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型临床观察
2019-04-07全雪芬
全雪芬,王 笋
(河南省邓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河南 邓州 47415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影响患者生育能力,还会造成心理危害[1]。近年来,本院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5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就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8例和常规组57例。研究组年龄23~46岁,中位年龄35岁,病程3个月~15年,中位病程6年;人工流产史38例,剖宫产史18例,宫内节育器放置27例,痛经53例,盆腔触痛结节53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9例;已婚47例,未婚11例。常规组年龄24~45岁,中位年龄34岁;病程4个月~14年,中位病程6年;人工流产史24例,剖宫产史16例,宫内节育器放置18例,痛经46例,盆腔触痛结节43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3例,已婚45例,未婚12例。两组年龄、病情、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中“盆腔子宮内膜异位症中西医诊断标准”要求[2]。其中,中医诊断以“血瘀证诊断试行标准”为准,具备以下两条即可明确诊断:①舌质瘀紫或舌体瘀斑、瘀点;②脉涩或结;③固定性刺痛并拒按;④病理性肿块,包括内脏肿大、新生物、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变性;⑤血管异常,包括舌下及其他部位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痉挛、舌及肢端发绀、血管阻塞;⑥出血及各种出血引起的瘀血、黑粪、皮下瘀斑等。西医诊断参考病理、临床和腹腔镜检查结果。①病理切片:子宫内膜腺体,子宫内膜间质,有组织内出血证据,见红细胞、含铁血黄素、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可确诊。②腹腔镜检查诊断:子宫直肠窝、后腹膜见多个紫蓝色小点,伴腹腔液增多(常为血性);子宫骶骨韧带增粗,灰白色结节,伴有疏松粘连,输卵管多数通畅;卵巢包膜增厚,表面不平、粘连,并常见表面有褐色陈旧性出血斑块;卵巢粘连略大,而输卵管多通畅。③临床诊断:渐进性痛经;经期少腹、腰骶部不适,进行性加剧;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后穹隆、子宫骶骨韧带或子宫峡部触痛性结节;附件粘连包块伴包膜结节感,输卵管通畅;月经前后附件肿块有明显大小之变化(未用抗炎治疗)。
纳入标准:未采取避孕措施状态下超过1年仍未受孕,且具有生育意愿,育龄妇女,依从性良好,病情诊断明确,ASRM分期为Ⅲ级或Ⅳ级,且血瘀证型明确,近期(3个月内)未服用与研究用药相同或相似的药物治疗,无药物过敏反应。
排除标准:过敏体质,子宫发育不全,精神障碍,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严重疾病,交流障碍。
2 治疗方法
常规组用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48),每日12.5mg,口服。持续治疗半年,而后停药随访半年。
研究组非经期用桂枝茯苓丸加减。刘寄奴20g,丹参15g,桂枝15g,夏枯草15g,赤芍10g,白芍10g,三棱10g,莪术10g,茯苓10g,丹皮10g,当归10g,山慈姑10g。便秘加大黄3g,寒凝加乌药10g,肛门下坠加升麻10g,柴胡12g,血虚加紫河车3g,湿热加红藤30g,败酱草15g,薏苡仁12g,肾阳虚加淫羊藿12g,菟丝子15g,续断10g,肾阴虚加枸杞子12g,熟地12g,生地12g,制何首乌15g,气滞加川楝子10g,青皮10g,陈皮10g,气虚加白术15g,党参15g,黄芪20g。经期用失笑散加减。延胡索10g,五灵脂10g,川楝子10g,制没药10g,炒蒲黄10g(包煎),土鳖虫6g,血竭6g,细辛3g,白芷3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持续治疗半年,而后停药随访半年。
3 观察指标[3]
痛经积分基础分为5分(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伴发休克加3分,腹痛难忍、坐卧不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影响工作学习、一般止痛无效、需卧床休息各加1分,腹痛明显、面色惨白、一般镇痛稍缓解、腰部酸痛、恶心呕吐、肛门坠胀、疼痛仅维持1天、疼痛期每增加1天则各加0.5分。积分为13~15分为重度,8~12分为中度,5~7分为轻度。
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痊愈:停药3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囊肿包块消失,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5%。显效:停药3个月后,症状大部分消失,囊肿包块明显缩小,积分减少70%~94%。有效:停药3个月后,症状减轻,囊肿包块有所缩小,积分减少30%~60%。无效:停药3个月后,主要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囊肿包块没有缩小或有加重趋势,积分减少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痛经改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盆腔触痛结节体积见表1。
表1 两组痛经改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盆腔触痛结节体积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触痛结节最大直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触痛结节最大直径比较 (c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腔触痛结节最大直径比较 (cm,±s)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583.8±0.60.8±0.3△常规组574.0±0.52.7±0.8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研究组阴道出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45%。常规组潮热头晕6例、体质量上升4例、转氨酶异常3例,另有阴道出血、头痛、痤疮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机为血瘀,治当活血化瘀,桂枝茯苓丸加减活血化瘀、消癥散结,失笑散加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故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型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