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 打造地理高效课堂

2019-04-03秦阳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效化高中地理兴趣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地理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构建一个和谐的、开放的、互动的高效学科教学体系。那么如何使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最大化,这就需要我们地理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

关键词:兴趣;高中地理;高效化

一、 做学习地理的引路人,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的地理学科综合性比较强,其教学内容牵涉的范围很大,仅属于自然地理的就有地质、气候、水文、生物等,还有与之相关的生产活动、旅游、人口、城市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致使高中地理学科具有着“博物性”的特点。面对这些刚进入高中的初学者而言,地理应该九大学科中里面比较难啃的“硬骨头”了。学生普遍反映地理讲解抽象、概念易混淆、理论知识难以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等多方面的问题,造成了多数学生对地理逐渐失去了兴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才可能从中收获益处”。可见学生兴趣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更是教师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自身的正确引导,使课堂变得贴近生活,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把新课讲的生动又形象,风趣又幽默,学生喜欢听,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创新、与时俱进,从而使得地理教学变得高效有趣而不再枯燥乏味。

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我们很多老师还只是借助地球仪做一些简单的演示,告诉学生课本里的知识点,讲解完后,就靠他们自己理解记忆和做题掌握,这样做最终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实这一课在讲解的过程中非常抽象,空间的想象和逻辑的思维要求特别的高,对于我们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打击了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得大多学生会觉得地理很难,甚至出现有厌学的情绪。其实学生的世界,与我们老师截然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讲述,便影响了孩子的兴趣培养,对此我们要针对性地去了解发现。心理学研究中表明,学生对动态演示、画面感和实际操作有着非常大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授课,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图解记忆其中的变化,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轻松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地图、模型等教具,多运用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进而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学习、去感受,发现地理“美而有趣”的那一面。

二、 加强知识迁移,解决地理问题,

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广、头绪多、思路杂,在具体的教学中对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大量做题来测验学生实际的解决问题能力,其实是有点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加强知识之间的迁移,就可以将所学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从而增强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实践和分析思路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营造氛围

《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之以容,然后尽其声。”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应根据教学内容,用心地去设计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巧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启动思维,进而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在讲解“密度流”时,设置情境,利用二战中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成功的躲避了盟军雷达的监视,在大西洋屡屡成功偷袭了盟军的故事,提问德军为什么会成功偷袭?故事设疑,就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敢于去思考想象,主动接受老师的引导,在知识教授过程中,他们就会变得很积极,气氛也就会相当的活跃,那么这节课也就很容易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开端才是成功的一半,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有用的教学素材,我们应该将这些日常生活资源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地互动,营造轻松和谐、主动求知的课堂氛围,从而进一步使得课堂教学高效化。

四、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吸引力

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必需。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建立的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我们把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作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良好的氛围中师生间才能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使学生學习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身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青少年时期正是学生心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也是学生的情感叛逆期,他们会很敏感,很在乎教师的言行,教师的态度、语言、表情动作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对学生进行赏识评价,多做鼓励性的效果评定。不断地给学生信心,并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激励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活动中不断被激发。在对那些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耐心地给予精神鼓励,要多用肯定性的语言,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鼓励中培养兴趣。

五、 结语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让学生主动参加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来,在一个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去接受新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马红.以兴趣为动力——浅谈初中地理课堂兴趣教学[J].教育教学,2012(5).

[2]朱菊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经济市场,2006(1).

作者简介:

秦阳,广东省肇庆市,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怀集中学。

猜你喜欢

高效化高中地理兴趣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