利用和侵犯。确保个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一个特定的心理范围之内保持社交心理舒适。

我们都了解国与国、家与家之间的疆界。譬如中国和越南之间有清楚的国界,两国在这界线之内管理自己的国家,捍卫自己的领土。1979年,当越南屡屡在边境挑衅和制造事端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对越进行了自卫反击战;同样,家也有家的主权和界线,比如曾被热议的别墅区的某类住户把花园的玫瑰花拔掉种上蔬菜,在游泳池里养鱼、养鸭……可无论你怎么看不上业主的品位,都无权干涉他的选择。当然,若他放任自家的鸡鸭到别人的院子里“大小便”,或将自家产生的垃圾倒在邻居家草坪上,这种行为就要被警戒和制止。

“国”与“家”的边界是有形的,一目了然。而人际交往中的个人边界却是无形的。有形的边界能够对他人形成震慑和约束,警告他们不得越界,无形的边界却因为“看不见、摸不着”而得不到相应的尊重。

把握人际边界的诀窍

首先,要懂得边界是双向的。

健康的个人边界应该具有以下特质:清晰的、保护性的、稳固但灵活的、为自我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尊重双方的隐私、物权以及空间。

比如:有人宣称自己“自来熟”“不见外”,却罔顾对方是不是同样“不见外”;或者不管你有没有意向有没有时间就用言语道德绑架,迫使你参与某些活动等。这种人的人际边界是单向的,他极其享受对方的遵从,却漠视他人的主权。

其次,主权靠自己维护。

有国界就有边防军,因为国家主权要靠自己的实力来捍卫,而无法期待别人主动遵守。“钓鱼岛是我们的”绝不是凭一遍遍的呐喊来赢得国际认同。

同样,个人的疆界和主权也要靠自己去坚持与守护。对于《欢乐颂》里那个叫樊胜美的女子,某网友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樊胜美在她妈妈眼里就是张手纸,是专门用来给她哥哥擦屁股用的。她自己也委屈地控诉:“哥哥结婚的房子首付是我出的,还贷也是我,连生孩子的钱都是我出的。”一时间,“心疼樊胜美”成了吃瓜群众的生活日常。可是,心疼了一阵子后,人们又开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再后来,一个生动形象的新词出现了:“扶弟魔”——专指那种不惜损害自己、爱人及孩子的利害,也要补贴娘家兄弟,全面包揽娘家兄弟吃喝拉撒、买房娶妻等一切事宜的女性。“嫁人别嫁妈宝男,娶妻别娶扶弟魔”成了网络流行语。

可见,为了讨好别人而放弃自己的边界并不能换来他人的喜欢和尊重,只会不断拉低自己的底线。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摆在首位,并有能力去捍卫它,才是重要的。

再次,注意防微杜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这一研究表明,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所以,守护自己的人际边界就意味着:或者我们在一开始就说“不”,或者我们在让对方“得寸”后能理性止损,防止对方“进尺”。若一味心疼自己的沉没成本,只会让自己“沉”得更深,“套”得更牢。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若想谨守人际边界,必须具备一定的个人素养。

谨守人际边界的素质

一、自律。沈虹和几位老友去某地旅游,途中,一位朋友想起她有位在某地工作,以前在同学群曾热情邀请大家去玩,他会竭诚相待。于是,朋友欲打电话联系那位同学,相信他会款待“来宾”。沈虹不赞成:“别拿人家的客气当福气。”如果你和对方关系很铁,事先又有过沟通和确认,也给对方带了手信,那么找他也无妨。可这临时兴起就要做不速之客,还一行四人,就太冒昧了。当然,如果自己在酒店住下后,约同学来酒店见个面是可以的。见这位朋友十分不悦,沈虹便温和地表示:你可以坚持己见,只是我就不参与了。

二、自省。吴沁的闺蜜林若亚晚婚,婚后特想要孩子却怀不上。当吴沁得知林若亚苦于预约不到省会某著名医院妇科专家的号时,想起自己有个相识的人是那家医院的医生,便联系对方,委托对方帮她们预约,对方大方地答应下来并提供了帮助。

此后某一天,林若亚电话中告诉吴沁,说她和自己另一位闺蜜聊天时,得知对方的嫂子也想去那个医院看病,想找吴沁帮忙。吴沁一听就急了:“原本我对求人办事有个限制——不得转两道弯。啥意思?就是你本人找我本人办事是一道弯,你替你亲友找我办事是两道弯。同样,我为本人的事找别人帮忙是一道弯,我为亲友的事找别人帮忙是两道弯。按理说,我为你找那位医生再让他去找那位专家就是三道弯了,已经不妥,我是因为你想做个母亲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才犯了‘规,若我再因为你闺蜜的嫂子去麻烦别人这都绕了几道弯了呀。”此事吴沁妥协了。事后,她一直耿耿于怀,对那位医生充满歉意,并做了几件事努力去补偿他。从此,她引以为戒,再没有破过自己的“规矩”。

三、自重。孙雯接到闺蜜女儿的求助电话。女孩去了一所远离家乡的北方大学上学。入校未满一月,就悄悄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开了双眼皮。事后,眼皮肿胀超过预期,她既担心手术的愈合效果,又担心被拒绝了几次视频聊天的母亲起疑心(原以为手术成功并能迅速消除症状),于是,向母亲的密友孙雯求救,并请求“别告诉我妈妈”。

孙雯向女孩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在女孩向母亲摊牌后也继续做了些调解和安抚工作。但是,在收到了闺蜜和她女儿的感谢后,孙雯留言给女孩:“这件事已告一段落。我想对你说的是:以后所有你要求我‘不要告诉我妈妈的事,都不必告诉我。”

当孙雯把自己的态度告诉闺蜜后,闺蜜这才向孙雯吐槽:当开双眼皮一事实在瞒不下去时,女儿为免父母苛责,向母亲最亲密的几个好友都发了“鸡毛信”,于是,这几个好友的介入就无形中充当了女孩的“安全气囊”。这还不是最惱人的,最恼人的是:女孩的求助令接受求助的好友自我感觉良好,似乎这意味着女孩更信赖自己,说明自己比女孩父母更善于处理这类问题,由此纷纷给她许多建议和忠告,而她不仅要乖乖听着,还得表示感谢——毕竟是女儿招来的事。

孙雯是唯一一个在被动卷入这件事后,能适时而退的人。能够还权于他人不仅是种尊重,更是种自重。

须知:谨守人际边界,是种内外兼修的功夫。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猜你喜欢

人际闺蜜边界
好闺蜜
拓展阅读的边界
我的闺蜜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思考新边界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