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学生:巧用对比明得失 事中寓理见真情

2019-04-07陈雪梅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三观小马事例

陈雪梅

《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需要引用事例与学生展开对话。事实胜于雄辩,而再好的事例也需要深入地挖掘和精准地分析,只有恰当的引述与缜密的分析结合才能明确指向谈话的核心,实现育人效果。对话学生是一种艺术,事理结合、对比说理是一门学问。高妙的对话要根据谈话的对象、主题选择典型的事例,在巧用对比中让学生知晓得失,在事中寓理间展现教育智慧,灵活践行赏识之道,有机培养核心素养。

一、判高下,知不足,事中寓理促警醒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生活经验,犯错之后不知警醒,容易产生盲目甚至错误的判断。罔顾此境,班主任的教诲则会成为空中楼阁,谈话宛如对牛弹琴。此时,真实呈现正面案例,通过对比,高下立判、得失明鉴,可以对学生形成警示并促其反省。

前不久,湖南邵阳小学生把牛奶倒入水沟的视频曝光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八年级的班主任,小李也发现自己的学生有类似的行为,且毫无认错、悔过意识,甚至许多学生认为现在牛奶便宜,用来浇花、洗手也是“物有所值”……面对学生的坦然,小李一番准备后召开了班会课。他选取了一组画面:牧民从养牛、挤奶到卖奶,工厂从制奶、包装到上市,政府“营养餐计划”从提出、论证到实施……画面鲜活,有声有色,事例则突出了各方劳作的艰辛、用心的良苦。看到画面,学生触动很深,看到他们“面有戚戚然”,小李趁热打铁让学生对比自己畅谈感受。讨论之后,学生纷纷知错检讨,并深刻地认识到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行为,更是不懂感恩、不尊重劳动和不尊重他人的恶劣行为。

卢梭说过:“比较就是判断。”一次事件,一个教育的契机。面对学生对待错误的幼稚和浅陋,小李没有一味地批评和埋怨,而是以鲜活的事例作为对比,巧妙加以说理。在明确的意向指引下让学生自查、自省,水到渠成达成目标,不动声色而效果明显。

二、明方向,定目标,重塑自我好规划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自尊心强,个性鲜明,民主和平等的意识萌芽,然而面对诸多的时代问题,心理稚嫩的他们根本无法应对,迷茫、困惑、孤独、无助随之而来,于是往往会选择逃避现实或者玩世不恭。面对这样的困境,班主任不妨来一场事理对话,帮助他们明方向、定目标,重塑自我。

一段时间,上高一的盛湘穿着打扮与之前大相径庭,全身焕然一新尽是名牌,还配上了崭新的华为MATE。是他一下成了“拆二代”,还是家里突然变为暴发户?班主任蔺老师颇感意外,拨通了盛湘母亲的电话,了解了原委。盛湘家境一般,也并没有暴发,只是盛湘最近的消费野心却“爆发”了,家长不得以忍痛满足。调查后蔺老师得知了盛湘“爆发”的原因:母亲生下了弟弟,盛湘想当然地以为爸妈的钱不花白不花、早花早占便宜!盛湘的“爆发”纯粹源于独生子女天生的利己倾向和父母无限的溺爱,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关心他人。

同样的二孩问题,不同的结局,蔺老师截取了热播影片《快把我哥哥带走》的片段——爸爸妈妈离婚后哥哥时分和妹妹时秒分手的情节,时秒追到火车站,隔着站台看到了哥哥大声喊:“哥,你忘记东西了。”哥哥说:“没有,我都带齐了。”妹妹说:“你忘记带上我了。”……时机有了,视频播放时盛湘的眼泪瞬时像打开的水龙头喷涌而出。之后,他悄悄地换下了身上的名牌和手机。不久,他的母亲自豪地告诉蔺老师,盛湘又“爆发”成了一个懂事的暖男,不但关心父母,还非常关爱弟弟!

凯利说过:“每一个人自己就是科学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面臨的难题也日新月异,几无现成的经验可循,给管理学生带来了挑战。借用新鲜的事例,用心选择与案例同样的主题和话题,巧加引导,在对比中让学生反省,这无疑是达成教育目的的捷径。

三、识优劣,端心智,自信人生扬风帆

叔本华说:“人们需要说理,因为说理比不说理更能找到真实和公正的东西。”中学阶段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生理的发育产生的成人感促使他们开始探索自我,通过各种途径评估自己,而心智的不成熟又使评价片面化,这种评价的不稳定性会带来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年轻的小马是今年第一次担任初三班主任。随着中考临近,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这不,史涛把自己灌醉,在教室里耍酒疯。小马赶到时,学生已经将史涛搀扶到了办公室,看着烂醉如泥的“肇事者”,小马心中五味杂陈。这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初一、初二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三时却一落千丈,原来的优点也消失殆尽,几次谈话都充耳不闻,几乎“不可理喻”。看到小马来到,他歇斯底里地吼道:“你们都出去。”小马强忍着怒火,扶他坐下,倒了一杯热开水,耐心地听完了他的“表白”:初二快结束时陷入了早恋不能自拔,母亲的娇惯、盲目的自信令他刚愎自用,而随着成绩的下滑和女同学家长的介入,他很快被人家“抛弃”,自感一无是处,不得已醉酒向老师做“最后”的表白……多么可怜的孩子,多么无助的心灵,醉酒背后隐藏的是一颗脆弱的心。小马的心都碎了,安顿好了史涛之后,决定“从心”拯救!

对于史涛的醉酒,班里议论纷纷,小马以“我心中的他”为主题让每个同学给史涛写一段话,并精心筛选、归类,配以史涛初中的生活图、文,编成精致美篇:“惋惜篇”“反省篇”“勖勉篇”“希冀篇”“批评篇”——谴责很少!第二天的班会课,当熟悉的内容伴着优美的乐曲在白板上逐一展示时,清醒的史涛禁不住失声痛哭……他又回到了从前,那个青春阳光、勤奋好学的男孩!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我评价不稳定是中学生情绪波动的重要原因。用真实的事例呈现来自旁人的评价,在对比中让迷路的孩子正视优劣,重拾信心,端正心智,正确面对。不苛求、不盲目,不自负、不自卑,是渡过迷茫期的快乐之本。

四、精拓展,正三观,循循善诱蕴情怀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便捷,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他们敏感而宽容,“三观”教育显得尤为迫切。正确的“三观”源于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思考,班主任可以精心拓展,正反对比,在明确的事理指向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怀。

做好事遭碰瓷,是中学生成长绕不过的坎。一次班会课上我就“扶与不扶”展开了讨论,结果“不扶”占了多数,悲哀之余我有点慌张,冷静之后又理性思考:毕竟一个“扶”的动作包含了太多的风险和内心的道德挣扎。为了消除负面影响,第二周的班会上,我有意挑选了两则素材让学生讨论。“安徽活雷锋:好心扶老太反遭讹,初三女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三明之痛:49岁大妈摔倒,无人敢扶窒息死亡” ,两则新闻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最见人性。为了避免出现误区,我有意将标题中的“活”和“痛”以不同的图片和迥异的颜色做了醒目的标识,但仍然心有余悸。讨论的结果令人震撼:学生不但有“以德报怨暖化一颗碰瓷心”的善良,有“围观有度是最好的回应”的宽容,也有“见义勇为更应见义智为”的反思,更有“以法报怨完善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的理性……

“最好的教育是被艺术感动。”正确的“三观”是一个人人生旅途中的指南针。“三观”教育切忌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硬性地灌输,不妨通过鲜明的事例和有意的指向说理,从理的启迪和情的感染两方面双管齐下,则事半而功倍。

巧用对比明得失,事中寓理见真情。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谈话教育是一种智慧。翔实而典型的事例对比是说理的前提和基础,循循的引导和娓娓的分析则是对精神的挖掘和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对学生健全个性和健康人格塑造的路上,它们是最好的凭借和助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名师培养范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8]GHBZ05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三观小马事例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骄傲的小马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小马快快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