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理练结合”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2019-04-03黄雪珍
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重要性是如何整理、梳理知识,本文是围绕“理练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课要引导学生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知识条理化、综合化、系统化的整理,弥补学习上的缺陷,减少记忆负担,防止遗忘,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完善,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达到温故知新,提高能力的目的。
在本学期走进课堂听课以及和老师们交流中发现,多数老师对“怎样上好一节数学复习课”感到困惑,对复习课怎样设计,或者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很多老师心中没有底,更没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范式。以下以“理练结合”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以“圆的整理与复习”为案例谈谈复习教学的突破。
一、学生回顾本单元知识点
复习课的重要性就是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和综合应用。便于操作我在复习课中采取理练结合即边理边练。在“圆的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设计。学生先自行回顾,多媒体出示散乱的知识点。
然后提出质疑,这些现在无规律的知识点就像一颗颗的珠子,需要我们用思维的线将它们分类串好。如果我们的头脑中知识一直这么乱那就糟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梳理知识结构
用生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如圆有圆心,圆心定位置,圆还有直径和半径可以定圆大小。直径与半径的关系:d=2r。
从而达到知识技能: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在理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孕育生活的美,感受生活的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形象直观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特别是圆周长的一半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半径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一教学环节,恰当的运用课件演示弥补了语言描述的不足,而且学生通过观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品味本单元数学思想
思想1:化曲为直求圆周长
我运用flash演示的动态过程,通过可视化信息技术,使课堂化曲为直求圆周长更加深刻。
思想2:化圆为方求圆面积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特点让学生在参与探究的活动中运用积累活动的经验,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带领学生回头看将研究学习的路径、方法显现化成为学生内化的知识财富;达到回顾总结,反思提升的功效,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突破本节课难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四、提炼复习练中的度
(一)“坑王驾到”之小坑不断
铺垫:
问:你现在可以知道这个圆的哪些信息?
预设:直径是4m,半径是2m,圆心是O,还可以求出周长和面积。
一号坑:半个圆
问:你能知道这个图形的哪些信息?
预设:直径、半径,面积是原来的一半,周长?(详细辨析此处的周长)
让学生在问题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环节,面对圆形花坛,怎样求环形面积问题,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问题生动活泼而丰富,解题能力自然也得到提高。同时把复杂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的例子,渗透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二)二号坑:半个圆加一个正方形
问:现在知道这个图形的哪些信息?
预设:半个圆(同上)+一个正方形(边长、周长、面积),整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整个组合图形的周长(重点辨析里面的直径是否包含在周长里)。这样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达到复习加以巩固作用。
(三)坑一、坑二回头看
对比分析:
1.面积坑多还是周长坑多?
2.组合图形的面积是怎样求的?(可以直接相加减)
3.组合图形的周长是怎样求的?(不可直接相加减,找组合图形的最外围一圈)
4.这个图形你生活中见过吗?
这样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体现复习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把对知识梳理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让学生对圆周长和面積的知识进行再现,然后再让学生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给学生相互学习提供一个机会,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四)三号坑:水缸
问:水缸中有没有和圆有关的数学问题?
出示题目:
问: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通过学生分析,并计算。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从而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五)四号坑:表盘
问:表盘里面有没有跟圆有关的数学问题?
出示题目:
问: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析并计算。
(六)坑三、坑四回头看
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与区别?
预设:相同的都是求圆的周长和面积,不同的是物体不同,已知条件不同。
让学生在直观的信息技术演示下,“数学错题分析及解决对策”这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对圆的知识掌握的不太理想,特别是学困生出错的情况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计算出错,也有对圆周长与面积概念模糊,公式乱用。提升“互联网+”的能力与素养。
五、本课小结
思维导图总览本单元知识点,串联结束。
因此立足复习内容的数学本质,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题目设计正反结合,明暗交织,在显性的图像信息中隐含数学内容,让学生在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之间展开思考。让学生自己系统整理所学知识,构建和理清知识的网络;既节约课堂的时间,学生上课分享交流会更充分。
作者简介:
黄雪珍,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新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