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扇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团扇古典舞内涵

刘 思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89)

团扇作为历史文化的产物,以其精致经典的造型、独特的古典韵味深受大众喜爱,尤其与婀娜多姿的古典舞相融合,在视听上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感受。团扇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女性的柔美与优雅完美融合,仿佛轻轻一拨便能动人心弦,与飘逸的古典舞姿相呼应,给人一种“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的既视感。

一、团扇与中国古典舞的联系

我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团扇自古代起就经常运用到舞蹈中,经过时间演变已经逐渐成为古典文化的代表之一,寓意团圆和美,与婀娜多姿的舞姿相呼应给人一种柔和之美。在中国古典舞中应用团扇不仅是增加表演形式,更多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优化组合,将艺术价值得到最大释放。若想将团扇的“柔”与古典舞的“美”完美融合,一方面要注重动作结合,古典舞讲究“身段”,要将表情、动作、步伐等多种元素想配合,带给观众古典韵味之美,在古典舞中运用团扇更要注重手、胳膊等动作的细节,要根据不同情境进行变化,才能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要注重精神融合,要找到古典舞与团扇的内在融合点,注重将其文化内涵与曲目精髓相结合,传递给观众的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审美,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实现“以神领形”,引导观众感受含蓄之美。由此可见,团扇在古典舞中的应用不仅要求表演者掌握熟练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与文化内涵上进行巧妙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古代女性温婉柔美表达出来,让表演层次更上一层楼。

二、团扇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运用

1.转变课程内容,掌握表演技巧。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古典舞表演重要的是“形神兼备”,学生必须要掌握高超的技巧,这样才能在舞台上展现醇熟的表演,对此,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转变思维,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从基础抓起,对于团扇的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手法进行熟练掌握,尤其要注重细节,包括手指、手腕等角度的运用;另一方面,要根据角色的不同进行表演,如花旦角色在运用团扇时要动作敏捷,通过表情、步伐与团扇的结合应用,展现出俏皮少女的生动形象;如青衣角色要动作温婉柔和,通过团扇强化女性娇俏含蓄之美,将古代大家闺秀的形象跃然台上。

2.转变教学目的,深挖精神内涵。团扇作为古代女性的喜爱之物,将女性独有的典雅柔美完美融入其中,圆润的造型以及精致的做工无不彰显女性之美,在古典舞中运用团扇单纯依靠技巧是不能真正打动观众内心,还需要挖掘其精神内涵,也就是要做到“形神兼备”,以娴熟技巧为依托,根据曲目的表达不同将“情”融入其中,以精神内涵为升华,这样才能为观众带来动人心弦的视听体验,才能真正释放出古典舞的艺术价值。从广义角度而言,对团扇的应用实质是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更要提高站位,要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目标进行授课,呼吁学生真正投入身心到传统文化中来,学习和领会古典文化的精粹,不能将学习古典舞流于形式,而是要用心钻研,感受内在的艺术文化特质。

3.转变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效果。只有创新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因地制宜、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进行交流沟通,不断强化教学效果。一方面,拓展学习渠道,充分运用新媒体方式,以视听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团扇历史,以动态的方式改变理论教学的枯燥,通过观看视频、听故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要将传统单一教学转变为互动教学,课堂上开展“一问一答”、“我是小老师”等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此外,鼓励学生进行原创作品创作,根据学生自身对团扇的理解,自发进行组合进行作品创作,编排舞姿、设计动作,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团扇内涵,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更加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磨练其内在的艺术修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古代起团扇就经常运用到舞蹈表演中,经过时间的洗礼以及艺术的熏陶,团扇逐渐成为古典舞的代表之一,含羞待放的舞者、婀娜多姿的舞姿、古色古香的团扇,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画面,对此,在学习古典舞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团扇的理解,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技巧的掌握,更多地要引导学生领会团扇内在文化精神,深挖团扇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转变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平台等途径,让学生在古典舞中更好地运用团扇,不断丰富传统文化表演形式,助推古典舞的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团扇古典舞内涵
南宋 杨妹子 楷书瀹雪凝酥七绝诗团扇
南宋 吴皇后 行书题青山白云图团扇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