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2019-04-07金磊
金磊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兴趣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实中却存在着教师忽略初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严重的影响了初中生潜能的发挥。
一、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的有效性渐渐的得到提高,可是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活动非常少,缺乏应有的激情;虽然有时候初中生会回答教师的问题,但是多数都不会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虽然有时候也会对问题进行探究,但是缺乏初中生应有的创新性。比如部分教师在讲“公园有多宽”时只会用固有的套路,有时候也可以拆分计算。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教学来讲是枯燥无味的,许多初中生在这个过程中变的更为被动了,而要让所有的初中生思维都活跃起来,则必须将小组合作学习法应用于教学内容之中,这样可以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
笔者认为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就是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交流学习与配合,进而达成学习目标。比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讲授,让学生思考总共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共同合作的意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法非常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但是在应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合理组建小组 小组的构建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在构建小组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小组人数的确定,一定要保证每个小组都在4-6人,这个是最佳的选择;二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合理安排小组组员,既不能够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安排在一组,也不可以把学生学习能力弱的放在一组,要确保这小组组员中既有优生,也有中等生,也有成绩稍差的学生,这有利于学生的分工合理;三是如果某个小组有多余的人员可以让他当记录员,记录小组的活动情况。
2.学起于思,巧设问题 初中数学教师巧设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初中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才会积极的去学习相关知识,这样的学习对他将会更有意义。
应该如何设置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生活中处处渗透着数学,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与数学相关的例子。例如:在给七年级的初中生讲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让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举出生活中所见到这些立体图形的实例,在举出实例之后,进一步思考这些立体图形都有什么特性,这样可以加深初中生的印象,活跃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会充分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大家还可能会比赛哪个组说的更多一些。
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根据初中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喜好提出一些他们所感兴趣的事例来引出所要学的数学问题。例如:在给七年级学生讲授“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以商场打折为切入点进行讲授;在给八年级学生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可以设置鸡兔同笼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计算得出最终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比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四边形内角和五边形内角和,让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启发他们的思维。
3.优化评价机制,增加学生信心 在每节数学课上完以后,如果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及时的评价,那么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比如讲授“整式”时,在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了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点评,这种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评价中既包括教师评价,也包括学生互评,一定要注意评价的真实性,值得注意的是对差生也要给予鼓励。
结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有效性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篇章,相信我们只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