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与针灸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2019-04-04段文晓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关元穴凝血酶原凝血酶

段文晓

(山东青岛市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平度 26673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只发生于患者静脉,指深静脉内的血液异常凝结、血管堵塞、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导致远端静脉发病的情况,严重者可致死、致残。产妇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大为增加,常规护理对该疾病的预防效果尚可,但存在优化空间,研究指出穴位按摩与针灸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该院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为研究时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44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72例产妇年龄22~37 岁,平均年龄(26.9±1.3)岁,产次 1~3 次,平均产次(1.3±0.2)次。 体重 41~67 kg,平均体重(52.2±1.7)kg。对照组72例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6.7±1.4)岁,产次 1~3 次,平均产次(1.2±0.2)次。体重 42~66 kg,平均体重(52.4±1.6)kg。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前瞻性研究:所有产妇以及家属知情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2)所有产妇均接受剖宫产手术。(3)排除多合并症产妇,排除存在血压异常、凝血障碍等疾病的产妇。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告知产妇以及家属术后积极进行床周运动,并做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监测,了解产妇四肢血管情况、是否存在肢体肿胀、疼痛等问题。同时进行知识宣讲,提升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穴位按摩与针灸,均于术后1 d着手进行。按摩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选取产妇关元穴、三阴交穴、委中穴、足三里穴,以双手拇指或食指第一、第二指节进行穴位按压,自下而上持续进行至少10 min,至产妇略有酸胀感为止。对产妇下肢各处关节以及其他穴位进行按揉,建议产妇取舒适卧位,避免长期压迫肢体血管。针灸每日进行一次,选取产妇关元穴、三阴交穴、委中穴、足三里穴,进行中度刺激并留针15 min,期间需要预防断针、滞针、弯针问题,针灸过程中、留针期间要求产妇取固定卧位,保持至少30 min。如出现断针问题,要求按揉对应穴位,将针缓缓挤出,断针位置过深则应谋求手术处理。发生滞针,要求结合原因进行处理,建议产妇放松精神避免肌肉紧张,之后反复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交替的方式,将针捻出,待产妇情绪稳定后继续施针。发生弯针问题应与产妇交流,使其保持卧位稳定,之后按弯折方向将针取出。

1.4 观察指标

主要对比两组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同时对比产妇血流速度、凝血酶时间 (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其中血流速度、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于产妇入院时和术后3 d进行一次测定,上述各项指标均取两组平均值进行对比。

1.5 统计方法

所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方面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n(%)]

2.2 两组产妇血流速度、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血流速度、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术前/术后)

3 讨论

3.1 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好发于下肢,产妇是该疾病的高发群体之一[1]。此前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一般包括3个方面,即血流缓慢、高凝状态以及静脉损伤,其中高凝状态以及静脉损伤法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并非广泛存在于产妇群体中。因血液高凝状态致病的产妇,约占患者总数的11.90%,因静脉损伤致病的产妇,占比约为10.30%,其余患者均以血流缓慢为主因致病[2]。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身体状态相对不够理想,运动量和运动能力大幅降低,静脉血流速度减缓,使凝血因子与静脉壁、血小板与静脉壁长时间接触,血栓形成的概率因此显著增加。

也有学者研究指出,产妇卧床期间对下肢静脉的压迫,导致局部血管内血流不畅,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大部分学者认为,静脉损伤、血流缓慢等两大因素,是诱发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原因。临床表现上看,大部分患者出现疼痛、肢体肿胀以及轻微的静脉曲张、发热等临床症状,少数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全身反应,包括白细胞计数升高、脉率增快等。也有部分患者因栓子脱落、堵塞肺动脉形成肺栓塞,甚至因此致死。

3.2 常规护理的不足

剖宫产是目前较为多见的一种产科手术,主要用于应对产妇难产、子痫、多合并症等情况,可改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但该手术对产妇机体造成的影响也较大,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此前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与顺产产妇相比,剖宫产产妇平均住院时间增加10.00%~25.00%,且术后初次离床活动时间增加10.0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剖宫产产妇需要长时间卧床,无疑增加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3]。常规护理目前较为重视心理疏导、营养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等基础行内容,虽然也针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但并不全面,效果也参差不齐。如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床周活动,虽然改善了下肢血液循环,但血管和肌肉组织、表皮受压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应对,依然可能面临并发症困扰。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各地因剖宫产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产妇,占产妇总数的2.00%~10.00%之间[4]。需要予以重视、设法解决。

3.3 穴位按摩与针灸的价值

穴位按摩与针灸,是我国中医理论下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活血、调理机体,改善对应位置的血流状态和机体功能,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该次研究中,所选的穴位包括关元穴、三阴交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针对关元穴的按摩和针灸,主要强调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各类原因引起的元气亏损,均可以通过关元穴按摩和针刺寻求改善。剖宫产后,产妇机体受手术影响明显,针对关元穴进行的针灸、按摩,可调整产妇内分泌,使其机体功能渐渐恢复。三阴交穴为中医理论下的人体十总穴之一,对妇女常见疾病均有疗效,对该穴位进行针灸和按摩,可实现健脾益血,使瘀滞于下肢静脉血管内的血液恢复流通。此外,三阴交穴还具有安神、调理脏器功能的作用,包括肝脏和肾脏等,促进产妇术后机体的恢复。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该穴位不直接影响产妇的血流动力情况,但针对各类疲劳、疼痛等疾病有明显疗效,且对该穴位的按摩和刺激,可改善产妇情志,使剖宫产术后产妇精神委顿、疼痛、疲劳等问题得到应对,能够更积极配合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足三里穴主治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可改善产妇情志,也能应对由剖宫产导致的机体功能下降问题。

陈某群,女,28岁。经剖宫产术后,出现情志不佳、机体疲惫、运动无力等症状。为避免产妇长期卧床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其关元穴、三阴交穴、委中穴、足三里穴进行每日按摩,早晚各一次;每日针灸一次,留置针15 min。3 d后,患者病情改善,至出院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经穴位按摩与针灸,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8.33%,且观察组产妇血流速度27.2 cm/s、凝血酶时间15.4 s、凝血酶原时间14.2 s也更理想,优于对照组的25.1 cm/s(血流速度)、16.3 s(凝血酶时间)和 15.1 s(凝血酶原时间),体现了穴位按摩与针灸的价值。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与针灸,有助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也能改善产妇血流动力相关指标,可予以临床重视和推广。

猜你喜欢

关元穴凝血酶原凝血酶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艾灸神阙、关元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关元穴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
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在妊娠肝病患者检测中的意义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