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2019-04-08曹魏,杨露
曹 魏,杨 露
(1.山东省新泰市中医医院,山东 新泰 271200;2.山东省新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新泰 271200)
骨科疾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因此需要对治疗方法进行一定创新。外固定架作为一种骨科治疗的重要方式,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操作简单便捷,并且并发症较低的特点,可以全面的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并且该治疗方法最大的特征为不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可以减轻患者治疗中的各项痛苦,因此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推广价值较好[1]。本文主要针对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展开研究,详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3.21f13.67)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3.32f13.56)岁。两组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长传统内固定治疗方法,使用金属螺钉以及骨板对骨折的位置进行连接固定,并使用X射线透视引导小进行连接固定,对骨折位置进行复位,完成手术。观察组则应用外固定方式,采用平躺姿势进行手术,在手术开始之前对骨进行牵引,并进行局部麻醉或者是全身麻醉,在X线透视的状态下对骨折位置进行确定,并对患者骨折的亚远近两端垂直骨的纵轴进行固定,固定螺钉一般选择2枚,对骨折位置进行复位后,确定复位成功,对患者进行手术,在手术完成后开始放置支架,为确定其位置的准确性,可以使用加压杆对其进行调整,并在骨折的一端进行适宜的加压,确保螺丝固定,完成手术[2]。
两组在手术完成后进行止血以及镇痛等常规治疗,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将其转移至重症监护室进行复苏,确定患者体内酸碱度和水电解质的平衡,确保患者在术后骨骼等恢复正常,并对对照组进行石膏修复固定[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s,d)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s,d)
组别 肿胀缓解时间 疼痛缓解时间 运动恢复时间对照组(n=40) 5.12f1.34 6.53f1.45 12.82f1.34观察组(n=40) 3.20f1.12 4.12f1.23 8.89f1.02 t 6.953 8.016 14.759 P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创伤骨科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承受较大的痛苦,患者一般对于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无法承受较为复杂以及持续的手术,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上文中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为: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方式,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较高,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患者可以保持正常的生命体征,在手术中可以降低整体的失血量,防止出现各种因为失血量较大带来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在进行外固定架治疗的过程中,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螺钉的稳定性也较高,与人体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在药物更换以及创面护理的过程中,整体难度下降明显,患者在手术之后可以得到更加理想的恢复,并发症等发生率较低,并且可以降低多次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在术后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恢复,整体效果更加理想[4]。
综上所述,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方式,可以全面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整体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治疗,临床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