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站”互动模式下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探索

2019-04-03严丹红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摘 要: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本专业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德国双元制模式指导下,不断从课程结构、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已基本建成了由“基础实训室”“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教育企业”组成的“三站”式实践教学支撑体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技能型改革;三站

医学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延伸和应用,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医学生物技术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太仓地方高职院校,在德国双元制模式指导下,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开展了深入地学习和实践,招生十年来我们不断从课程结构、实践教学模式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已基本建成了由“基础实训室”“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教育企业”组成的“三站”式实践教学支撑体系。

一、 改进实践课程体系

本专业初步建构了以“职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技能”和“职业综合技能”为主线的“阶段”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分别对应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综合实践课。专业平台课为专业群共享课程,平台课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一般是在校内基础实训室完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动”实施,实现通过实践带动学生理论学习,通过理论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从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着重强化专业技能,应当凸显本专业的特色,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项目的开发和教学过程中。通过模块化课程学习完成核心技能训练和核心理论知识教学。教学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站”,可以向“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教育企业”站延伸。专业核心课程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培训师完成此类教学任务。实战型课程教学阶段以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主要由教育企业完成,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主讲,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开展,校内专任教师通过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课程知识的补充。

二、 改进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思维能力,不再以单纯的教师讲授、教师带着学生作为主线,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不断进步的优良学风。在组织实践教学时,为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任课教师要有意识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整个实践活动实施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仅仅是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主带,校内专任教师辅带,让企业专家一流的专业技能能力和专任教师优良的教学能力相辅相成,促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在跨企业培训中心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让学生学习各种SOP操作规范,使其获得相关职业技能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做到在综合实践阶段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在教育企业开展的实战型训练,如综合实训、跟岗实习、定岗实习等课程,本专业聘请企业一线管理、生产和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师傅,全程参与实践指导。师徒结对机制弥补了企业综合实践训练中教师师资的不足,并且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归属感、认同感和仪式感,同时师徒结对模式让企业的师傅的自身的价值被认同、被肯定,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师傅参与教学的热情。

三、 改进实践课程评价方式

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一直以来实践课程的考核过多的关注了实践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考核。而从实践技能培养来说,过程更重于结果。因此课程评价应重点考核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过程体会、结果分析和探讨,可通过自评、互评等手段实施。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提升了評价的信度和效度。在跨企业中心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采取校企共评的评价方式。评价考核包括工作质量、工作速度、专业知识、培训态度、社会行为、安全生产和培训内容记录等方面。综合实践课程由教育企业评价,按照在岗员工的纪律、安全、质量标准等考核要求进行,也全面考核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崔玲玲.三站互动模式下高职机电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6,15(11):18-20.

[2]王芳.基于能力导向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1(43):22-23.

[3]段小群,卢曦,刘永明.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华夏医学,2007,20(4):850-851.

[4]孙彩霞.新学徒制在中国的职业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12):43-44.

作者简介:

严丹红,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