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苗族芦笙的创新发展助推文化产业振兴
2019-04-08任中华
任中华
(贵州省黔东南州州文化馆,贵州 黔东 556000)
一、芦笙的发展
1.封建社会末期与改革开发初期,一般是不准那哪个民族,哪个人,在白天、晚上吹响芦笙,除了过苗年节以外都不准吹或制作响声,要是不小心让小孩吹响,今年五谷收成不好,就扣掉他家的收粮以作惩罚,那时就靠几斗米来维持生机的,哪家也不敢不遵守这个风俗,《乡规民约》只好出了过年吹外,就只好包好芦笙放到小孩拿不到的地方或锁起来,那时的芦笙也特别贵,记得那时1989年时一把民间芦笙就用80元,改良芦苼就用280元——350元,那时侯也经过了无数文化创新,芦笙发展只有六管、八管、十二管、最多十五管。
2.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各民族文化教育统一使用汉语交流,各民族之间也大力发展各行各业,各种国内外音韵涌入社会浪朝,芦笙在音乐浪朝中也受到局限。音阶、演奏中无法找到音律,演奏不了一些作品,创新、发展、又进入了我们苗族同胞们的一个新的沉思中,要想发展经济就得大力改革,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文化,两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主席说过,芦笙的发展更要求我们创新发展。到1986年至2010年芦笙已经发展创新到了一定水平时期,经过余富文、余文烈、仼永福、龙世忠、东丹干、金欧和莫里学与莫厌学等一代前辈亲自演奏从事芦笙专业学习、制作、深研,在一定时期慢慢制作、使用、改革、创新、从而发展从六管加到八管、十二管、最多十五管,创新到了十五管和十九管,甚至二十一管及三十一管,现使用大多数都是十九管多的芦笙,二十一管和三十一管芦笙,只有一把芦笙在杨正平教授手中,价钱也比原来贵了许多,十五管芦笙现在两千多元,十九管芦笙现在三千多元,以此推算,而且现在的芦笙制作师傅从原来只有雷山县的(莫厌学、莫里学)、丹寨县的(杨 国堂 )、凯里舟溪镇(潘华明)及上海制造乐器厂等等,到现在经过传承芦笙制作的传承,从十多人到现在有1百多人会制作六管至十九管高、中、低、音芦笙,从历史的潮流看一代新中国成立后的芦笙艺人开始创新发展和传教接班人和老师,除了这些还有云南、四川、广西、等民族民间制作艺人与传承人都在传承民族芦笙和创新发展民间芦笙。
3.芦笙曲目事实证明,改良芦笙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雷山长裙苗6管芦笙可以吹奏许曲民间芦笙,如《敢略》、《敢给细》《敢丟》《敢公松南》等这方芦笙;短裙苗芦笙也可吹更多民间曲目如;《敢勒》大塘、桃江、八一、等一代民间芦笙;方祥芦笙可以也只有吹奏方祥、台江县反排村的《踩桥》等等的民间乐舞的民族芦笙,而创新的芦笙更好更方便的吹奏现代音乐曲目的乐章,如《东方红》、《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好日子》《国歌》《欢乐的苗寨》等等。
二、芦笙的制作过程图
改良芦笙发展从六官、八官、十二管、十五管、十九管、二十一官、三十二官,可以从小儿歌学吹到国歌、甚至国外的斗牛士曲,以及各大名校、名师的演奏曲目,形成了多种多样式的演奏形式,丰富了各民族的乐器演奏枝巧,创新了从民间集体演奏到个人独奏、重奏、合奏、及伴奏等形式,确保改良芦笙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音律和音阶,从芦笙结构上来讲,黄片(自制)、木制和苦竹、竹筒,制作、改良后制,黄片(购买)气斗为(红木、硬木、铁制,)苦竹、塑料管、等作管,共呜筒用为(竹筒、塑料筒、铜片等)各式各样。
三、芦笙文化的振兴
1.随着改革开放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各省、州、市、县、村,国家企业,各大旅游景点,各大产业公家、农家乐及纷纷招聘各式各样的旅游文化艺人,学校也开始缴纳开班艺术门课,有音乐、舞蹈、戏剧小品、绘画、等等。文化产业也纷纷跟随改革的东风,不仅挖掘文化育人人才也创收了发展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
2.现在的旅游业在全国到处是百花争鸣,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经济、文化、产业,的促步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文化产业、产品、发展助推旅游业更上一层楼,从芦笙文化产品价值来看,文化助推旅游,旅游带动产品发展,两者都是相互依赖发展的重要之一。
四、结语
总之,在建国70周年,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国共产党让全国56个民族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它代表着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苗族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完成好文化上的文艺文化传承发展,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争取朝着复兴的中国梦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