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群文阅读成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助推剂

2019-04-03覃琴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生写作教学因阅读量较少而在实施中遇到较多难题,群文阅读方式作为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在倡导学生多阅读好书的同时,能够从阅读主题的关联性上,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增强兴趣,提升小学生浏览、略读、精读效果,也为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本文将主要讨论如何让群文阅读成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助推剂。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助推剂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语文教学课堂上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方法。简单来说,“群文阅读”所描述的就是老师和学生根据一个或者多个话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融合整理,然后进行讨论研究,最后达成共识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的积累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要从基础抓起,从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和写作整合出发,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 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是阅读的升格。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就是像一个机械制造工厂一样,重复不停地干一件事情,不停地练习加练习。不过就算这样,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没有得到提高。怎样才可以改变这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解决提高学生寫作水平的问题,首先要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做起。

小学语文的阅读大多在于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应该侧重从课文中寻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小学是学生写作的起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对写作对象的观察不够仔细,对写作的描述杂乱无章,抓不住写作对象的重点。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在相关的课文中寻找一些对写作对象有明显的观察、描述的文章段落。要有阶梯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学会把句子连贯起来变成一个段落,形成自己一个最初的表达方法。比如,在郑振铎先生的《燕子》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读出课文中作者是用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描绘燕子的外形,要在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向他们灌输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而在陈慧瑛女士的《梅花魂》中,由梅花引出回忆,从回忆的五件小事中勾勒出一位热爱祖国的海外游子的形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抓住梅花这个重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再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步掌握从观察事物到写出事物的规律和方法。

二、 注重群文阅读的层次性与写作的渐进性

群文阅读在文章编组中要注重层次性,要善于注重知识点的不同组合,增强课堂教学新鲜感。教师可以根据主题、文章特点,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来串联,打破传统按序阅读的习惯,跳跃式渗透阅读方法。如在阅读《少年闰土》后,从文章的作者联系到鲁迅先生,再由鲁迅引出另一篇文章《我的伯父是鲁迅》,以及《有的人》等等文章,由此来增强群文阅读的关联性,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不同文章的侧重点进行顺畅理解。同时,写作教学往往遇到无话可说的情形,而问题的出现往往可以与群文阅读教学进行统合。阅读量少,阅读过程中缺乏思考,对阅读内容的局限等等都限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制约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从群文阅读教学上,根据不同学生层次间的差异性,注重对课文文本的问题提炼,特别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来感受文章的魅力。如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利用不同文章写作手法来对照进行理解,破解小学生写作难、难下笔的问题。如针对阅读文章中的字、词、句子,从表现文章主旨及突出写作特点上,激发学生发挥奇思妙想。

三、 透过阅读感受生活,广泛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灯塔,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应该和学生一起探讨分析学习中的乐趣。阅读源于生活,写作高于生活。教师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和乐趣,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形下发现这个写作的素材,进一步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在这个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比如,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观察一些花花草草。生活中的阅读,不能仅仅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应该是有选择和层次地阅读。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慢慢感受自己的感觉,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 思维互动,促使读写转化

阅读体验是多元化的,是学生对阅读知识的个体性的感悟。阅读知识本身的形成有着一定的情景性、社会性等,有的时候学生的阅读体验需要借助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才能够完成。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互动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宽,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从写作的角度来说,互动是帮助学生写作构思的一个过程。教师要有意识搭建思维互动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我观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促使学生灵活地进行读写转化。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章主要表达了母亲和父亲对“我”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态度。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家庭生活讨论活动”,让学生想想生活中父母对待自己是什么样的?父母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什么?自己面对父母的各种态度又是怎么表现的?从学生自身出发,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情感,学生在表达活动中,相互之间会发生思维的互动,很多时候父母面对孩子的态度是一样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小故事,唤起学生对父母的爱。之后鼓励学生以“父母亲”为主题进行写作。

五、 结语

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群文阅读,为习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成为写作教学的助推剂,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踏上群文阅读的快车,携手感悟、体会更加精彩的生活。教学中通过举办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置身于特定的场景来感知作品的精神,鼓励学生中来思考,并将之融入写作中,促进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7).

[2]刘美琳.试论小学语文阅读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J].好家长,2015(34).

作者简介:

覃琴,重庆市,重庆市秀山县里仁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