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制外交理论分析
2019-04-06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030)
1 小国与大国的比较
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领土、地缘政治等也有所不同,在政治领导力上存在很大区别。在国际社会中,理论上所有国家都被视为平等,但实际上所有国家都不平等,国际社会大体上被划分为大国和小国。大国和小国的外交政策截然不同。外交政策指的是“本国为获得作为国家重要价值设定的政治目的或利益,而对对方国家采取的政策行为”。外交政策的目的可以根据以本国为中心的内外环境和条件,从维持体制、确保核心利益、政权的保障等方面进行多种选择。在上述各种目标中,外交政策最核心的目标仍然是国家和体制的存在,为此,消除、减少、缓解致命威胁可能是最重要的目的。然而,被归类为小国的国家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由于许多制约因素而面临着种种困难。表1对大国和小国进行了比较。但是,在国际关系上,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全领域具备完备的条件,更不能认为任何国家在全领域水平都很低。
小国如果对抗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对国际政治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无异于放弃国家利益。因此,小国最普遍的外交政策就是采取同盟政策(Policy of Alliance)和均势政策(Balance of Power Policy),以整合对方国家的力量和本国的力量,保护本国不受大国的威胁。但是,朝鲜为了保障体制和生存,既不采取均势政策,也不采取追随政策,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外交风格。
一般来说,国家的对外战略大致可以区分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政治战略、实现经济目标的经济战略、实现军事目标的军事战略等。而实现所有这些战略有效和富有成果的基石,则是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核武器在执行国家战略时被用作非常有用的军事力量。据推断,除了几个公认的大国之外,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朝鲜等国家也拥有核武器。虽然对这些国家而言,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国的核心利益。然而,对敌对国家、小国家、少数势力来说,则可能成为其威胁的对象。为了减少或解决这些威胁,特定国家正在寻求各种形式的对外政策或建设强大的军事力量。因为,有效执行对外政策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军事力量的建设,只有在强大的军事力量基础上追求对外政策,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表1 小国与大国比较
2 强制外交理论概念及成功因素
图1 强制战略类型
表2 影响强制外交成功的因素分析
适用于分析朝核政策的是强制外交理论。强制外交理论源于托马斯·谢林(Thomas,C.Schelling)和亚历山大·乔治(Alexander,L.George)的研究。托马斯·谢林将强制外交理论定义为:强制是指告诉对方,如果对方找到妥协的余地,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可以获得利益,但如果不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就会蒙受损失。这就是让面对损失威胁的对手退缩或顺应。如图1,强制包括“威慑(Deterrence)”和“威逼(Compellence)”两个概念。“威慑”是为了打消对方尚未开始的行动,而“威逼”则是针对已经采取的行动做出回应,威胁对方行动。亚历山大·乔治(Alexander,L.George)进一步补充发展处托马斯·谢林(Thomas,C.Schelling)“强制”的下游概念“威逼”,首次提出强制外交概念。亚历山大·乔治(Alexander,L.George,1991)将强制外交定义为:为了说服外交相对国家取消已经开始的侵略行为或保持现状,停止进行武力威胁或增强军事力量。顺应敌国要求,寻找可以接受的妥协方式,合理说服、绥靖和通过强制威胁称为灵活性外交的防御战略。为说服让敌国不抵抗地放弃而采用的攻势强制威胁称为讹诈策略(Blackmail Strategy)。威逼是依赖强制,多指军事的威胁,但强制外交在方法上具有属于比妥协和合理说服以及采取绥靖政策等更灵活的外交,两者存在差异。因此,强制外交不同于传统的军事战略,它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所有领域上发挥多种作用,强制外交因此被称为恩威并用的双轨外交战略。
如表2,托马斯·谢林(Thomas,C.Schelling)认为,为了保证强制性,传递的威胁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使传递的威胁不被认为是恐吓,从而具有可信度。还需要让对方国家认为,目前的顺应不会导致未来更多的顺应要求,只有避免矛盾状况被看作是零和博弈,强制外交才会成功。亚历山大·乔治(Alexander,L.George)提出八项强制外交成功要点的同时,特别强调其中动机不对称和诱因措施、造成紧迫感、对非顺应时扩战的恐惧、解决的条件这四个要点。此外,雅各布森还完善了威逼和强制外交的成功因素,提出了四项理想的政策方向。金烈洙(Kim,Yeolsu,2010)在遏制的条件上考虑强制的特性,增加了强制造成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