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临床观察
2019-04-06房晓娜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河南滑县456400
房晓娜(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河南 滑县 456400)
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嗳气、反酸、烧心、恶心。我院用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4例,均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7例。常规组男17例,女20例;年龄21~42岁,平均(29.63±1.87)岁。研究组男16例,女21例;年龄20~41岁,平均(28.54±1.9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表现为烧心、胸痛以及反流、恶心;②符合《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1];③年龄20岁以上;④无血液系统疾病。
排除标准:①消化道有手术治疗史;②合并恶性消化道肿瘤;③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④内分泌疾病;⑤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常规组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588)20mg,1日2次;用莫沙比利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5mg,1日3次;均口服。
研究组用和胃降逆汤加减。青木香10g,黄芩10g,柿蒂10g,柴胡10g,法半夏10g,黄连3g,甘草5g,党参20g,茯苓15g,大枣3枚。热盛证型加蒲公英15g,龙胆草6g;恶心严重加陈皮12g,竹茹12g;腹胀严重加大腹皮15g;烧心严重加百合15g,煅瓦楞子30g,溃疡证型加白及15g,三七粉6g,黄芪15g,阿胶珠10g。日1剂,水煎,250mL,分早晚2次服。
两组均治疗8周。
3 疗效标准
显效:烧心、反酸以及反流等症状消失。有效:烧心、反酸、反流等症状缓解。无效:烧心、反酸、反流等症状无变化。
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例(%)
5 讨 论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吐酸”“嘈杂”范畴。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肝胃郁热型最为常见。和胃降逆汤方中柴胡、青木香疏肝解郁,柿蒂、黄连、黄芩下气降逆、泻热解毒,法半夏、党参、茯苓健脾和胃,化湿,大枣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2]。
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效果较好,且可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