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永新: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大探索空间

2019-04-07◎张

团结 2019年6期
关键词:朱永新教育资源学习者

◎张 栋

20 19年6月,朱永新先生的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出版发行,此书内容是对未来的教育组织形式的思考,和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预判。

这种未来趋势将如何发生,如何从现在的教育体系中生长出来,就此我们采访了朱永新老师,以飨读者。

记者:您所设想的未来学习中心是一种体系性的变革,现有的学校制度向学习中心转化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这种转化如何进行?

朱永新:这种转化需要多条路线的努力。一是学校自身的转型,向学习中心方向的自我革新,在教育资源上寻求创新,引入也探索提供开放教育资源,追求特色化和个性化,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教学内容。当前学校体系必须去适应时代的变化,否则其竞争力和吸引力相对于能够提供未来学习方式的学习中心,将会不可避免的下降,学生自会用脚投票。二是政府的努力,主要的是要在教育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上释放更大的探索空间,如果教学大纲不能变,考试方式和内容不能变,那么新的学习中心也就难以获得发展的空间。另外在管理上需要更开放、更灵活,比如可以允许学生不到学校,在家学习,现在在台湾地区已经可以申请在家自学。实际上,现在的民营教育机构都是在进行未来学习中心的构建,任何教育资源的提供者都可能做到线上线下的结合,成为未来的学习中心,但这种发展也需要政府给学习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大的弹性。

记者:我们的教育体系一直是围绕考试的指挥棒在运行,评价方式不变,教学方式也难有变化。需要以 “学分银行”逐渐取代当前的考试评价机制吗?

朱永新:未来教育的评价方式一定是双轨制的。基于过程的评价方式一直是存在的,很多国家当前的教育评价方式就是双轨制的,比如美国。基于考试的评价和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两者的职能并不完全重合,也并非相互取代的关系。

当前已经有了很多探索型的学校,探索型的教育机构。教育也在市场选择之中,好的教育方式会被老百姓选择,今天的探索型学校,可能在未来成为主流。现在只是大多数老百姓还没有选择的机会和选择的意识。但趋势终究是挡不住的,现在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方式如雨后春笋,还有很多非典型的教育机构,比如喜马拉雅在央视做的 “一堂好课”,比如 “罗辑思维”,他们都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在形成自身特色之后,就成为了事实上的学习中心,接受市场的选择。

记者:要实现老百姓对于教育的选择,教育券制度似乎必须的,这也意味着教育筹资体制的系统变革。但教育券似乎还从未真正进入过政策议程,您怎样看?

朱永新:在我国,这可能需要以区域性的变革为主体。一些有远见的地方政府和主管机构,可能会率先探索和尝试。

经济改革需要有经济特区,教育改革也可以有教育特区。制度创新需要尝试探索的空间,我个人也会考虑在明年 “两会”再次提出关于教育特区的提案。

教育券为老百姓赋予对教育更大的选择权利,主要是在支付能力方面。我们当前社会中,支付能力较强的中产以上家庭的绝对数量也很大,他们也能在不依赖教育券的情况下达成市场选择效果,支撑教育模式的创新。

教育变革的发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快。十年之前,我们都想不到买东西可以不去商店了,五年之前,我们也想不到转账已经不需要去银行了。大众对教育变革的期待要远强于对商业和金融的期待,新的教育模式的成效一旦得到较充分的验证,也会拥有更强大的变革动力和压力。

记者:当前互联网上高质量的开放教育资源已经有很多,但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似乎还很少有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兼容,您如何看待其中的困难和问题?

朱永新:这首先是评价机制的问题,我们的学校教育目前还主要是应试教育。其次,变革总是有风险的,我们的公办学校也缺少变革的内在动力,有风险没动力,那自然很难改变。

这两方面的问题在短期内还难以转变。本来,我们寄望于民间资本和民间力量的探索和尝试,期待他们成为教育体系的鲇鱼,通过好的教育成果对现有学校提升质量水平形成压力。但当前我们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有些过于严格,限制得比较死,这是比较可惜的。

记者: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突破时空阻隔,相对于发达地区和富裕家庭,贫困地区和困难家庭对此可能有更强烈的需求。但网络教育资源在贫困地区落地还没有大规模发生,您怎么看?

朱永新:我一直主张和建议,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平台,一个国家层面的 “教育淘宝网”。国家采购,由全国最好的教师,提供最好的课程,放到互联网上,成为公共资源,所有人都可以免费利用。教育资源网络化在当前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重复投资。各家公司和地方政府分散在做,内容同质化,造成资源浪费。

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平台,不仅可以容纳全国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课程,外国的高水平内容也可以全部汉化,放上去;在内容范围上,从摇篮到坟墓,不仅可以是学校教育的工具,而且也应该是从早教、幼教直至终身学习的平台;对于不方便采购的教育资源,也可以放上去,容许收费,兼容多样化的运营模式。

这样的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并不会需要很巨大的投资,但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态。

另外,未来教育需要基于学习过程的教育评价机制,这样的机制完全可以和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融合起来, “学分银行”和教育资源平台共同组成国家教育网。资源平台,评价机制正是我们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两个当务之急。

◎延伸阅读

《未来学校》是一本面向非专业读者,阐述未来教育组织形式,评价机制、筹资机制发展趋势的著作。书中的核心判断是未来教育将由以学校为核心转变为以 “学习中心”为核心。以下基于对书中内容的引述和理解,介绍朱永新老师的此一预判。

现代学校体系的缺陷

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现代学校体系作为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天经地义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西方,现代学校体系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中国,是1904年的 “癸卯学制”才把西方现代学校体系引入。现代学校体系并非 “自古以来”,但依托现代学校制度,人类才得以历史性地建立起普及化的教育体系,把一种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一国国民普遍可及的基础权利。

那么,现代学校体系会在未来一直延续下去吗?显然也不能,现代学校制度有工业革命带来的 “胎里毛病”。它的基本目标就是以一种工厂化的方式批量 “生产”人才,它用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安排教育生活,统一的时间安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和统一的考试评价来培养虽然年龄相同但个性迥异的、能力水平不一的人。

不论兴趣禀赋,都必须学习相同的内容;不论是早已懂了还是难以跟上,都要遵照相同的进度;不论是否愿意,是否需要,都要在统一的时间学习和休息。这显然是削足适履,但这样的教育流水线能够稳定、高效产出工业社会所需的人力资源。

如同手工作坊无法规模化、大批量生产稳定一致的合格产品,前现代的私塾和家庭教师也不可能完成普及和质量稳定的基础教育。也如同当今工业依托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重新趋向个性化和差异化,信息时代的教育也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互联网打破知识、信息获取的时空阻隔,学习者可以得到的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他所属的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教育将如何演化呢?

未来教育的形态

首先,学习将脱离对学校的依赖。学校将不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提供者,甚至不再是主要提供者,学校也将不再是学习必须和主要的场所。互联网打破了教育资源的时空阻隔,也就意味着,学习者可及的教育资源不会局限于他所属的学校,而可以是全世界最优质的教师和课程;也无需在确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可以在任何自主安排的时间,可以在学校、也可以是家庭、社区、博物馆和培训机构。这一点随着各类慕课 (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私播课(SPOCs,小型私人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现实。

第二,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作为教育资源的真正提供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将脱离对学校的依赖。现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现实,众多优秀教师已经在互联网上提供大量课程,虽然其身份仍然是学校教师,但其教育职能的发挥,早已超脱其所属的学校。相应的,课程提供者也不再局限于狭义的学校教师,任何有专门知识、技能、能力的人,甚至是人工智能都可以提供课程,并被学习者方便的获取。在一般学校教育中,增加一个班级的学生,就必须增加相应的教师配置,但在互联网条件下,任何课程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最优秀的课程可以覆盖不限数量的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同质重复已无必要,只有特色化、个性化或具有专门针对性,且必须超越人工智能的课程才有存在的意义,这也就意味着一个 “能者为师”的时代即将到来。

第三,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而将转变为对知识和技能的主动寻求。教育资源的供给超越时空局限,极大丰富之后,教育运转将由以教师为中心依照课纲进行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学习者为中心,依照兴趣和需求的自主选择。要使学习变成更加开放和个性化的选择,那么以年龄划分阶段、规定学习内容的学制,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就成了不合时宜的阻碍。

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造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它也必将改变我们的学校和教育。对于未来的学校,朱永新名之为 “学习中心”。它可以由现有的学校转化而来,也可以由各种培训机构,社会教育机构转化而来,它可以是实体的机构、场所,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络社区。最重要的,它不再是彼此孤立的、只依靠自身教育资源、独立组织教学的学校,而是彼此连结、开放的教育服务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可以跨越不同学习中心,乃至跨区域、跨国界;学习内容将结合规范的指导和学习者的自主选择;课程将由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最有专门特长的教师提供。

未来教育体系的形成,不可避免的需要教育政策的转变和适应。首先是教育评价体系要从唯分数是从的单一考试体系,逐渐探索和容纳基于学习过程的 “学分银行”评价机制。其次,教育筹资机制也要由 “补供方”的财政投资办学逐渐转变为 “补需方”,支持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教育券机制。第三,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也要由 “管、办、评”一体,走向三者分离,尽可能释放给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专注于教育管理和服务,做好裁判员和采购员,一方面对学习中心的资质予以评价认定,另一方面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政府采购,建立作为公共产品的国家教育资源平台。

猜你喜欢

朱永新教育资源学习者
总是写在第一段的外貌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朱永新:以阅读推广为己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