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市民子女数学不良习惯的形成与纠正

2019-04-03杜作艳

读天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开始。”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针对新市民子女数学学习的现状,我校全体数学教师立足实际,扎实工作,在加强家校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式、关爱学困群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而让孩子对数学的不良学习习惯有所改变。

关键词:新市民子女;不良习惯;形成与纠正

我们第三小学绝大多数学生是新市民子女,相对来说,他们“诚实守信”“知荣辱”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學习习惯,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且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他们沾染了一些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讲个人卫生等不良行为习惯;与人交往或处理同学间问题时方法简单粗暴,往往靠吵架打架来解决问题,培养这些新市民的良好习惯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 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联系是沟通教师与家长心灵的一座桥梁,是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

(一) 定期举行家长会

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再穷不能穷孩子”“关心孩子学习就是关心家庭未来”等理念,让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习问题。举办家长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校向家长作家教讲座,并请重视教育的新市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经验体会,指导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

(二) 建立“家庭小书房”

要求家长为孩子提供一间学习书房、一张书桌、一个书橱、一份报纸和10本以上图书,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三) 每周联系反馈

数学教师每周通过校信通和家校联系本向家长联系反馈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四) 每天检查督促

要求家长每天在家作记载本上签字,让家长能够每天督促、检查孩子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

二、 注重正面激励,树立学习信心

作为教师,关爱新市民子女、教好每一个孩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针对新市民子女存在的学习目的不明、学好数学信心缺乏的状况,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 榜样激励

教师介绍名人小时候勤奋学习的故事,介绍本校新市民子女刻苦钻研,取得优秀成绩的事迹,以此激励学生。

(二) 评价激励

教师从不同的方面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赏识他们不怕吃苦、热爱劳动、积极锻炼等优点。对学生课堂上精彩的发言、问题的解决、作业的认真完成、单元测验成绩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 竞赛激励

每个学期开展班级口算、计算、解决问题比赛,评选“口算标兵”“计算标兵”“数学小博士”等,颁发喜报或奖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消除自卑心理,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精心设置疑问、开展数学游戏活动、介绍数学故事、引导动手操作、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小组竞赛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激发新市民子女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做到“课始,趣已生;课中,趣更浓;课尾,趣犹存”。

四、 对策

(一) 真心关爱

全体教师做到“不放弃不抛弃”,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真心关爱他们,耐心辅导帮助他们。

(二) 实行“四个优先”

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回答,作业优先批改,优先辅导,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

(三) 建立学习小组

充分发挥班级优秀生的作用,让优秀生和“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学习小组,使他们能随时随地得到同伴的辅导和帮助,学期末评选“优秀学习小组”,进行表扬奖励。

(四) 签订家校协议

开学初,教师和学困生家长签订家校协议,向学困生提出适度的阶段学习目标,要求家长每天关注孩子的学习和作业,家校合作,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近几年来,我校每个学期期末测试,全校数学学科合格率达99%,数学优秀率达60%以上,学校的教育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 学生品德的主观因素

就主观因素而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呈现出心理发展尤其是社会性、自制力等的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的特征。随着青少年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同龄群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由各种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各种不良的内在反应,诸如好奇心激发不当,由强制、挑衅等引起的逆反或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期望过高,学业不良而遭受挫折,因人际关系不良或交友不慎、团体归属感丧失而自暴自弃等,都是导致不良品德或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在主观上,道德观念模糊、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不当、社会认知偏差乃至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意志薄弱、不良行为积习难改,以及性格上呈现出的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好责备、骄横任性等特点,也是青少年容易产生不良品德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

总之,要仔细观察孩子学习数学的习惯,认真分析每个孩子真正的原因所在,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

作者简介:

杜作艳,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龙里县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
高职生健康养成缺失的现状与对策
幼儿不良习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浅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惯
基于实践平台提升幼儿自理能力的教育与思考
浅谈小学生生活学习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改善学生不良习惯的行为研究
浅析非软件行业人员自主开发的不良习惯及改进建议
听妈妈讲故事
如何改变生活中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