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益多师是汝师”
——徐雁文学随笔 《旧书陈香》与 《转益集》读后
2019-04-07艾雨青
◎艾雨青
作为我国当代知名学者、藏书家和书话书评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徐雁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书籍文化史研究和书话书评撰写,先后结集出版有 《秋禾书话》 (1994)、 《雁斋书灯录》 (1998)、 《书房文影》(2001)、 《开卷余怀》 (2002)、 《秋禾话书》 (2009)等多部书话书评集。徐先生的书话书评创作,结缘于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求学期间。后来的笔名 “秋禾”,则取自苏东坡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在 “开卷书坊”中,徐先生先后有 《旧书陈香》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和 《转益集》 (文汇出版社2019年版)问世。
所谓 “旧书陈香”,正如作者在 《闭门读旧书,开卷觅新知》的书序中所言:“在历经了时间更迭和空间位移之后,记载着旧人言行和旧事情理的故纸,依然会在无意中被有心人拣拾起来笑谈一番,犹如盛宴上忽然启封的一坛被主人遗忘已久的陈年老酒,顿时香酽满室,欢声盈座。于是,言者乐道而闻者悦纳,一种人文的精神,便在如此这般的言传中传承着……天地之中,今昔之间,这种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该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呢?”
该书共收随笔文章18篇,以作者所阅旧书的读后、推介和导读为主,兼谈与这些旧书相关的书人书事。其中,所阅 “旧书”,如 《猎书小记》 《猎书记趣》《买书琐记》 《过去的中学》 《胡适选专业》 《围城》 《青春之歌》;所及 “旧人”,如张中行、艾煊、薛冰、陈寒川、鲁彦、何为、毕沅;所谈 “旧事”,如借卞之琳 《音尘集》说话,以表中国 “线装文化”的珍贵价值,探寻 “幾、复风流”的真正价值取向与南社群彦所遥承的人文精神传统等等。字里行间的旧书、旧人、旧事,正是作者透过此书,想要向我们传达的一种人文精神。
《旧书陈香》中的书话书评,涉猎书目范围甚广,这无疑得益于作者在书林学海中的海量阅读和深厚积淀。所评 《猎书小记》、 《猎书记趣》和《买书琐记》三部随笔集,均围绕一个 “书”字,反映爱书人徜徉于书林的 “猎书故事”,经作者的笔墨勾勒,不难感受到从中散发的浓浓书卷气。《〈过去的中学〉读后》和 《〈胡适选专业〉推介》两文,通过对往昔教育方式的回忆,不免产生对当下文化教育之反思。
书中所评两部小说,一是 《围城》,一是 《青春之歌》。对于前者,作者从文学社会学层面,剖析了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悲剧,进而点出钱锺书先生想要通过作品告诉人们的深刻教训;对于后者,作者则透过小说本身的文学帘影,将张中行与杨沫二人的真实俪影,展现在读者眼前。这两篇书话,也着实显示出徐先生善于出入文本, “深阅读”鉴赏小说的审美能力,昭示了其通过小说人物,解读作家人生智慧的独特认识论和方法论。
在品评旧书之余,作者谈及与这些旧书相关的书人书事,也是书中的亮点所在。如祖籍本为安徽的作家艾煊,却因为 《碧螺春讯》里那 “真切、细致、清香的笔墨”,让高晓声将其籍贯错记为苏南,大概也正是因为 《碧螺春讯》 《太湖漫游》这一类作品的问世,使艾煊赢得了 “艾江南”的雅称。再如南京知名作家薛冰先生,他 “生于南京,长于南京”, “长期兴趣盎然地关注并悉心搜集南京城市史料”,这才诞生了 《家住六朝烟水间》 《南京城市史》等饱含人文情怀的城市文化作品。
正如书中的 《花香树荫〈榕城赋〉,水镜波明〈湖畔〉诗——读何为散文两篇随记》一文,不仅有对何为 《榕城赋》 《湖畔》两篇散文的品读鉴赏,还有对作家人生经历、作品风格的分析解读,更是借此谈及福州的西湖、榕树、茉莉花,辛稼轩的诗词与郁达夫、曹聚仁等人的美文穿插其间,使读者们也得以一览这具有福州乡土人文特色的 “西湖美景”、 “花香榕荫”,着实令人大饱眼福。
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言: “通过仔细、扎实、全面地研读史料,才有可能不断地跨越时空,尽量地挨近历史现场,理解真实语境,以获得学术灵感的新启迪。”为全面深入地反映所评作品之风貌和所谈作家之性情,作者不辞辛劳,在故纸堆里埋首寻觅,翻阅、查考、辑录各方文献资料。在纪念毕沅诞辰二百八十周年的文章中,作者查考相关典籍资料,把有关毕沅的历史评说网罗殆尽,将这位快被遗忘的 “毕状元”的人生成败和学术成就娓娓道来。为探寻南社群贤的人文传统,作者追根溯源,从东林党人士与幾、复二社说起,徐徐展开这幅历史的画卷。
苏州大学教授潘树广先生曾这样评价说: “虚心向学、勤奋积累和文学修养,是 ‘既有学术深度,又有书卷气和辞章美’的秋禾读书随笔自成一家的原因。”秋禾的书话书评作品,往往从所评之书发散开去,或是谈论该书的创作背景,或是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更多的是融入了自身对此书的思考与感悟,且语言凝练,文风优雅,满怀古典情意,读罢总令人有种将秋禾所评之书一睹为快的冲动。
位于 “开卷书坊”第八辑中的 《转益集》,其基本主题是 “怀师念友”和 “感恩言志”。书名题为 《转益集》,取自杜甫七绝名句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原意是指向多位良师益友请教,以收 “多师请益,综听则明”的求学增识之效。这也是作者多年来 “转益多师”,并向社会大课堂求知的最佳阐释。
书中依次记述了作者在北京大学求学、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及调到南京大学工作期间,先后请益受教和交游过从的十四位良师益友,其中有 “中国书评之父”萧乾,中国古典文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还有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以及浙江海宁文贤陈伯良、藏书家姜德明和台湾作家余光中等,他们在文坛、艺林、学界享有盛誉,更对作者产生过重要的文化学术影响。
一来,他们是作者治学方向的导航者和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曾善意提醒在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工作的作者,不要身在机关,就把自己的那点专业研究兴趣给 “放”了,“这对一个刚刚误入似海侯门,四顾茫然正不知此身何寄的小公务员来说,不啻是汪洋人生中的导航。”作者着实心存感激,并将之转化为读写动力。此后离开国家教育行政机关,请调南京大学出版社,来先生的支持也增添了作者南行的毅力和决心。北大朱天俊教授,对此次工作调动也大加赞赏,并勉励作者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藏书家研究和书评写作。这样的劝勉教导,使作者时刻谨记师训,勤于学问,并不断在专业研究中丰收硕果。
二来,他们的言传身教也对作者为学、处世的态度产生了重要指引和导向作用。老一辈学者勤奋坚韧、好学求知的治学之态,对作者来说,是最为鲜明的表率,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着作者静心学问,埋首读写。
来新夏先生虽曾连续十多年被投闲置散,仍然以一种韧性坚持读写,时刻秉持 “刻刻苦苦地研书,严严谨谨地治学,规规矩矩地作文”的学术信条,即使退休多年, “可是文章一篇接一篇地见报,著作一本复一本地上市,尤其是那学问一层摞一层地在腹”,作者深深钦佩来先生为学的执着与坚毅,并以此为自勉,不断在学术道路上开拓进取。中华书局总编傅璇琮先生,虽身处逆境,却也逆来顺受,随遇而安,既敬业又乐业地努力工作着。作者在 《苍茫书城》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一书中就评价傅先生道: “一个能够在人生逆境中,不断保持着求知问学精神的人终将是幸福的,一个能够在平凡得甚至颇为琐屑的编辑岗位上,最终把自己修炼成为学者的人的人生必然是成功的。”由此可见,傅先生在坎坷历程中,仍能“一心为学,静观自得”的学者风范,早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师长们多年来教书育人的心得体悟和经验智慧,也给作者带来了许多启发。如程千帆先生认为:身为人师,须注意处处严格要求弟子们,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所施加的压力必须是友善的,耐心的和不断的;朱天俊老师重视贯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传统优良学风,始终谦虚谨慎,勤勉努力;潘树广老师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趣味拟定论文题目,并教导学生 “治学与做人要一致”。凡此种种,让如今同样身为人师的作者,也得以在自己的教学道路上,博采吸收他们的教育理念,传承弘扬他们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赢得了院内师生和业界同行的一致好评和尊重。
《转益集》以随笔形式记述了作者与师长友人间的点滴过往,同时也记录了师友们的人生历程和学术成就,且传且评,夹叙夹议,读来足以略窥二十世纪文教中人的精神风貌和学术风采。
“转益多师是汝师。”无论是 《旧书陈香》,还是 《转益集》,都是开卷有益之书,不仅能给读者以知识和学问,而且还能予人以见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