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州区制种玉米机械化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

2019-04-08

甘肃农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甘州区制种全程

谢 华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农机站,甘肃 张掖 734000

甘州区属于大陆性寒温带干旱气候,具有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等特点,年最高气温37.4℃,最低气温-27.8℃,年平均降水量125mm,日照时数2 900至3 000h,年太阳辐射总量147.99kw.h/m2,系太阳辐射高质区,无霜期153d,位于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上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发展制种玉米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全区总面积42.4万hm2,总耕地面积6.4万hm2。玉米制种面积每年约3.63万hm2左右,年产玉米种子30万t以上,玉米制种产业是甘州区的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全国种业50强的中种集团、北京奥瑞金、德农种业、山西屯玉、辽宁东亚等30多家繁制种企业都在甘州建立了稳定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和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

从2005年起,农机部门积极发展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通过争取财政支持、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等政策,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制种玉米生产尤其是复式播种和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随着劳动力的逐年短缺,种植制种玉米的主要环节(特别是在抽雄、联合收获环节)用工多及劳务资金大,制约了制种玉米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种植,推广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迫在眉睫。

一、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路线

机械深松(1次/2-3年)→冬灌、留茬越冬→机械残膜捡拾→播前耙磨镇压→施肥铺膜播种复式作业→机械施肥与高效植保→机械抽雄→制种玉米联合收获→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或捡拾打捆→废旧地膜机械回收→机械深松(1次/2-3年)。

二、关键技术环节

(一)机械耕整地

一般在上年秋季作物收获后,采用深松作业或深松联合整地作业,通常采用具有一次性完成深松、旋耕和镇压多种工序复式作业的深松联合整地机,要求深松深度达到35cm以上,深松作业深度一致,不得漏松,作业后立即采取冬灌、留茬越冬;春季采用机械旋耕或耙耱镇压,要求土壤细碎,上虚下实,适宜种子发芽。

(二)机械播种

在地表5cm耕层地温稳定达到120C时即可播种,该区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播种,一般采用等距行“50+50”cm或宽窄行“60+40”cm,株距在18-25cm(行、株距主要根据作物品系确定),各行距与规定选中相差不得超过±2cm,行距一致性合格率与邻接行距合格率就达到90%以上。

(三)滴灌带铺设

滴灌带应选择滴水通畅、无堵塞的优质滴灌带,根据该区制种玉米种植特点,一般采用一膜一带方式,滴灌带铺设在地膜中间,该区一般采用开沟、施肥、铺设滴灌带、铺膜、点播、覆土、镇压一次性多工序作业机械,要求铺设滴灌带应平直,滴灌带滴头(迷宫流道凸面)向下。

(四)抽雄

甘州区制种玉米抽雄一般从7月上旬开始,7月中下旬结束,应严格把握抽雄时间,在确保花期相遇的情况下,把握时机抽雄,抽雄过早易伤及母本,抽雄过晚易造成跑粉,因此,抽雄时间非常重要,一定要因地块而异、因品种而异、因气候而异、因具体情况而异,区别对待,严格把握,并做到抽雄彻底、干净。目前该区主要采用人工取雄,劳动强度大,劳动力短缺,费时费工(亩成本200元左右),机械抽雄是制约该区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该区虽然引进了抽雄机,但由于作业性能与农艺要求不一致,无法作业。

(五)植保

在玉米生长期内,根据病、虫、草害发生情况,适时进行防治,一般应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减少环境污染;该区制种玉米一般在打农药3-5次,一般农户采用手动或充电喷雾机,雾滴直径大,雾化效果差,对环境污染严重,从2017年开始,该区引进推广无人植保机飞防,雾化效果好,对环境污染低,深受农户欢迎,目前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

(六)收获

在制种玉米成熟期,应适时组织开展收获,要求收获时机械损失、机械损伤小,保证制种玉米种子的品质和质量;由于该区制种玉米种植模式不同,行距、株距差异较大,加之制种玉米品种繁多,玉米果穗在秸秆上所处位置以及秸秆粗细、高矮都影响着机械作业,加之能适应制种玉米收获的联合收获机很少,因此机械收获也是制约该区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之一。

(七)秸秆收获

甘州区是全国百万头肉牛育肥基地,玉米秸秆成了发展养殖业的饲料主要来源,绝大部分玉米秸秆加工后用于青贮、氨化和铡切饲喂牲畜,近年来,该区主要采用秸秆直接打捆后贮存方式,一般采用一次性能完成切割、粉碎、打捆的复式机械,要求秸秆粉碎牲畜口适性好,秸秆收获干净,无残留。

(八)废旧地膜回收

甘州区制种玉米普遍采用半膜种植方式,由于残膜累积在土壤中,致使耕地遭到严重的残膜污染;要求使用一次作业完成起膜、捡膜、集膜、堆膜多道作业工序作业机械,拾膜后残膜残留少。该区一般在春季采用人工捡拾,拾净率低,劳动强度大。

三、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机械种植模式成本构成。亩总成本787元。其中物化投入362元,机械投入425元(见附表)。

2.常规模式成本构成。亩总成本1 132元。其中物化投入425元,机械投入430元,人工投入277元(雇佣劳动力成本)(见表1)。

表1:玉米亩生产成本核算表 单位:元/亩

3.增产。由于机械收获能收获人工不能收获的小穗可增产10%,增收=650kg/亩×10%×4元/kg=260元/亩。

4.机械损失和损伤。根据2017年测试,机械损失1.87%,机械损伤约5.19%,650kg/亩×7.06%×4元/kg=184元/亩。

5.投入比较。机械种植模式比常规种植模式亩节约成本345元+260元-184元=789元,按该区55万亩制种玉米计算,年可以节约生产费用43 39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二)社会效益

1.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全区农机化作业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可新增各类玉米生产机具,使该区农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

2.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宣传培训使示范区农民掌握了先进的新机具、新技术,提高了农民素质和机手的技术水平;可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对农机化新技术的认识,加快农机化先进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应用,全面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和科技水平。

3.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育壮大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以农机推广部门、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机服务网络,从而实现土地流转和整合,从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制种玉米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的良性循环。

4.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缓解了季节性劳务用工矛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安心外出务工和从事二、三产业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和社会进步。

5.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形成适合甘州区制种玉米种植特点的机械化合理模式,带动新型生产作业服务组织模式的转变,为提升全区农业生产水平提供典型经验。

(三)生态效益

1.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甘州区秸秆饲料化程度显著提高,促进畜牧养殖户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增收。

2.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蓄水保墒、根茬固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和性能,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形成节本增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3.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秸秆打捆技术,减少火灾隐患,可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4.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秸秆打捆技术,减少房前后秸秆堆放,美化了乡村环境。

四、建议

(一)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推动甘州区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

当前,该区地块较小,机耕道路状况较差,小地块与大农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应整合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涉农资金,对土地进行必要的平整和连片,预留机耕道等必要的机械化作业设施,以便于应用新式大型农业机械充分发挥效率和农机收益。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政策倾钭,优先配套玉米生产机械

充分利用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优先解决玉米生产中急需的农业机械,特别是重点环节的生产机械。对于农机户购置玉米种植的玉米施肥铺膜点播机、高效植保机械、玉米联合收获机等机械,可优先予以补贴,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对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示范带动作业。

(三)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应用适应甘州区制种玉米生产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

农机推广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适用、新型的农业机械进行地域性特点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适用于制种玉米产业的作业机械。特别是开展复式播种、高效植保、机械抽雄和联合收获等重点环节技术试验,突破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

(四)抓宣传培训

积极开展开展技术宣传,通过播放电教片,技术人员面对面讲解指导,加大了宣传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通过培训,启发农民群众自觉接受应用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自愿接受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管理,加快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应用速度,引导该区制种玉米生产向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迈进,实现高产、高效,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甘州区制种全程
张掖市甘州区奶业肉牛产业联盟成立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合理运用监测结果推动区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型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