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的特殊育人功能探析
2019-04-07方师
方 师
体育这门特殊的学科,要学生走出课堂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相信这也是多数高中生喜爱它的其中一个原因。高中生学业自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同样重要,为了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顺利升入理想的大学,增强自身的身心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之下,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事业所主张推崇的。很多社会大众以为素质教育的推行只适用于那些主要科目,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高中阶段的体育学科同样需要践行,这不仅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发展目标,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成长以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素质教育是提升高中生综合能力的一项基础,所以高中体育教学中同样承载着这一艰巨的任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和新时期下的教育理念相契合的。所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体能训练情况以及体育成绩外,还要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体能素质,这对于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相对而言,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思想方面已经近乎成熟,他们的性格习惯基本上已经定型,思维模式以及行为表现也趋于成年人,所以在这个阶段,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难度是没有那么大的,他们在思想上能够很快的接受它,认识到素质教育对自身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积极的投身到素质教育里来,这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无疑减少了很多阻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体魄,还能够在思想上提升他们的观念意识,使德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学生的身心都受益良多,而且某种程度来讲,也进一步扩大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使得素质教育的目标可以提早完成。
二、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落实特殊育人功能
1.将素质教育思想融入体育教学观念中
素质教育作为落实高中体育特殊育人功能的其中一个途径,一直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推崇,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当下的体育教学观念中是发挥体育教学特殊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忽略了体育对高中生的成长作用,他们对体育课程的认知有偏差,总是固执的认为体育课只是传授学生们一些体育技能,所以不想让学生在这门课上花费过多的精力。但是随着近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高中体育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及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特殊的育人功能。鉴于此,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深入了解高中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目的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
2.利用体育教育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多数中学里的体育教学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利用起手上的体育资源,来激发出高中生对新事物的猎奇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及新型的思维模式。在整个高中学习生涯中,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各种困难也接踵而来,对于一些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来讲,很容易受挫,情绪也很容易受到波动。为了能够使学生越挫越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调动校内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不同程度的挫折,以提升学生的受挫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篮球技能的讲授过程中,个别学生在练习三步上篮这项内容时,一直无法正确的掌握此项技能,感到很沮丧,教师此时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让他们重拾信心的同时,也帮学生分析他们不成功的原因,让他们学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挫折、感受挫折带给自己的反面情绪,继而不断的提升受挫能力,相信最后获得成功时,他们会比其他同学更开心,更值得骄傲。
3.创设情境,改革体育教学方法
不论是哪种学科,有效的为学生创造一个教学情境时非常重要的。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因此这种方式被应用到高中体育学科中同样适用,学生在感受到运动带给自己欢乐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出高中生的体育情怀。由于体育课上的动作有很多种,所以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训练环节设定教学情境,教师在自己展示动作要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优美的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当学生在进行动作的学习模仿时,教师要注意纠正他们的错误。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教学乐趣,可以尝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或者游戏教学法等不同的方法来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教师要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特殊育人功能,积极设定教学目标,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理念中,在激发高中生体育热情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