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中的长安过年风俗及文化述论
2019-04-08刘宁
刘 宁
(西安文理学院 文学院,西安 710065)
“年”,甲骨文、金文写作谷穗成熟下垂之形象。《说文·禾部》:“年,谷熟也。”[1]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年的概念在殷商时期就已使用,甲骨卜辞中有“贞自今十年(又)五”[2],其中年即用作此意,表示十五年。《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3]
《诗经·周颂·丰年》记录了西周农作物丰收的景象及隆重的祭祀活动:“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4]这首诗歌描写了丰收的景象:成千上万的谷物(黍、稌)成熟后储藏在高大的仓廪。周人认为来之不易的丰收既是人事,更是天意,丰收归根结底是上天的恩赐,所以诗的后半部分写周人感谢上天。以丰收的果实来致谢,故而诗中写道:“为酒为醴(用丰收的粮食制成),烝畀祖妣”。祭享“祖妣”,是通过先祖之灵实现天人之沟通。由于丰收,祭品丰盛,能够“以洽百礼”,面面俱到。“降福孔皆”既是对神灵已赐恩泽的赞颂,也是对神灵进一步普遍赐福的祈求。此诗歌之意向既着眼于现在,更着眼于未来。
到了唐代,过年的风俗不仅延续下来,而且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多彩。笔者根据唐代韩鄂的《岁华纪丽》及唐代诗人所写的相关诗篇,梳理唐代长安地区的过年风俗及文化活动。
一、岁除夜守岁
岁,指的是一年;除,是指更换或交替。“岁除”通俗的解释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岁除夜是送走旧年迎接新年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皇帝要赐宴大臣,并与大臣一起守岁,大臣们要侍宴;普通文人在岁除夜会饮酒守岁,抒发感慨。
《全唐诗》收录了“岁除”“除夜”“守岁”为题的诗共五十余首。卷1收录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诗,这两首守岁诗中分别写“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5]15,“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5]18,李治诗中有“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5]22,两位皇帝都强调了岁除夜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另外,两首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李世民诗中有“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5]15。《全唐诗》卷2收录了唐高宗李治的《守岁》诗:“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花余凝地雪,条含暖吹分。绶吐芽犹嫩,冰消已镂津。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5]22
《全唐诗》卷62收录了杜审言的《守岁侍宴应制》,此诗全面描写了长安城内皇宫里岁除夜的景象: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5]137
岁除夜,宫廷里灯光明亮,照耀星空,皇帝及宗亲们设宴,乐曲阵阵,在宴会上人们可以玩“对局”“探钩”等游戏,宴会上大家喝柏叶酒(柏叶浸制的酒)以祝寿和避邪。
《全唐诗》卷96收录沈佺期的《守岁应制》诗,此诗也写出了唐代长安帝都岁除夜的情景:
南渡轻冰解渭桥,东方树色起招摇。天子迎春取今夜,王公献寿用明朝。
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侲子乱驱妖。宜将岁酒调神药,圣祚千春万国朝。[5]1043
诗中明确了岁除日主要是迎春的。宫殿里灯火通明,男巫们在岁除夜要驱鬼捉妖,求得新年万事吉祥。
孟浩然的《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岁除夜有怀》,戴叔伦的《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抚州辨……处士上人同赋人字口号》,白居易的《岁除夜对酒》,雍陶的《酬李绀岁除送酒》,罗隐的《岁除夜》,唐彦谦的《岁除》,韦庄的《岁除对王秀才作》,等等。其中多首诗篇提到岁除夜饮酒,例如孟浩然诗:“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白居易诗:“衰翁岁除夜,对酒思悠然。”罗隐诗:“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最有意思的是雍陶,整首诗都在念叨着“酒”。“岁尽贫生事事须,就中深恨酒钱无。故人充寿能分送,远客消愁免自沽。一夜四乘倾凿落,五更三点把屠苏。已供时节深珍重,况许今朝更挈壶。”这首诗写的是:朋友李绀在岁除夜给我送来了酒,这让生活拮据的没有买酒钱的我可以在这一夜里喝完四壶酒,喝到了凌晨4点(五更的第三点,指的是3时48分00秒至4时11分59秒)。诗人在岁除夜痛快地喝了消愁酒。可见,唐代岁除夜喝酒是普通人最痛快的一件事。
岁除夜文人守岁饮酒之际往往会抒发感慨。
思念家人。白居易的《客中守岁》写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这首诗是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中进士后客居长安时所作,写了故乡家人对客游在外的自己的思念。
珍惜年华。罗隐的《岁除夜》中明显流露出“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的感慨。
思考将来。张说的《岳州守岁》写道:“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至乐都忘我,冥心自委和。今年只如此,来岁知如何。”今年的岁除夜火把通明,庭前歌舞阵阵,饮酒直到喝醉,高兴地唱歌,忘乎所以。今年快乐如此,明年会怎样呢?
唐代诗人中岁除夜写诗最多的是白居易,共有10首之多。这些诗篇写于白居易人生的不同阶段:
三十三岁,他说: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除夜宿洺州》)
四十五岁,他说: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除夜》)
四十八岁,他说: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除夜》)
五十二岁,他说: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除夜寄微之》)
五十九岁,他说: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除夜》)
六十七岁,他说: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三年除夜》)
唐代岁除夜长安地区的习俗还有“燃烛”“通宵不关门”,《全唐诗》卷114收录的丁仙芝《京中守岁》诗中有记载:“守岁多然烛,通宵莫掩扉。客愁当暗满,春色向明归。玉斗巡初匝,银河落渐微。开正献岁酒,千里间庭闱”。其他地方的习俗有“取用桃枝辟邪”“放爆竹”“唱歌跳舞”等,《全唐诗》卷89收录了张说的《岳州守岁二首》:“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总之,唐诗中所反映的岁除夜守岁是普遍的习俗,帝王、大臣,百姓都重视岁除夜守岁活动。
二、元日朝会
元日,正月初一。据韩鄂的《岁华纪丽》记载:“八节之端,三元之始。开甲子于新历,发风光于上春。七十二候之初三百六旬之首。”[6]在唐代元日的主要习俗有:“磔鸡斩羊”“放鸠献雀”“称崔寔之觞”“夺戴冯之席”“爆竹钻榆”“造胜华”“首祚元正”“进屠苏”“贴画鸡于朱户”“献彩雀于彤庭”“献羔令节祈谷嘉辰”“竹爆广庭”“觞称万寿”“纳庆着椒花之颂祛灾献柏叶之铭”等。
根据《全唐诗》收录的以“元日”为题的56首诗歌,我们发现唐代元日朝廷有盛大的朝会活动,参加的人员众多,有文武官员,有外国使者,有威武雄壮的仪仗队,所以诗中称元日朝会为百僚朝会、万国朝岁。例如包佶写的《元日观百僚朝会》: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
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5]2143
这首诗是包佶参加了元日盛大朝会后所写,诗的前两句写了朝会规模大,万国来贺,百官参加。三四句写参加朝会的官员着装华丽。五六句采用夸张的手法,朝会的喜庆之色,好像把栏杆都染红了,朝堂上的欢声笑语响彻了云霄,这两句很好地渲染了朝会的热烈。七八九十句描写了朝堂上的炉子与炭火、乐器与音乐、日光与金觞以及玉佩摇摇。这些显示了元日朝会的盛大与隆重。最后两句诗人宕开来,写长安城内献赋的人太多,所以朝廷提前做了规定,限制借故参加朝会的人员,故献赋的人不能参加朝会,以此来突出正常参加朝会的人员确实太多了。这首诗读罢,我们能感受到正月初一朝会规模大,场面大,气氛热烈,是大家都想参加的重大活动。
元日朝会的主要内容是“献寿”,以王建的《元日早朝》为例:
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
帝居在蓬莱,肃肃钟漏清。将军领羽林,持戟巡宫城。
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庭燎远煌煌,旗上日月明。
圣人龙火衣,寝殿开璇扃。龙楼横紫烟,宫女天中行。
六蕃倍位次,衣服各异形。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
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朝服带金玉,珊珊相触声。
泰阶备雅乐,九奏鸾凤鸣。裴回庆云中,竽磬寒铮铮。
三公再献寿,上帝锡永贞。天明告四方,群后保太平。[5]3364
这首诗全景式地展示了元日早朝情景:天未亮,宫外已人头攒动,威武的将士巡守宫门,宫中火把明亮,圣上穿上火龙衣,宫殿高耸入云,宫女似在云中穿行。来朝贺的番人按位次排列,左右雉扇轻轻张开,廷上歌舞阵阵。官员穿着华丽的朝服,雅乐九奏,竽声磬生铮铮,三公给皇上献寿,皇上赐福大臣。天亮后宣告百姓,共保太平盛世。这首诗主要采用“赋”的手法,铺采摛文,描摹生动。大臣“献寿”与皇帝赐福是元日朝会意义所在。此外,鲍防《元日早朝行》、杨巨源《元日观朝》等诗篇中均提及元日朝会“献寿”。
老百姓的元日怎样过?有什么要讲究的事?
我们先看孟浩然的《田家元日》诗: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5]1655
孟浩然这首《田家元日》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元日迎来新年,颔联写自己忧心农事,颈联写诗人来到田间与耕夫聊天,尾联写农夫们占卜了气候,大家一致预测今年是个丰收年。
百姓们在元日里说的最多的是农事,讨论最多的是收成。
我们再读薛逢的《元日田家》诗: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5]6331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了普通百姓在元日里路上遇见,相互祝福身体健康,嘲笑在外做官的人十年也不一定能回家团聚。诗中写出了田家人生活的惬意与自得。
从唐代诗歌所写来看,元日朝廷要举办隆重的朝会,君臣相互祝福。老百姓在元日也会相互祝福,共盼新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
三、人日戴胜
人日是正月初七,人日亦称为“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7]《北史·魏收传》引董勋答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8]此“人日”一名之所由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
到了唐代,民间相当重视人日节。徐延寿的《人日剪彩》写道:“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此诗写人日女子巧手裁剪制作各式花色的装饰,做成后高兴地问丈夫,自己制作的饰品与真的花鸟有什么差异。读这首诗,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唐代女子的心灵手巧与生活情趣。
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唐代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
崔日用的《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诗:
新年宴乐坐东朝,钟鼓铿锽大乐调。金屋瑶筐开宝胜,花笺彩笔颂春椒。
曲池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里矫。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5]559
诗中写了人日皇上在大明宫与大臣们欣赏音乐,宴会当中皇上命人取出提前准备好的彩缕人胜赏赐给臣子,大臣们纷纷献上新年祝词。颂春椒典出《晋书》卷96《列女传·刘臻妻陈氏传》。刘臻妻陈氏者,聪辩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又撰元日及冬至进见之仪,行于世。后来“椒花颂”或“颂春椒”等成为典故,指新年祝词。此外,李峤的《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韦元旦的《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李適《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苏颋的《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李乂的《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马怀素的《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沈佺期的《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郑愔的《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等诗中都写到人日皇帝在大明宫赏赐大臣彩缕人胜。
四、上元夜观灯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上元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旧唐书·中宗纪》:“(景龙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
羊士谔作《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5]3702-3703
这首诗写了上元日观灯的情景及感想。颔联中“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突出了上元日观灯时已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歌舞表演使人欢快舒畅。
崔液的《上元夜》六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骖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5]667-668
五、晦日赏春与祓禊
晦日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指夏历(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唐代的晦日已成为重要节日。《旧唐书·德宗纪下》云:“今方隅无事,烝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官僚选胜地追赏为乐。”把正月晦日作春游的节日提倡,德宗向官员赐钱,并“永为常式”。
《唐诗纪事》卷7:“晦日宴高氏林亭,凡二十一人,皆以华字为韵,陈子昂为之序。”是宴二十一人诗及重宴八人诗、上元夜宴六人诗,俱载《高氏三宴诗集》,今传。高氏:指高正臣。唐高宗调露元年(679),高正臣、陈子昂、郎馀令等人在上元夜、晦日先后三次聚于高正臣家林亭,上元宴集者六人,两次晦日分别为二十一人和九人,分别以“春、华、池”为韵,各赋五律一首,得诗三十六首,高正臣编为《高氏三宴诗集》,每卷各有一序,长孙正隐序上元夜诗卷,陈子昂序晦日初宴,周彦晖序晦日重宴。《四库全书》本从北宋鲍慎由家刻本录出,最为近古,但诗已佚去一首,序也仅存陈子昂、长孙正隐二序。通行本有清宣统元年(1909)沈氏刊《晨风阁丛书》本。
《全唐诗》中收录了晦日宴高氏林亭诗21首,诗人有高正臣、王勃、崔知贤、韩仲宣、周彦昭、高球、弓嗣初、高瑾、王茂时、徐皓、长孙正隐、高绍、郎馀令、陈嘉言、周彦晖、高峤、刘友贤、周思钧、陈子昂、张锡、解琬。晦日重宴高氏林亭诗8首,分别是高正臣、韩仲宣、弓嗣初、高瑾、周彦晖、高峤、周思钧、陈子昂。这些诗篇主要写晦日朋友相聚,春光旖旎。诗人郎馀令诗中写“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解琬诗中写“欢娱属晦节,酩酊来还家”;陈子昂诗中写“玉池初吐溜,珠树始开花”。另《全唐诗》收入的其他诗人的晦日诗篇,例如宋之问的《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有“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岑参的《晦日陪侍御泛舟北池得寒字》有“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等诗句,大都是讴歌春游、泛舟、聚欢的情形。
唐代晦日有送穷活动。姚合的《晦日送穷三首》:“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几时。古人皆恨别,此别恨消魂。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5]5669其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表明送穷活动在唐代非常流行。
此外,韩愈的《送穷文》也与晦日习俗有关。这篇文章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正月晦日,是韩愈在河南令任上所作。文章从晦日送穷活动写起,说主人吩咐仆人在夜里把五个穷鬼送走,可是穷鬼不但不走,反而历数它与主人之间的密切关系。紧接着,穷鬼把自己四十多年来追随主人备尝艰苦的经历和自己的耿耿忠心诉说之后,责备主人听信谗言备船备车逐它们远去,并要求主人把理由说清楚。主人便把心中的牢骚娓娓道来,说是穷鬼使自己变得面目可憎、语言乏味,不合世俗潮流,强烈地嘲讽了自己不合于世。但是主人话没说完,五鬼就告诫主人:这实为糊涂之举。人生短暂,荣华富贵只是一时的,而英名却是百世流传的。最后,主人若有感悟,便垂头丧气、拱手称谢,不但没有送走穷鬼,反而把他们尊为贵客。《送穷文》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他揭示了士人的生存窘境,千古文人之“穷”不出于韩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五穷。这篇文章写作的背景是唐代盛行的晦日送穷习俗。
总之,唐代过年前后有众多的文化活动与风俗,值得我们整理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