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相互依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模式选择

2017-11-03李年涛李艳丽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军事力量和平统一

李年涛+李艳丽

[摘要]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观察,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关系主要有三个特征: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平等性、政治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军事相互依赖的脆弱性。就本质而言,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与和平统一政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似性。研究复合相互依赖模式下两岸关系的新特点,积极适应、把握、引领两岸关系复合相互依赖的新趋势,是推动未来两岸关系由经济政策协调最终走向政治和平统一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复合相互依赖;非对称性;军事力量;和平统一

关于两岸关系的假设,深刻影响着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政策选择以及对重大事件的理解与反应。对两岸关系模式的建构和预测,会由于两岸民众的关注增加其实现的可能性。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政治——军事敌对关系虽依旧存在,但两岸之间所有问题都依附于军事安全的时代已渐行渐远。在这种情况下,复合相互依赖对于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进程将是一个有价值的概念。

一、复合相互依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要阐明复合相互依赖的基本内涵,首先必须理解相互依赖的含义。相互依赖是指政治主体的政策、行动依靠对方的情况和行为,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征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相互影响,并且各方都认为自身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他行为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相互依赖只是程度问题,没有一方完全依赖另一方的情况,也不存在政治主体完全独立的情形。此外,相互依赖并不一定导致互利情境的出现。复合相互依赖是在相互依赖理论基础上建构的一种与现实主义截然不同的多元主义理想模式。当相互依赖满足各社会联系的多种渠道、问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军事力量起着次要作用这三个条件时,复合相互依赖的情境便应运而生。

复合相互依赖具有三个主要特征:1.各社会联系的多种渠道。政治主体多种多样,政府并非国际关系的唯一行为体,国际组织、非赢利部门、私有企业和公民个人等也直接参与国际交往。多种联系渠道的形成、发展有助于建立联系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加深政治主体对彼此的了解。2.问题之间没有等级区分。国家政策目标并非以稳定的等级次序进行排列,低度政治问题变得与高度政治问题同样重要。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人口控制、传染疾病等问题已经与国家安全、领土争端、意识形态等传统热点问题相提并论。3.军事力量起着次要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军事手段不再是实现目标的首要选择和适当方式。在问题领域,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但动用军事力量代价高昂。①

二、两岸关系复合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

非对称相互依赖是指相互但不平等的依赖关系。非对称相互依赖是权力的重要来源,依赖较少的行为体经常以此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或者利用联系战略影响其它问题。两岸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主要表现在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平等性、政治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军事相互依赖的脆弱性三个方面。

(一)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平等性

根据台湾地区经济部门的统计,包括经过香港转口贸易,2008年两岸贸易额占台湾贸易总额的比重为26.7%,2015年上升为30.4%;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含香港)的依存度,2008年为23.9%,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25.8%。此后,一直维持在20%以上;中国居民(含香港)到台湾地区旅游人数从2008年的33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418萬人次,其间增长11.7倍。中国大陆(含香港)和台湾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成为台湾地区未来经济发展最为倚重的外部因素,这意味着台湾地区如果打破两岸之间相互依赖关系就需要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在中国大陆经济优势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台湾当局打破两岸现状的意愿将大幅降低。

(二)政治相互依赖的敏感性

敏感性是指某一政治行为体的变化导致其他政治行为体产生有代价变化的速度。相比而言,台湾地区在经济方面更依赖中国大陆,但台湾地区拥有潜在的报复武器,即利用中国大陆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实现利益最大化。两岸关系从隔绝走向交往,从紧张动荡走向和平发展,无论是处理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是涉及文化方面的事务,无一不是由政治决定的。“台湾问题”的本质是政治问题,中国大陆在政治相互依赖方面较高的敏感性使得台湾地区经常设置政治议程。国民党退居台湾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对对方的任何政治决定都十分敏感。在表二1979—2005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四次主要政治博弈中,中国大陆2次处于主动地位,2次居于被动状态。

(三)军事相互依赖的脆弱性

脆弱性是指政治主体为有效应对环境变化做出政策调整从而遭受损失的程度。如果做出政策调整的成本太高,相互依赖的脆弱性也就暴露无遗。军事相互依赖和经济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持续加强有利于缓解军事敌对状态、降低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在实现两岸统一过程中,谁也无法保证军事手段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极端情况下,军事手段或军事威胁依然重要,但中国大陆的武装力量不是针对台湾同胞和台湾人民的,而只针对台湾岛内一小撮分裂势力搞“台独”图谋的。台湾地区军事相互依赖的脆弱性远远大于中国大陆。对中国大陆而言,反“台独”军事斗争的准备越充分,军事优势越明显,台海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此外,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对于创造两岸统一条件,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机制虽然不能解决两岸政治分歧,却可以有效降低两岸军事相互依赖的脆弱性。

三、复合相互依赖下两岸关系的新特点

在复合相互依赖模式下,政治主体扩张领土的偏好有所降低,但经济、社会领域的冲突持续上升。两岸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军事力量不能轻易转化为权力资源。目前,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积极因素的增速总体超过消极因素的增长,复合相互依赖模式下两岸关系将呈现小步慢进的新特点。endprint

(一)从快速发展的“高温期”转变为平缓渐进的“常温期”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的共识,后来被概括为“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签订《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4项协议,两岸关系发展迈出重要一步。2008年,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包括中国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基本实现。2015年,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两岸政治互动迈出关键一步。未来一段时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格局和大趋势基本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受到台湾地区经济、政治因素的干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节奏有所放缓,将转入平缓渐进的“常温期”。

(二)中国大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政策工具更为多元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为依法打击“台独”势力提供了一把利剑。《反分裂国家法》体现了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变,标志着“反独促统”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是中国政府遏制任何形式“台独”分裂图谋的强大法律武器;2015年,赴台观光旅客总计1044万人次,其中中国大陆(包括港澳)570万人次,占赴台观光旅游总人次的54.6%,并呈稳定增长态势。2015年,台湾地区观光外汇收入143.88亿美元,其中一半是由中国大陆(包括港澳)游客创造的。台湾地区旅游业对中国大陆的高度依赖成为反击“台独”分裂势力的有力经济工具;截止2016年3月,世界上196个国家中共有174个国家与中国大陆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国家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独”分子在国际上的孤立无援,为中国大陆挫败“台独”分裂行径提供了有利的外交手段。

(三)“台独”手法翻新不会导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趋势中断

在非对称复合相互依赖中,往往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台湾地区在设置政治议程。1988年,李登辉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等分裂活动以“扩大国际生存空间”。陈水扁上台后,坚持“台独”立场,抛出“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推动“台独”活动步步升级,直至谋求“法理台独”。与“武装台独”相比,柔性“渐进式台独”的手法、策略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是更危险、更狡猾的“台独”方式。虽然“台独”手法不断翻新、层出不穷,但随着两岸政治、经济实力的彼消此长,中国大陆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力、吸引力持续增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不仅使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利益同时受损,②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台独”分子也必将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和惨重的政治代价。

四、复合相互依赖与和平统一的一致性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认为军事力量并非有效的政策工具,它不是解决政治主体间问题争端的首要选项;和平统一政策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通过谈判解决利益争端。复合相互依赖与和平统一的一致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点:淡化武力作用、追求积极的非零和博弈以及共同引领两岸关系朝着和平方向发展。

(一)武力起着次要作用是复合相互依赖与和平统一的相同内核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认为武力并非有效的政策工具,多数情况下运用软实力可以有效解决政治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淡化军事力量的作用,借用软实力能够促使弱小一方对强国意图作出良性评估和积极预测。尽管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地位不同,但两者有时都在以同样的方式追求和运用软实力,软实力将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牵引力。③复合相互依赖强调回应与和解的价值,倡导军事安全互信。这将有利于确保台海局势稳定、减轻军事安全顾虑。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中国大陆的发展进步,在由经济崛起带来军事现代化的情况下,中国大陆的军事优势与日俱增。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意识到军事手段将导致两败俱伤、共同受損。和平统一主张淡化武力作用,这为信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和空间。

(二)复合相互依赖模式下两岸关系符合积极的非零和博弈模型

中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崛起,台湾地区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具有正外部性,但台湾地区从中获得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远远高于中国大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台湾地区的正外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中国大陆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2015年,两岸贸易额占台湾地区贸易总量的比重将近1/3。第二,中国大陆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2015年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出口额是其对美国出口额的3倍多。第三,中国大陆是台湾地区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2015年台湾地区贸易顺差30.9亿美元,对中国大陆贸易顺差636.3亿美元,对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合计贸易逆差605.4亿美元。第四,中国大陆是台湾地区最大的海外投资地。2016年,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投资金额合计美元91亿8399万2000元,台湾地区赴中国大陆投资占其海外投资总金额的比重为75.8%。④

(三)和平统一的政策选择有利于两岸复合相互依赖关系的建构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力量的增强和软实力的提升,无疑会对台湾地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和平统一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是两岸建立互信关系的原点。军事力量对于两岸关系的作用复杂且有争议。“一国两制”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实现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如果两岸选择用武力解决问题,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将不复存在。战争不是两岸人民所希望的,即使一方的战争收益大于成本支出。从复合相互依赖的三个主要特征分析,两岸关系复合相互依赖的程度正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因素对两岸发生战争的限制作用不断上升。在复合相互依赖模式下,解决两岸问题的思维、处理两岸关系的手段都将全然不同。两岸诸多问题的解决毋需诉诸武力,但对于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中国政府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复合相互依赖只是一种理论抽象,而非完全真实地反映了两岸关系的政治现实。它只是两岸关系的部分特征,是对未来两岸关系的理论建构和方向指引。目前,虽然军事力量对于两岸关系仍具有关键性意义,但其作用趋于下降,复合相互依赖模式越来越与两岸关系的现实相契合。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两岸关系复合相互依赖的新趋势,学会与复合相互依赖共生共存。

[注释]

①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M].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28.

②孙亚夫.概论1987年至2012年两岸关系发展脉络[J].政治学研究,2015(4):3-18.

③Jacques deLisle.Soft Power in a Hard Place: China, Taiwan,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U.S. Policy[J].Orbis.2010,Volume 54(Issue 4):495.

④胡鞍钢.水涨船高:大陆崛起对台湾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影响:国情报告(第八卷)2005年(上)[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438-439.endprint

猜你喜欢

军事力量和平统一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坚持军事力量走出去
从“胡连会”看两岸关系和平统一之推进
军事力量海外运用的国家利益分析
应更加灵活地运用军事力量
尹楚平:和平统一是“中国梦·侨胞梦”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 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俞正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外国军事顾问与国民党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