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能力下培养环境科学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探索
2019-04-05伊元荣
伊元荣
摘 要:依托专业老师的科研平台和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形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形成新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同时密切配合导师和督导组的检查督促工作,做好毕业设计的全程质量监控,从而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环境科学;创新实践;多样化探索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基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其毕业论文需要结合生产实践,对某一类环境问题的实质提出假设并设计一系列实验加以验证的过程[1]。因此,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承载着锻炼大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作用,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经历毕业论文选题、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验分析,毕业论文的撰写,修改和答辩等一系列实践过程,毕业论文集中反映了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及结果有可能会影响学生们找工作和考研方向优势[2]。当前,新疆大学对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适应现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新疆大学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拟在遵循“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毕业生个性特长、潜能优势以及多元化发展目标的需要,来探索多元化的创新型和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式,使每一位毕业生都真正得到相应的综合实践训练,从而贡献于边疆地区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
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式要多元化,顺应社会人才需求
根据每位新疆大学环境科学毕业生自身特点、潜力优势,并结合学生毕业去向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毕业设计(论文)目标。针对毕业后将继续攻读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依托任课老师科研平台指导学生,在具体安排过程中,鼓励这些学生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融入科研环境中,尽早锻炼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最后要求其独立完成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并在有可能条件下发表论文;针对已经在大三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期间参加实践性强的学生,在实习单位找一名导师,以“双导师制”形式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并允许学生在毕业论文、实践报告或作品设计等形式中任选一项;针对毕业就业的应用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目标应该达到快速适应就业单位需要的培养目的。
二、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安排多元化
为了学生们能更好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及课题研究能力,建议在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暑期实习开始就执行毕业论文安排,时限为一年。學生们可以根据大三暑期实习单位的实践内容制定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也可以根据指导教师拟定课题组研究方向设定毕业论文题目。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指导学生进行文献的查询、相关基础实验的培训、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案的执行( 即具体的实验过程) 、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等内容,使学生更早更好更充分地理解和领会毕业论文的题目,最终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三、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实验平台开放模式
建议新疆大学实行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这样不仅能解决目前部分实验室设备闲置、使用率较低、学生缺少实验热情等问题,又能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组织、自由提升等教育成效。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努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通过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运行,也会形成“教师全面引导、学生同步自管”的良好格局,达到师生教学相长、团队协作、全面发展的效果,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侧向机制。
四、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式多元化
建议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方式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结合公司、企业对人才的应有需要,在公司企业中选择有丰富经验的环境科学专业技术人员做校外指导教师,侧重实践应用方面的指导,而校内任课教师侧重理论指导。采取多元化指导模式,对学生有选择性地分层次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让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与其实习单位实际问题、工程中的相关问题相结合,完成公司企业需要解决的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
五、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和监督的多元化模式
建议新疆大学实施开放式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允许有的学生到就业实习单位去做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建立健全毕业设计多样化的质量监控和管理模式,此模式可以贯穿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论文审阅、毕业答辩、辅助性成果展示的全过程。采用以教研室为主的质量监控机制,由教研室主任担任检查组组长,成立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检查组,负责对本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工作进度、质量水平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督导,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作为“双一流大学”的新疆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新疆大学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理念,立足当前环境科学专业建设实际,以“双一流”大学建设为引领,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并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雨奎,刘飞.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视域下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构建[J].滁州学院学报,2017,19(2):122-124.
[2] 李飞跃,于群英,李粉茹.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6):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