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磷硅阻燃剂的合成与对聚碳酸酯的阻燃性能研究

2019-04-04

冶金与材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金刚烷溴苯硅氧烷

赵 曦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聚碳酸酯(PC)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在许多应用中是一种理想的工程塑料,具有高度透明性、优异的成型性、高玻璃化转变温度、耐冲击性和优异的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领域。虽然PC本身即具有UL 94 V-2等级的阻燃性能与高达25%的极限氧指数(LOI)。但出于安全考虑,在某些应用中常对其阻燃性有更严格的要求。 因此,进一步提高PC复合材料的阻燃性仍是一个极具有挑战性与应用前景的课题。

为提高PC的安全性,欲设计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阻燃剂。常用于PC的阻燃剂包括磺酸盐、磷系、硅系及硼系阻燃剂。但由于含卤阻燃剂使塑料在燃烧时产生有毒烟气,对人与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磷化合物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阻燃剂被广泛使用。其中,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由于其带来的高热稳定性、低毒性、优良的耐水、抗氧化性,已受到全球科学家与工程师的重点关注.一般认为,聚硅氧烷不仅对材料的阻燃性贡献相当理想,而且使材料燃烧时生成的烟量和腐蚀性气体量大为降低。此外,含硅聚合物受热分解时,生成CO2、水蒸气和SiO2,所以是无毒,环保的阻燃材料。

P与Si具有阻燃协同效应,故硅磷阻燃剂有添加量低、阻燃性能高、力学性能不降反增的特点。有实验证明相互交联的支链型(DT)硅氧烷阻燃剂的综合阻燃性能比无支链型的更优。然而,文献指出,以支链型硅氧烷阻燃的PC在多次挤出后阻燃性下降,且有水解的倾向,线型(D)则没有以上缺点,故引入具备四个活性位点的金刚烷作为支链型结构的“结”,线型硅氧烷做“链”,兼具两种结构的优点,同时在硅氧烷链上接入含磷基团DOPO。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与设备

1-溴金刚烷(97.0%)、DOPO(97%):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苯(99.5%)、三氯甲烷(AR)、溴代叔丁烷(98.0%),三氯化铝(AR)、乙醚( AR)、二氯甲烷(AR):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聚碳酸酯301-10:美国陶氏化学;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97%)、叔丁基锂(正戊烷溶液1.3mol·L-1):上海安耐吉化学。

德国布鲁克AVANCE III HD 400M核磁共振谱仪;美国赛默飞世尔Nicolet 67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铂金埃尔默PerkinElmer Series II 2400;南京炯雷JF-3氧指数测定仪;深圳德卡精密量仪CZF-5垂直燃烧试验箱;美国赛默飞世尔Polylab QC转矩流变仪;上海恒驭仪器HY-25TS平板硫化仪。

1.2 支链型硅磷阻燃剂(FRSP)的合成

图1 FRSP的合成路线

按以下路线合成FRSP(见图1)。通过三氯化铝与溴代叔丁烷的催化,1-溴金刚烷与苯发生傅-克反应,生成1,3,5,7-四苯基金刚烷,经溴化反应生成1,3,5,7-四(4-溴苯基)金刚烷,通过叔丁基锂的卤锂交换反应,再与氯代硅烷反应,实现金刚烷与硅相连。产物作为支链结构的“结”在酸性水溶液中与氯代硅烷共同水解、缩聚,在“结”之间形成硅氧烷链,实现三维网状结构,最后在分子上接入DOPO基团。

(1)1,3,5,7-四苯基金刚烷的合成

将 1-溴代金刚烷(10.0g,46.5mmol)加入 250mL三口烧瓶中,烧瓶安装球形冷凝管与装有CaCl2的干燥管。按顺序加入加入除水的苯(100mL)、溴代叔丁烷(6.5g,94.9mmol)。激烈搅拌下缓慢加入无水三氯化铝(1.2 g,9.00 mmol),激烈回流下反应60 min,停止加热,将混合物加入冰水混合物中,再加入适量的乙醚,搅拌,抽滤。滤渣在75°C下干燥12 h,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进行索氏提取,提取1 d后,干燥得四苯基金刚烷15.1 g,产率为73.7%。

(2)1,3,5,7-四(4-溴苯基)金刚烷的合成

将 1,3,5,7-四苯基金刚烷(12 g,27.2 mmol)加入250 mL三口瓶中,用恒压滴液漏斗向瓶中缓慢加入液溴(14mL)。加料完毕,在常温中搅拌2h,后将反应装置置于-78°C的低温恒温反应浴中搅拌。10min后,在滴液漏斗中添加120 mL无水乙醇,向烧瓶中缓慢滴加。滴加完毕,从低温反应浴中移至常温搅拌器,继续搅拌反应15 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倒入冰水混合物中,抽滤。滤饼依次用饱和亚硫酸氢钠、蒸馏水充分洗涤,抽干后将滤饼加入40°C无水甲醇中(100mL)搅拌1h,抽滤,烘干滤饼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用氯仿重结晶,得白色产品16.4g,产率79.7%。

(3)金刚烷基硅氧烷(AdSi)的合成

称量 1,3,5,7-四(4-溴苯基)金刚烷(1 g,1.3 mmol)、无水四氢呋喃(50 mL)加入 100 mL 单口具支管活塞反应瓶。抽真空,充氮气重复三次,浸入-78°C低温反应浴中。在搅拌下逐滴滴入叔丁基锂溶液(9 mL,11.7mmol)。在该温度下反应30min后,加入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1.12g,7.9mmol)。滴加完毕后,将反应瓶从低温反应浴中取出,置于室温的搅拌器上,体系温度在搅拌中自然回复至室温,反应1 h后加入1.5M盐酸调pH至2~3。在60°C搅拌6h。反应完毕后分液取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机层3次,将有机层减压蒸馏得到粗产品。用正戊烷洗涤,离心得白色粉末1.08g,产率88.6%。

(4)金刚烷基硅磷阻燃剂(FRSP)的制备

AdSi(1.08 g)在100 mL单口具支管活塞反应瓶中溶于甲苯(50 mL),加入 DOPO(1.51 g,7.00 mmol)、AIBN(0.03g,0.18mmol)。抽真空,充氮气重复 3 次,在80°C下回流搅拌8 h。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到白色固体产物FRSP。

(5)PC/FRSP复合材料的制备

PC母粒在加工前在120°C下干燥8 h。同时将阻燃剂FRSP置于真空烘箱在60°C下烘干8 h。按表1的参数设置转矩流变仪与平板硫化仪,按配方分别称量PC与FRSP。待各仪器预热完毕,将PC与阻燃剂从加料管加入转矩流变仪,将压杆插入。混炼时间结束后取出产物,填入喷有脱模剂的LOI(100×6.5×3mm3)与 UL94(127×12.7×3mm3)的模具中,放入平板硫化仪上热压一段时间后,转至未加热的硫化仪上冷压成型,待冷却至室温,取出样条。

表1 阻燃PC复合材料的密炼以及热压加工参数

1.3 PC/FRS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测试

垂直燃烧测试根据ASTM D3801-2010标准,极限氧指数根据ASTM D2863-2010标准对PC/FRSP复合材料进行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FRSP的结构表征

对产物FRSP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见图2)。1429cm-1处是Si-Ph峰,说明Si与四溴苯金刚烷成功结合。1257 cm-1处是Si-CH3对称变形吸收峰,1100cm-1处为Si-O的吸收峰。2436 cm-1处不存在P-H峰,证明DOPO已完全与AdSi反应。

图2 产物FRSP的红外谱图

由于产物难溶于各类氘代试剂,且红外谱图已证明DOPO已完全反应,则取中间产物AdSi进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见图3)。化学位移7.32 ppm为对位二取代苯的16个质子峰,化学位移2.00 ppm处为金刚烷骨架的12个质子峰。6 ppm附近的多重峰则是乙烯基质子峰。

2.2 PC/FRSP的阻燃性能

图3 AdSi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各PC/FRSP样品中FRSP的添加量为:6wt%、8wt%、10wt%、12wt%、14wt%。各样品的极限氧指数与UL 94等级见表2。可见FRSP的添加提高了PC的阻燃性,在添加12wt%时可使PC的UL94评级达到V-0,添加14wt%则使极限氧指数大于30.5%,有效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但是,磺酸盐阻燃剂在极微量(约0.12%)的添加量即可达到V-0等级,或与磷酸酯阻燃剂[9]相比,FRSP的阻燃性能有待提高。

观察UL 94测试的燃烧过程可知,相对纯PC,PC/FRSN的黑烟释放量显著降低,但成碳速度未有效提升。计算可知,FRSP的含磷量仅为8.38%,且Si-O键较少,P、Si阻燃剂的优势均难以体现。若提高反应物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的添加量,增大硅氧烷链的长度,则可同时提升P含量与Si-O键含量。

表2 纯PC与PC/FRSP复合材料的LOI与UL94测试结果

3 结语

成功制备了一种以聚硅氧烷为“链”,金刚烷为“结”的磷-硅型新型无卤阻燃剂FRSP。FRSP在添加12%时即可达到UL 94 V-0等级,并在磷含量仅为8.38%的条件下使极限氧指数达到30.5%,有效提高了PC的阻燃性能。

猜你喜欢

金刚烷溴苯硅氧烷
凝析油中金刚烷类和硫代金刚烷类化合物同步检测方法及地质意义
——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凝析油为例
原油中硫代金刚烷的分析鉴定和地球化学应用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罗斯2井奥陶系油气藏的TSR作用:来自分子标志物的证据
溴苯腈与精喹禾灵混用对工业大麻安全性的室内试验
辛酰溴苯腈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分离与鉴定研究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增韧聚苯硫醚的力学性能研究
聚铝硅氧烷对聚碳酸醋的阻燃作用
聚合物/笼型倍半硅氧烷复合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辛酰溴苯腈·烟嘧磺隆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