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挑战与措施

2019-04-07闫春晓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秦巴山区养老模式

闫春晓

摘要:秦巴山区农村作为我国重点扶贫地区,在该地区推行互助养老模式,不仅可以大大改善当地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年轻人的压力。但是当前由于法律机制不健全以及养老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养老模式推行的质量,需要相关部门贯彻落实改革方针,提高养老模式改革和执行的力度。本文主要研究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挑战与措施。

关键词: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挑战与措施

前言:

秦巴山区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空巢现象也层出不穷,养老风险日益凸显,同时也不利地域经济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秦巴山区农村老龄人口的现状,积极推行具体的、有针对价值的互助养老模式,保证立法先行为养老模式的建立提供法律依据,强化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在有效提升互助养老宣传机制的同时,为秦巴山区经济的建设提供动力。

一、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挑战

(一)法律机制不完善,养老模式存在风险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受到政府等相关部门官方认可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当前还未出现完善的法律条例对其中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划分,导致养老模式的推行还存在一定风险。一旦老人在互助养老院中发生意外,成果应该由谁来承担?权责不清导致老人家属的责任过重,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养老互助模式的有效性。再加上互助养老院中专业的护工人员极度匮乏,服务中如果发生意外事故无法进行法律上的界定,老人根本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

(二)传统养老意识根深蒂固

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部分地区的养老观念发生的变化,但是对于秦巴山区来说,内容消息传播渠道不足,经济发展落实,养老观念依然以传统的以儿女收入或种地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思想为主,认为孝文化是是农村养老的基础,尽享天伦之乐才是老人的最终归属。这种思想为互助养老模式的推进设定了一定的阻碍,甚至很多老人宁可在家里形单影只也不愿意到福利院接受救济。

二、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强化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推行,是推动老龄化社会发展、构建人道主义社会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基本进入到老龄化的社会,而秦巴山区当地农村留有大量的空巢老人,解决这些空巢老人的温饱和养老问题,探索一条适合秦巴山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模式,正是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关键。其次,与学院服务民生、献身老区的发展宗旨相符。我院近几年一直倡导维护民生进步、促进区域建设的发展宗旨,因此在构建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工作中,我院能够为该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型人才,对于项目的开展来说具有极强的推动意义。

三、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措施

(一)保障互助养老模式有法可依

首先要加强构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立法,用法律的形式来保障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地位,在保障农村老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为其的基本生活和获得精神权益提供保障。其次,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法律监督机制的建立,从多角度来监督养老模式建设的合理性以及是否有效保障了农村老人的各项权益,以此监督基层人员的工作和行为,从而提升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质量。

(二)强化政府在互助养老模式推行中的引领地位

首先,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顺应政策的引导,并根据秦巴山区经济发展和老年生活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惠农政策,并有效利用好当地的工农业用地,不断扶持乡镇经济实体的发展,为秦巴山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其次,政府也可以适当利用税收优惠和土地等政策,鼓励各地区的民间和社会资本流向互助养老模式的构建中,为互助养老提供经济基础。也可以利用媒体宣传吸引外界资金或养老资源。最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组织还应该将部分基层建设资金拿出一部分用作养老模式的构建中,并予以资金上的支持[2]。

(三)完善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机制

当前,为了促进秦巴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效率,需要发挥基层群众干部的有效领导,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互助养老机制,用该机制来规范相关部门和基层员工的行为,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对于日常贡献率大的员工,应该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发挥榜样的作用。而针对那些平时积极性不高的基层领导来说,则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认识到推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性,从而为秦巴山区老人的基本生活提供人力保障。

(四)有效破除传统养老观念的限制

破除秦巴山区农村老年人传统养老思想的限制,是促進互助养老机制推行的基础。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向当地老人、基层员工和普通群众,宣传推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性,并有效接触媒体渠道对互助养老模式进行宣传。同时,向当地农村的老年人宣传互助养老模式的价值,让他们既可以靠自己的能力保障老年生活,同时也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养老意识。除此之外,在吸纳资金建立完善的互助养老院,让老年人产生浓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提升当地居民的参与意识,从而为秦巴山区农村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结束语

在秦巴山区农村推行互助养老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当地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因此在实际的建设和推进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在当地推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困境,保障互助养老模式有法可依,强化政府在互助养老模式推行中的引领地位,有效提升基层员工干部的积极性,破除传统养老观念的限制,让当地的老年人产生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为秦巴山区的经济建设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管哲.农村互助养老现行问题以及可行性对策整理[J].现代交际,2018 (20):65-66.

[2]赵志强,刘刚.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挑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 (04):93-94+128.

猜你喜欢

秦巴山区养老模式
秦巴山区牟牛沟滑坡体治理施工技术
近16年秦巴山区TRMM降水资料的降尺度研究
发展“互联网+”老龄服务产业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保障模式与对策
我校协办“放飞梦想的翅膀·秦巴山区公益行动”
秦巴山区黑木耳黑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秦巴山区浅表层滑坡成灾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