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传播时代文化共享工程发展问题与建构策略

2019-04-03袁晓琴

青年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微传播新媒体

袁晓琴

摘 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云计算”“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文化共享工程面对微博、微信、QQ、彩信、MSN等微媒体,需要及时适应技术发展,要想把握先机、掌控安全、获得优势、掌握未来,必须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转变传播模式,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走出新的发展之路。本文就微传播时代,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应用为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新的可能,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文化共享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微传播;文化共享工程;新媒体

一、微传播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微传播的概念、特点及发展现状。微传播指的是利用数字通信技术,通过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将一些新媒体作为媒介,例如: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运用简捷、移动的显示终端,开展的一种传播活动或者传播方式。短小精悍是其文化特征,具备针对性强,共享性受众明确,传播内容碎片化、受众与媒体互动性强等特征。

截止到2017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7.72亿,相比较于2016年年底,网民数量增加了4074万。在所有的网民中,2016年使用手机上网人群所占比重为95.1%,2017年出现上升趋势,其所占比例为97.5%,这一比例还处于持续上升状态之中,手机这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微博、微信、QQ、彩信等微媒介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很明显,人类已经走进一个微传播的时代。在这个以微信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悍内容为传播主体、以微受众为传播对象、以微动作为传播特征的微传播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影响力。而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也为文化信息的传播注入新的血液,将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带入新的境界。让文化共享工程乘微传播平台,渗透到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中,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成为当下文化共享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课题。

二、微传播时代文化共享工程发展面临的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与均等。2002年4月,我国开始落实文化共享工程。希望通过三网融合、云计算等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新型传播载体,对当前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对中华文化信息资源中心与各级分中心进行建设,以全国的网络传输系统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对先进文化进行传播,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了解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以保证完成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历经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止至2017年年底,已经建设完成一个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为33个,县级支中心为2840个,乡镇基层服务点为32179个,行政村与社区基层服务中心为70万个。国家数字图书馆长期保存的数字资源达到153 2.76TB,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共建设252条农村数字院线,5万支放映队伍,服务网络由城市至农村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

不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虽然取得了这样大的成效,但在具体运行工作中,还是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最为明显的就是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导致地方特色文化难以及时有效制作上传分享出去,非遗文化也得不到广泛传播,有的服务中心虽然建起了创客平台但建得起玩不转;地方配套设施设备投入不足,县级以下服务中心文化共享设备十多年没有得到更新和更换,大多数电脑等设备老旧运行不了,运行不暢,致使读者抱怨甚至不再选择文化共享设备上网。其三,共享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在县级以下文化共享工程服务中心(点),普遍存在着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以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员教育网、远程教育网、数字农家书屋等就因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而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造成重复建设。第四:文化共享工程存在服务群众方式单一,内容单调,受欢迎度低的窘境。在不少县级以下服务中心,文化共享服务群众还仅仅停留在免费上网、刻录光盘、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文化信息服务,但毕竟受财力、人力、服务时间、场地等限制,工程受众面有限,当把刻录好的光盘送到群众手中时,我们已经走在了时间的后面,在获得最新信息、抢占市场先机等方面已经落后。真正的共享工程应是广大群众能直接通过网络享受优质信息资源,并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和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互动,成为广大群众最直接、最及时获得最新、最有效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

三、微传播时代文化共享工程的建构

(一)统筹隶属于不同部門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由于分业管理的局限性,在我国长期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多头建设情况、资源利用不够集中、未开展统筹管理工作等。为了能够将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部门统一起来,应当以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为基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进行建设。为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关于国家层面方面,应当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作为相关平台,通过文化部门的带头作用,将各个部门职能作用与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各地基层也应当依据自身具体情况,对相应的协调机制进行建设。通过协调机制的建设,来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针对跨部门、行业与地域的公共文化资源,应当加大整合力度,不断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整合方式与方法进行研究,确保共建共享工作的完成。除此之外,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可以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作用。以提升不同区域的信息化、数字化与网络化为前提,对服务联盟的建设进行探索,促使不同区域原本分散的公共文化服务转型为联合服务,确保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完成。

(二)文化共享工程需与微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微传播巨影响

当前,微传播、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频等方式,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是广大受众信息吸取的重要特征。文化共享信息传播不能再仅停留在传统的PC客户端,必须在关系资源、核心环节、融合模式等方面找准切入点,以优质内容构建多渠道矩阵,打造聚合性平台,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精准选择融合模式,逐步解决无效信息过剩与有效信息匮乏之间的矛盾,对适合新的传播环境和需求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技术、内容、人才和平台的共享和融通。

文化共享工程要想顺应这一发展形势,在对多元传播渠道全媒体矩阵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国家数字资源网与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融合建设这一环节放到重要位置,确保所研发的文化产品,具备较高的社交属性,并且符合广大群众的移动阅读习惯。应当确保所运用的编排方式,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利用可视化特征,将各地文化发展内容与形势体现出来,促进文化信息传播度与受众分享度的提升,确保微传播巨影响这一目的的实现。除此之外,要想将文化共享内容建设成为具备一定传播力的新型媒体,应当摆脱当前高度同质化的移动客户端竞争,从封闭环境中走出来,不断提升其开放性,使其由发布型朝着服务型进行转变。在目前的社交活动中,受众群体通常利用客户端,将相关内容分享至微博、微信朋友圈或者QQ空间等社交平台之中。所以,关于有关内容的编辑方面,文化共享工程应当与广大受众群体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相符合,敏锐捕捉社会热点问题,在做到简洁精炼的同时,应当提升其趣味性,通过提供异质性的全方位服务聚拢用户。

(三)建立受众需求反馈通道,完善受众监督与评估机制

当前,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系运作机制缺乏灵活性,其主要原因,包括:关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政府利用自上而下的灌输形式完成,并且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情况等。该形式容易导致公共文化的供给与需求出现脱节情况,不仅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还很难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满足。这是影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之一。所以,应当利用最短的时间判定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提供,并不断对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与发布机制进行健全,实现国有文化资源利用率的提升,缩减相关成本费用,这应当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重点环节之一。

(四)建立健全管理与技术骨干队伍,为文化信息事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当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存在的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不高、队伍缺乏活力、人员经常串岗等状况,基层文化人才逐步紧缺,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新期待,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要采用适度超前的思路,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对急需的、特殊的、关键岗位的文化人才,做到超前规划,超前储备。认真落实“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将按需培养作为重点,使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强化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基層服务点队伍建设工作,从县中心、乡镇文化专干、村干部当中选择一批年轻、事业心强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队伍中,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使每个基层中心、基层服务点拥有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薛芙蓉.微传播巨影响[J]今传媒,2012(1).

[2]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EB/OL][2018-06-14]http://www.sohu.com/a/231017936_468714.

[3]王红,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4-01-30.

[4]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EB/OL][2018-06-14]http://www.sohu.com/a/231017936_468714.

猜你喜欢

微传播新媒体
微传播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新模式构建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
传统媒体微传播的“把关”角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