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猪场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测定及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2019-04-08蔺俐仲徐春志

养猪 2019年2期
关键词:母源免疫抗体猪群

蔺俐仲,徐春志,张 海,刘 霞,杨 峰,方 英

(1.贵阳市草地站,贵州 贵阳 550081;2.贵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81;3.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81)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出血等为特征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2]。该病急性病例以高热、神经症状、全身性出血为主要特征,并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等症状;慢性病例因继发或并发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使症状复杂化。该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乃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疫病之一,每年给养猪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3]。

我国目前主要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养猪业也十分重视该病的免疫。但近年来由于非典型猪瘟、温和性猪瘟造成的持续隐性感染,以及免疫程序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给养猪场带来极大的风险[4-5]。为有效控制猪瘟在贵阳市的发生与流行,确保猪瘟疫苗免疫效果,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综合防控与净化研究项目课题组开展了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测定及其猪瘟细胞源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旨在探索一套合理的免疫程序,以指导全市规模猪场猪瘟的防控工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分别选取贵阳富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A猪场)和贵阳台农种养殖有限公司(B猪场)同一栏舍刚分娩的仔猪各100头,分成4个组A1、B1、A2、B2,每组 50 头。A1 和 B1 组用于测定母源抗体,A2和B2组用于测定疫苗免疫抗体,每次试验每组各随机选取40头采集样本待检。

1.1.2 疫苗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购自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22。

1.1.3 检测试剂盒 猪瘟病毒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70501、171108。

1.2 方法

1.2.1 猪瘟母源抗体消长动态测定 新生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进行第1次采血,以后7、14、21、28、35、42日龄采血分离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判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2 猪群首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测定 试验猪群首次免疫猪瘟细胞源活疫苗后7、14、21、28、35、42 d采血分离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疫苗免疫剂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1.2.3 猪群二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测定 试验猪群二次免疫猪瘟细胞源活疫苗后7、14、21、28、40、60、90、120 d采血分离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疫苗免疫剂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瘟母源抗体消长动态测定结果

表1检测结果表明,新生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具有一定的猪瘟抗体保护水平,但抗体保护率较低,远远达不到保护水平;而吃初乳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7日龄达到高峰,平均为75.0%,随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一直持续到14日龄,21日龄后抗体水平迅速降低,至28日龄回落近临界值。

表1 猪瘟母源抗体消长动态检测结果 %

2.2 猪群首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测定结果

由于母源抗体水平过高会干扰疫苗免疫效果,因此,应该在母源抗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猪群进行首次免疫。根据上述对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的测定,28日龄时平均抗体水平接近临界值,本试验选择30日龄时进行首次免疫,首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检测结果见表2。表2检测结果表明,仔猪群30日龄首免后抗体保护水平有所上升,首免后21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但抗体保护水平不高,平均抗体保护率为77.5%,首免后35~42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

表2 猪群首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检测结果 %

2.3 猪群二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测定结果

经分析猪群首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检测结果,将猪群二次免疫时间确定为首免后40 d进行,二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检测结果见表3。表3检测结果表明,猪群70日龄二次免疫后抗体保护水平迅速上升,二次免疫后14~21 d抗体保护水平达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但一直能够达到保护水平,直至二免后120 d抗体保护水平回落近临界值。

表3 猪群二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检测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3.1 通过对猪场仔猪猪瘟母源抗体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生仔猪未吃初乳前具有较低的抗体保护水平,这说明在妊娠期间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了部分母源抗体。吃初乳后抗体迅速上升,7日龄达到高峰,随后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一直持续到14日龄,21日龄后抗体水平迅速降低,至28日龄回落近临界值,这说明母乳是仔猪获得高质量母源抗体的主要途径。

3.2 仔猪群首次免疫后抗体保护水平虽有上升,但平均抗体保护水平不高,而二次免疫后抗体保护水平迅速上升,并长时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这是由于首免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能在短期内中和大量抗原,但与抗原的结合力较弱,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因此建议首免后40 d进行加强免疫。

3.3 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综合防控与净化研究项目课题组考虑到不同猪场的饲养管理条件有所不同,因此选择了2个规模化程度较高猪场的猪群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动物,通过对2个试验猪场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不显著,确保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 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是预防猪瘟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探索一套适合于我市规模猪场猪瘟细胞源活疫苗免疫程序,以指导全市规模猪场猪瘟的防控工作,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综合防控与净化研究项目课题组开展了上述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议规模猪场免疫程序如下:仔猪30日龄首免猪瘟细胞源活疫苗,70日龄进行二免,以后每4个月加强免疫1次。此外,猪瘟的防控还应该加强猪群的饲养与管理、疫苗的质量与操作以及严格引种检疫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猪场猪瘟的发生,从而减少养猪业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母源免疫抗体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H5、H7亚型禽流感母源抗体对蛋雏鸡首免日龄的影响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黔南州2018-2020年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sncRNAs调控植入前胚胎母源因子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民和县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秋季集中免疫抗体检测
滑液囊支原体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