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2019-04-07肖淡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智力教材儿童

肖淡鹏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发展,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广东省印发的《广东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教教师队伍,并基本建成特殊教育学校国家课程教材体系和校本课程,全面提升特殊教育的质量。我市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起步较慢,2016年10月份开始面对全市招生,到现在为止,才有三个年级,学校暂时没有聋哑班,都是培智班级。建校时间短,教学经验有限,老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在智力、语言、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如何提升我校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方法。

一、因材选材

智力残疾儿童由于智能障碍,发展迟滞,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与人格特征方面都有一些不同于正常儿童之处。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分配与转移困难;情感不稳定,体验不深刻等。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在选择和编写校本教材时,首先要照顾到智力残疾学生的总体特征,除了满足中度智力残疾的学生需要之外,还要适当照顾轻度和重度残疾的学生需要,课程目标要体现出难易层次,教材内容要体现出灵活性,给老师一定的发挥空间,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照顾到轻度和重度学生的需要。我校特殊需要儿童类型主要有:注意缺陷/多动症,自闭症、唐氏综合症,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多重残疾等。他们在课堂中共同特征有:(1)情绪不稳定;例如表现出焦虑、恐惧、依恋等;(2)对学习没兴趣;(3)与老师沟通存在障碍;(4)意志力差等四个明显特征。结合学校实际,我校选用佛山市顺德启智学校教材-中度智障儿童人性化课程系列教材,课程设有:服从课程、互动课程、体能和形体训练课程等。通过教材的有效选择,我校三年级进行互动课程、体能和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后,同学们基本学会以下内容:(1)互动,包括:称谓与应答、基本情绪应答、需求表达等;(2)生活化体能,包括抬头、低头、转身、蹲下并能保持一段时间等大运动(行走跑跳等)和精细动作(手的动作)。课程系列教材主编、华南师范大学王志超教授指出:使用这套教材的毕业学生(14周岁)的智力水平一般相当于7周岁正常儿童水平。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特殊需要儿童的学情。备教材,备学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提升特殊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途径之一。

二、因材施管

特殊需要儿童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加上情绪不稳定,往往不配合教师教学工作,例如,不服教师指令、发脾气的、击打他人的。这时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管理。不管哪种类型的特殊需要儿童,教师应抓住其生理或精神方面需求。

1.特殊需要儿童有需求的 就抓住特殊需要儿童的需求,找出特殊需要儿童最喜欢什么东西或最讨厌什么东西,然后进行惩戒。例如,特殊需要儿童喜欢代币,那么当他在违反课堂纪律时,教师当面指出他的错误,然后没收其的代币。

2.特殊需要儿童对东西无欲无求的 在课堂上先让他处在两边用桌子围成的一个角落,让他自由发泄脾气。特别注意角落地面铺设一层塑料垫子,桌子角不能露出。以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这类学生除了在课堂惩戒之外,教师也积极寻求特殊需要学生的家长配合、支持,在家里由家长适当惩戒。

除此之外,教师需对特殊需要儿童之间座位间距进行适当调整,大约2个手臂长距离(比较大的特殊儿童手臂为准)。营造一个安全、愉悦的环境,能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是素质教育的执行人。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是教师与特殊需要学生的双边活动。特殊需要儿童获取知识,主要是从视觉、听觉、味觉、触摸觉、空间知觉、颜色感知等方式。这对教学内容有比较高要求:指令短、简单;引导语简洁;游戏活动贴近生活。因此,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时,应从注重以下几点:

1.富有激情 在课堂上,一些需要特殊需要儿童表演活动中,教师激情能迅速激起他们兴奋,让特殊需要儿童尽情的表演。

2.保持亲和力 课堂上需要关注的是特殊需要学生的一举一动,亲和力不是那么就容易培养出来的。很多时候我们要多多注意特殊需要学生的举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去来自己的行动。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弱,肢体语言也具有个体特征。例如,体能课上,某一特殊需要学生,突然间单手捂住肚子,额头冒汗。通过询问,排除肚子疼这一情况,而是他的身体出现暂时体能反应。多观察每个特殊需要学生的动作,尽量多听其言语表达,接触多了,就能知道特殊需要儿童的一些心理、身体上需求。“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特殊需要儿童的信任。

3.以游戏教学为主 例如,在体能课中“蹲下并能保持一段时间”,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让特殊需要儿童“蹲下”,在地板上找出画有各种水果的卡牌。游戏是特殊需要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趣味性的活动,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将这种活动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发展特殊需要儿童的感知运动,而且可以愉悦特殊需要儿童心情,让他们快乐学习。

4.开展个案研究 对于特殊需要儿童身上出现问题,最好运用个案研究。对于强化物能起作用的特殊需要儿童,一般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方法[2]。对于无欲无求的特殊需要学生,只能从生理需求入手,配合其它方法。

一个安全、充满愉悦感的课堂是特殊需要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的基础。教学中,教师根据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发展与身体生理发展差距大的特点、适当选择教材,注重加强教师自身能力教学手段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多途径多方位提升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智力教材儿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欢乐智力谷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