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寻找中国画意象
2019-04-08万雪艳
万雪艳
(英国莱斯特大学,英国 莱斯特 LE1 7RH)
临习中国传统绘画已六载有余,谈到传统中国画便不得不提起水墨画,水墨画的发展自魏晋南北朝以后绵延千载。唐代王维在《山水诀》中有云:“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长期以来,水墨画始终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水墨画通常以极简的笔墨勾勒描绘,素雅单纯,以繁胜简。其中墨分五色,具六彩,浓淡变化即为色,层次更迭即为彩。墨色的表达并不是追求对于客观事物的真实性,而是通过高度概括的手法,达到神意和韵似,最终获取事物的本质特征。简单来说,中国画在绘画及审美活动中注重的就是“意象”。
中国画向来讲究“象有尽而意无穷”。道家提出,意赖象而存。象是意的立足点,否则为无源之水。决定象的却是意,意不在象便没有存在的意义。意象在道家看来是有机统一的,并不作为独立形态出现在绘画语言中。当我们面对一件作品,最先感受到的是画面的内容呈现,一座山,一叶舟。然而,在优秀的传统绘画作品中,我们会看到许多作品在画面中选择大量留白,形成了黑白的强烈对比。此白的含义千变万化,时而成为群虾游戏的一潭清水;时而又幻成环绕远山的云雾。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描绘了一只小舟,一位正在静静垂钓的渔翁,整幅画中没有花费一丝笔墨去描绘水,却让人引发无穷的遐想,好似身在碧波荡漾,烟波浩渺的湖水中央。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提出:“中国画的空白在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在艺术中谈及黑白问题,首推“计白当黑”的哲学思想。水墨画的突出特点就是“简”,简并非表示单一,而是简略,甚至归“零”,是画家追求的虚静空灵从而表达自然的无言之美,是给予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营造“空纳万境”的独特意境。这种黑白之间,如同阴阳两极,包罗万象,孕育万物,使得整个画面“气韵生动”。
老子有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意思是让生命处于极度接近混沌的状态,却持续保持情志活动。”“知白守黑”的哲学态度与“计白当黑”的绘画技法在某种意义上是相辅相成的,老子深刻的揭示了黑与白的对立统一关系。黑以白为依托,白是黑的延续,也正是通过这种黑白的巧妙处理,让创作者表达心中之意,让观者感受所传之情。
中国画在创作时,传情达意才是其根本目的,这意味着在创作过程中强调的是创作者的精神活动以及情感表达,而动用笔墨勾勒物体形态也是为表“意”服务。在整个传统绘画的审美活动中,审的也是画中的“意”。
对意象的追求也使得传统绘画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中国画在区别于世界其他艺术的根本在于其面貌和气质。黄宾虹在王伯敏所编录的《黄宾虹话语录》中提到:“惟绝似与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话。”这句话阐释了在创作中国画时,要达到似与不似之间,应立足于意象造型之上,不仅仅是画家内心情感情意的表达,更是主体对于客观事物高度概括的描绘以及对客观事物的强烈感受并诉诸感悟的有机统一,是对客观事物的超越和升华。自觉大写意最能体现中国画的的造型观和境界观。所谓写意,写可理解为一种书写时的动态及心理活动;意则为画家表达对外物的造型和精神感知。八大山人可谓是将自己的“精神状态”作为创作对象的代表之一,这种创作方法就是“意象造型”。结合八大山人凄苦孤傲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了书画之间,并传递了一种独具一格的“无限可读”风格。在笔墨造型方面,至简夸张的笔墨意象造型,以形写神,寥寥几笔,数片水墨,将“笔不到而意周”传递的淋漓尽致。作品《鸟》(《书画册之二十》),整幅画面只在中下方单脚站立一只黑色羽毛的鸟,鸟眼翻白,愤世之情泄然纸面。作品《游鱼图》《孤鸟图》等,大面积留白,八大山人的失空感通过笔墨和空白形成一个整体,让描绘的客观物象处于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体内。笔墨的“黑”呼应着外部的“白”,空灵与虚灵的结合,阴阳两极,融为“道”。八大的“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使得至简的物象最终转化为画中的意象。
中国画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精神化,拟人化。技法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创作主体会在内心世界营造一个自我的,全新的世界,从而笔下的一切自然物象都带有充分的精神力量。
总而言之,中国画的意象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传统绘画学科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成为世界艺术形态中的独特门类的本质原因。中国画的精神内涵本是围绕着哲学理念,抓住意象性的本质特征,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领悟其独特性和内在性,也有助于中国画在接下来的艺术长河中保持螺旋式上升的发展,从而让中国画在当下新时代的发展中寻找到新的切入点,继续将中国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