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走向探析

2019-04-04张国权

河南教育·高教 2019年2期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内涵式发展建设是其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研究者要持续关注的领域。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注重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以学术为基、突出特色、突出社会服务能力等新要求。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法律建设,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走向探析

近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成绩卓著,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各类高校达到2852所,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3700万人,我国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为取得这一辉煌成就欢欣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不够高、地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高校的健康发展事关人才培养成效,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的成长成才,而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深层涵义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在我国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一种模式,到2006年变为一种理念,2012年时则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复合型、全方位、多元化的国家教育战略,是注重均衡、协调、可持续的长效发展机制其注重高校发展规模、质量、效益间的关系,更注重高校建设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以及办学理念与政府政策等多方面的需求,这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事实上,高等教育是涉及规模、质量、结构、公平、效益等多方面的复杂统一体,内涵式发展从根本上表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观念、价值追求和理想选择。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必须有新的要求,必须进行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深入研究。以下几点必须明确:一是以人为本,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和任务,以学生的学习、发展、成长成才为中心;二是以质量为重,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树立全面、多样化的质量观;三是以学术为基,促进学术自由、进步和繁荣,以科研提升引领社会文化建设;四是突出特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在区域、层次、学科、人才培养结构上下功夫;五是突出社会服务能力,为社会、为高校自身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促进多方社会层面诉求共赢。同时,政府职能也要转变,要创新管理体制,充分调动高校科学发展的主动性,促进高校与其他机构协同发展。

三、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走向及实施途径

(一)注重法治化建设,尽快完善落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中心的法律群

法治是教育领域深化改革和内涵式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很多法律法规政策的有效落实还需加强。我国要尽快修订并完善宪法关于教育、就业的规定,尽快完善落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中心的法律群,明确高校法人地位,体现大学发展定位,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尽快将高等民办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法治范畴,规范中外联合办学;保障高校学术自由,建立学术纠纷、学术不端惩处机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加快法律责任和程序性条款的制定,体现高等教育所追求的平等、自由、公平、公正、正当的原则和精神;完善高校教师的有关规定,允许外国公民担任高校教师,增加对教师道德品行的要求;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强化高校服务和就业指导教育责任,出台《教育投入保障法》《青年就业与示范项目法》《反就业歧视法》《大学生就业服务法》等,落实好《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切实保障大学生求学教育、职业辅导、求职就业的合法权益,加强行政救济、司法保护工作力度。各地方当结合实际,尽快出台省级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以制度机制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加大

目前,全世界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普遍高于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这一比例再提升一些,力争达到6%。在这一方面,我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也只是初步保证投入经费不低于4%,我国政府已经提出力争2020年达到4.5%的目标。今后一段时间,政府还需要花大力气以制度机制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在《教育投入保障法》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投入监督机制,优化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增加多元化、市场化筹资渠道,确保教育和人才建设投入大幅增加,用法律監督和社会监督来保障教育经费的有效使用,防止滥用和挪用,同时建立与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

(三)重点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高校应以培养人才、促进个人成长成才为己任,为社会提供智力资源,为地方区域提供优质服务。高校内涵式发展不仅要注重内部治理建设,还要注重外部供给,应该确保人力资源、政府调控、市场运行、社会参与有机协同及良性发展。高校应明确自身定位,保证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侧重面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大学之大,有大师之谓也。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强有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是内涵式发展应有之义,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为此,高校要以科研为动力,以课程体系、学科建设为立足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核心目标,狠下功夫,长抓不懈,求得实效。

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导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其潜心教书育人。完善高校教师人职、管理制度建设,做到入职严、要求高、待遇好;严格教师公开录用任职制度和适度聘任制,明确任职学历、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及其他附加条件,注重真才实学,确保其能够胜任教师岗位;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明确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职责,创造良好的学术自由氛围,保护好教师的合法权益。

(五)以人为本加快高校实用主义教学人才培养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迫切需要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维度、多视角、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以人为本,加快实用主义教学人才培养改革,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高校教师也要转变角色,紧跟时代步伐,不仅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成为学生人生路上前行的激励者和推动者。

(六)重點突出高校特色和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

高校内涵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创新型,管理机制,除作为根本保障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要常抓不懈外,还要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和社会需求,促进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良性互动。高校管理者要集思广益,明确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力争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强化优势、整体推进,强化师资和学科建设,加快产研学建设,提升学校竞争力和知名度并形成品牌;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为地方服务,为区域建设服务,为重点战略、重点项目、重点建设服务。

(七)强化就业创业创新指导服务机制建设

当前毕业生存在的“慢就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解决之道就在于建立健全高校就业创业创新及生涯规划工作指导机制,打造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队伍是当务之急。加强职业教育,加强学生求学期间的全程化、专业化、专家化、细致化、个性化的就业创业规划指导服务。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处在攻坚时期,内涵式发展战略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政府推动、学校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社会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发展模式还需强化。高校管理者更要创新思维,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铺平道路,为把我国打造成人才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创新机制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1).

[2]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9).

[3]赵友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任务与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

[4]张国权.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探析[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2).

[5]张国权.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法律类人才就业问题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6,(2).

猜你喜欢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
从倒逼机制视角探索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途径
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思路探索
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式发展与创新转型探讨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要素及策略分析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