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大沽口炮台海防历史及出土的明代嘉靖火炮

2019-06-05李长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沽炮台火炮

李长军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天津 300451)

一、大沽口炮台海防历史

图1 大沽海防防御地图

明清以来,天津一直是北京的门户,而大沽海口又是“津门之屏”,明代就有“海门”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沽口设防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明世宗为防倭患,开始在大沽口“宿重兵设置铜铁大炮”①。将士在此安营扎寨,自此大沽口正式设防。当时放置大炮的位置就形成了以后大沽口炮台的雏形。如图1所示。

清初,清政府曾派兵驻防大沽口,后又撤走。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帝下谕旨:“大沽海口直达外洋,以前曾设师驻防,后经裁撤。该处拱卫神京,东接陪都,形势紧要,自就参改旧制,附设水师”②。次年,在大沽口两岸分别建炮台一座,南岸炮台位于东大沽东侧,称南炮台;北岸炮台位于于家堡东南侧,称北炮台,派兵驻守。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8月英国军舰闯入大沽口,道光皇帝闻讯惊恐万状,急忙派纳尔经额接任直隶总督,镇守大沽口海防,下令加固扩建大沽口炮台。经加固扩建后的大沽口炮台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1858年7月,咸丰帝派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驻防大沽口,又指派工部尚书瑞麟重修炮台。共建成大炮台六座,其中海口南岸三座,北岸两座。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另外在北岸石头缝地方还建有一座炮台,名“石头缝”炮台,该炮台用作后路策应。在后墙营门还建有小炮台和垒台共二十五座。炮台上装置旧式远程大炮140余门,在垒台上装置旧式近程炮200余门。

《南京条约》签订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③”。不久大沽海口两岸的炮台、垒台经海潮冲击大部失修。到1850年只剩下南岸三座炮台和北岸一座炮台,其余皆残缺不堪。

1860年8月,25000千多名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炮台遭到严重破坏。到了同治时期,清政府又多次对大沽口炮台进行修建,据当时所绘的《大沽海口南北两岸炮台图》记载,大沽海口两岸共建有五座营盘,另外在炮台周围修建了25座小炮台,安置火炮30余门。1862年再添置大小火炮90余门。1870年又调山东巡抚丁葆桢部18营驻守大沽和北塘。次年,在大沽口又增设6营防兵。

1884年中法战争前夕,大沽口南岸大炮台4座,周边小炮台土垒40座,由大沽协副将罗荣光统练军6营共1800人驻守,炮队1营接应。大沽口北岸大炮台2座,平炮台6座,总兵刘琪统2营守护;副将史济源率练军1营接应。另有1水雷营专事水雷布设。海军“镇中”、“镇西”、“镇东”、“镇北”,四舰在海口游弋,与炮台相依护。新城作为大沽口后路,设炮台2座,有练军3营,炮队2哨驻守。

这时期的大沽口炮台陆续建立了发电所、电信局等,并在大沽口水域布设了水雷、碰雷、沉雷,在航道上还设置了两艘沉船,两条拦河铁索。由此可见,在1900年前,大沽口炮台的防御体系已经达到鼎盛时期。

1900年6月,以英国为首的八国联军攻打大沽口炮台。守军经过虽浴血奋战,终因后无援兵,寡不敌众,炮台被攻陷,守将罗荣光为国捐躯,炮台被侵略者占领。第二年,清廷与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依据条款,大沽口炮台被强行拆毁。

1926年3月7日,驻守天津大沽口的国民军发现奉系军舰在大沽炮台附近活动,国民军立即开炮驱赶,并于3月9日在大沽口水域布设水雷,封锁河口,阻止奉军舰支。3月10日,英、法、日、美、意等12国驻华使馆开会,认为国民军封锁大沽口违反《辛丑条约》,要求北京政府撤除大沽口防务。国民军被迫于3月12日宣布开放大沽海口。当日下午,日本驱逐舰驶入大沽口,因未按事先与国民军约定的信号和时间联络,并跟随有另一艘驱逐舰,国民军鸣枪示警,令其停止,日本军舰却开炮轰击大沽口炮台,史称“大沽口事件”。

大沽口炮台几经兴废,历经磨难,见证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

大沽口炮台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近代海防遗址。1988年,国务院将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将其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天津市政府拨款修复“威”字炮台。2001年3月,塘沽区政府委托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院做成《天津市塘沽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规划》。2011年初,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新馆竣工。

二、大沽口炮台遗址现状解析

威、震、海 三座炮台现状图片,如图2、3、4所示。

图2 威字炮台

图3 镇字炮台

图4 海字炮台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南海河入海口两岸,距滨海核心区8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8°58 38’’~39°59 36’’,东经 117°42 10’’~55’’.现存遗址面积 16.08 平方千米。主要遗存为南岸的威字炮台、镇字炮台、海字炮台,具有鲜明的海口要塞特性。

现存威字炮台遗址残高13.8米,基座相对埋深为7米,平面为圆形,底座周长约200米,直径63.5米。包括引道、女墙、雉堞、炮位等。为三合土夯筑。目前地表部分经修复,台顶垛墙风化严重,台体上有垂直于地面的均布裂痕,炮台局部边缘坍塌,外表面只余局部,台面因部分风化而凹凸不平。

为有效保护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2017年8月由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启动“海”字炮台遗址本体修缮加固工作。并于2018年4月对“威”字炮台遗址进行了本体遗址保护修缮加固工程,于2018年11月完成了修缮工作。

前期,文物保护专家对“海”字炮台和“威”字炮台遗址的保存现状、修复环节等进行了全面了解,用普查和详探相结合的方法,采集了遗迹的性质、平面分布及层位状况等信息。经过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应继续在遗址周围进行更大范围的勘察研究,并制定了详细的勘探计划,对现有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加固。

三、2001年6月出土明嘉靖铁炮

海字炮台近况图片及土明代火炮图片,如图5所示。

图5 海字炮台

图6 土铁炮

2001年6月大沽口炮台“海”字炮台遗址附近出土铁炮一尊,如图6所示,此炮为双层前装滑膛炮,系生铁铸造,重约1300斤,炮身长180cm,炮口前端外口径23cm,前端内口径9cm;双层炮,炮耳残缺,引芯口明显;炮身锈蚀不严重;出土时炮身可见“嘉靖”字样。该炮系明朝时期著名的“红衣大炮”,也是中国传统的前装滑膛炮,炮管前细后粗,有效射程可达千米。经鉴定为三级文物。

万历后期,西方一种巨型火炮——“红夷炮”传入中国。“红夷”是明人对荷兰人的称呼,张维华先生考证说:“和兰又名红毛番,或曰红毛夷,红毛番简称曰红衣,红毛夷或简称红夷,皆明人对和兰之称也。”

《明史·兵志》记红夷大炮的输入及其性能云:“其后(指输入佛郎机铳以后),大西洋船至复得巨炮,曰红夷,长两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目前见于报端的红夷炮都是铁制。它们的铭文款式已经很不相同,少的只有十几字,多的达25字,铭文内容完全依制造者的意愿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红衣铁炮作为西式前装炮,其形状构造上的共同特点是:管身大概呈前细后粗之形状,中部有数道铁箍,防备炸裂;底部密闭,形状覆盂或斗笠,且顶端有一球型饰物;约在中间部位装有左右两个炮耳,用来调整俯仰角度;身管后部上方有一个小槽,是为火口,用于发射时内储少量“烘药”(引爆药,又名引火药),来引燃从炮口装入膛底的发射火药。炮手在发射弹丸时都必须经过以下操作程序:首先依照射程的需要,把一定数量的火药从炮口倒入膛底,再用木棍或是铁杵将火药捣实,再把球形炮弹从炮口装入,置于火药上面,最后是点火。先在火门内放上烘药(唯硫磺比例稍大,也是黑火药),再用燃烧着的火绳杄点燃;发射后,炮手尚需用长杆铁刷清扫炮膛,以除去黑火药残渣。如此繁杂的操作程序,必使火炮的射击速度十分缓慢。因此,在今天看来,这种火炮已是一种落后武器,必然会被更先进的现代化武器所取代,但在当时它确实是一种防御海上来敌的利器。

大沽口“海”字炮台遗址区发现的双层铁炮,铸于明代嘉靖年间,多层套铸的火炮铸造工艺,用这种工艺铸造成的火炮,克服了以前火炮泥模一次铸造成型会导致在发射时炸裂的缺陷,在当时也是不小的创举,早于欧洲铸炮工艺300余年,且由于制作成本和工艺要求高,这次在大沽炮台发现的双层体铁炮在目前国内所出土的铁炮中所占比重极少,对于补充明代大沽口的海防历史及明代火器实物研究,具有较高的文物和科研价值。

注释:

①明史.兵志三.

②天津县志.

③林则徐.软尘私.

猜你喜欢

大沽炮台火炮
大沽河
火炮也减肥
广州大黄滘炮台考论
大沽河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炮台,战争与和平
虎门长洲要塞佚名炮台考
2003-2013年大沽河口湿地高分辨率遥感监测与变迁分析
青岛市开展大沽河流域废水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
对《火炮》一文不妥之处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