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小学生阅读参与度的主要因素
2019-04-07李建军
李建军
阅读能丰富人生体验,帮助小学生习得更多技能。对于儿童来说,小学阶段是形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因为他们需要良好的阅读基础来接受,掌握和巩固新知。
一、影响小学生阅读参与度的主要因素
阅读参与度与学生的阅读表现有很大关联,并对阅读技巧有重要影响。与学习参与度类似,阅读参与同样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行为参与涉及积极参与阅读的活动,而情感参与发生在读者有阅读兴趣和表达对阅读的热爱时。认知参与是指使用高级策略进行深度阅读和高效阅读。学生的行为参与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比与其他两个因素的关系更为重要。虽然情感参与与阅读动机关系更密切,而且可以激发读者的积极情绪,如兴趣,自尊或满足等,但认知参与可以帮助小学生更有效,更深入地阅读,而行为参与在其中发挥着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作用。
1、师生关系和教师的教育方法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参与度。教师支持对学生的学习参与至关重要,教师支持可以促使小学生参与阅读,改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环境变量首先影响人类内部因素,然后对人类外部行为产生影响。作为小学生人际网络中的重要人物,教师对小学生在家庭以外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质量与小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阅读相关。高年级的小学生处于青春期早期,比较敏感,感知教师的支持可以有效地激他们的学业期望,他们也会因此更加努力地参与学习。我们经常需要多个调解变量来更清楚地解释自变量对心理,行为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中因变量的影响,这对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将教师支持作为一个独立变量和阅读参与度作为因变量进行检验,有助于探索调解这种关系的变量。
2、阅读兴趣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动机的主要因素。当我们分析阅读兴趣这个变量时,将儿童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行为和阅读表现结合考虑,就能得到更清晰的答案——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时,他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兴趣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阅读兴趣是教师支持和阅读参与度之间的中介变量。
3、中华文化自我概念影响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习参与度。在中国,人们通常将阅读与包含中国元素的课程联系在一起。作为小学学习的基础学科,汉语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至少阅读一百万字:阅读量的积累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语文课程考试涉及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反过来,阅读也是学习汉语的必要条件。文化自我概念是关于个人对自己的智力,能力和才能的态度和信念。中国文化自我概念是一种持续的认知,经验和评价,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意识到他们的中华文化自我概念,他们的学习力投入就会逐渐增多。社会支持可以影响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习参与度。当小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时,他们对学业自我概念的态度更加积极,他们主动参阅读的动机也越强。
二、阅读参与度的城乡差异
作为影响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教学更受教师的关注。城乡学生的阅读参与度(阅读时间,阅读量和阅读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学生的阅读参与度明显高于农村学生。生活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地区的,乡镇学生的阅读参与度低于城市学生的阅读率,但高于农村学生的阅读率。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着诸多差距:社会环境,学校资源和家庭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的阅读活动。首先,产生城乡阅读参与度差异的原因是城市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城市里可以比农村更方便找到大型图书馆,书店,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教育相关设施。这种差异为城市学生提供了阅读他们喜欢书籍的更多机会。在城市学校中,阅读材料和教师资源也都比较优越,这是城乡阅读参与差异的第二个原因。第三,居住在城市的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富裕,城市父母较农村父母普遍受到更好的教育,更多城市父母鼓励孩子投资阅读。所以,近年来,政府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在努力更公平地分配资源。学校和家庭也必须共同努力,创造一个鼓励学生阅读的良好环境。
虽然城市学生的平均阅读参与度高于农村学生,但并不表明所有农村学生的阅读参与度都低于城市学生。即使学生住在农村,由于老师,父母或其他影响因素的支持,小学生也可能因更多的阅读参与行为而取得更好成绩。
三、阅读兴趣的中介模式与中国学生自我概念在教师支持与阅读参与之间的关系
阅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训练形式,因为几乎所有学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因此,小学生在小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参与度作为小学生阅读活动的行为指标,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时不应该被忽视。除了父母,教师是影响儿童学习行为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当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教师支持时,他们更多地参与学习。教师支持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当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教师支持时,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的多样性。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支持和鼓励,使小学生能够在阅读方面,投资更多的时间,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阅读兴趣能调解教师支持和阅读参与之间的关系。阅读兴趣是促使小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主要个人特征。当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教师支持时,他们对阅读更感兴趣,并且他们阅读的内容更多。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这将提高学生的最佳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中国文化自我概念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支持通过首先影响中国文化自我概念,然后影响阅读参与来影响阅读兴趣。中国文化自我概念和阅读兴趣协调教师支持与阅读参与之间的关联。教师设法给小学生灌输中国文化,让小学生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之后,爱上中国文化,小学生树立了中国文化的自我概念,为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小学生自然会对阅读中国文化方面的材料产生兴趣。自我决定理论假设能力感知的增加导致内在动机水平的提高,兴趣正是一种主要的动机形式。当文化自我概念的意识增强时,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也会提高。学习成就对兴趣的影响可通过文化自我概念来调节。中国主题的阅读材料和语文学习紧密相连。当小学生对国文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概念时,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将得到提升。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源于小学生的学业成就,并可以通过身边重要的人的影响得到加强。因此,对学习的兴趣更像是指挥权,指导着小学生的个人行为。教师作为小学生的“贵人”,对小学生应该提供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阅读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会给孩子一生带来好处,投资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参与的可塑性很高,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应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情感和能力支持,以增加他们的阅读参与度。教师支持是促进学生学业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的最重要条件之一,特别是对于处于习惯性进步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更多教师的支持,不仅在小学生的阅读参与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为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本文首先讨论了阅读参与度的城乡差异。然后,我们探讨了教师支持与学生阅读参与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这种关系的潜在机制。教师支持通过中国文化自我概念的全面调解,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又能影响阅读参与度。此外,中国文化自我概念和阅读兴趣在教师支持对阅读参与的影响方面有明确的承接作用。
最后,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政府和学校应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从而为儿童提供阅读更多书籍的平等机会。其次,教师应通过提供鼓励和避免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学习的自卑感,为小学生提供阅读支持。第三,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他们感兴趣的科目开始,进而推荐小学生阅读更多的不同类的书籍。第四,鉴于汉语与中国阅读的密切关系,教师应结合两门学科,使学生在阅读时体验阅读汉语和学习汉语学科的重要性。第五,教师应提供持续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意识和对汉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