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的教古诗文 愉快的学古诗文

2019-04-03蒋朝华

读天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古诗文初中语文

摘 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纵观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史,古诗文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一直传唱不衰。仅仅中学阶段语文教材所选录的古诗文而言,就有挖掘不尽的美。然而,由于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差异,由于历史的变迁,语言的变迁,学生在学习中常会感到古诗文较现代文难学和难理解,因而在学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古诗文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笔者通过本文简谈之。

关键词:古诗文;情景结合;初中语文

古诗文晦涩难懂,学生不感兴趣,这给古诗文教学带来很大障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古诗文呢?我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试着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 情景结合,让学生走进古诗文

古人的生活习惯、日常行为、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与现代都有一定的距离。让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或预习时,这一点是必须让学生清楚的。例如《闲情记趣》,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的两件趣事:一是观蚊及帐以烟喷蚊,二是在花圃旁观虫蚁之斗。这两件事趣则趣矣,但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差实在太远。现在小孩子他们玩积木、布娃娃、卡片、玩具枪、车等,有的还玩游戏机。谁还会去玩蚊子?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文中作者小时是否有点神经病?再则,若作者的这种玩法让学生学了去,家长可能就会大为光火。因此,讲述时,教师得把学生引回那遥远的年代,让学生明白,作者的这种玩法,是那特定年代的一种玩法,那时不同现在,没有娱乐场所,小孩也没有玩具,作者能想出这玩法,正体现了他天真、童趣,否则,就会再现别扭的感觉。再例如《晏子故事二篇》,楚王想出的办法及手段,是与当时齐、楚的地位及当时政治形势和晏子身材等历史条件相结合的,我们不能用今天国家与国家外交往来去评判。

“情境”的理解和把握,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殿堂的向导,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情境或创造情境来引入古诗。春日,和学生相约去郊外踏青,让学生在盎然春意中体味“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心。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韵,学生在得意之中,自见情趣;夏日,偕学生去荷池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画卷,使其领略“莲动下渔舟”的深邃,“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峰亮节;秋日,登高临远,高声吟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冬日,一起去感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和哲思。平时更是见花赏花,见月咏月。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很多古诗词。

让学生明白古今距离,它可以让那些成绩中等一些而性格急躁、望文生义的学生避免犯有用现代文去理解古诗文的错误。上例中,“傧者”“三百闾”“使子为使”“坐盗”等词,現代文中,他们有的改换了意思,有的已不用了。

二、 讲究方法,让学生学懂古诗文

古诗文教学中常易出现的问题,学生当时易懂,过后易忘;大意虽懂,背出却难。现教材中,两单元的十篇古诗文里,检测起来,能得满分的屈指可数,一些很认真的学生也常会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忽视规律,方法不当。课堂上,教师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时,由于当时特定的环境限制,结果是可想而知不甚理想的。但有的教师还会急功近利,进一步要求学生“集体背诵”或“个别背诵”,有时效果好像很明显。我觉得这种做法是揠苗助长,因为在课堂上检查背诵,特别是集体背诵,背不出的跟随旁边的同学也能拖泥带水地跟下去,结果是你凑一句,我凑一句,一篇文章竟也像模像样地拿下来了,但过了两天就又不行了。

对于古诗文,我觉得在疏通字、词、掌握大意后,重要的是找出它的规律,让学生熟悉,记下这一规律,然后再用一定时间完成背诵,这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干什么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学生的学习,像古诗文背诵,更是这样,我们应正确面对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循序渐进,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三、 创设情境,让古诗文走进学生生活

古人描绘那些有学问的人是:能满口“之乎者也”。可今天,即使有学问的人,又有谁说话还会用“之乎者也”呢?古诗文距今天学生生活的距离是不言而喻的。学了,但在生活中却不用,难怪学生会感到困惑难解。记得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善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有意让古诗文走进学生生活,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去学,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现实中,虽有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但没有不喜欢故事的孩子。我们可以先将古诗文转换为故事,让学生在生活中贴近古诗文,然后再反过来理解古诗文,就化难为易了。例《周处》,我们就可把它先变为一个现代小故事,口述出来,再去弄清其古诗文字、词的相关含义,让学生用白话讲给同学、父母、兄弟姐妹听,再回头按图索骥,照应课文,则背诵也迎刃而解。《晏子的故事》《寓言》等教学皆可用此方法。此方法的好处是:它面对的是中下层学生,他们对学习本来就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若再让他们去背诵那佶屈聱牙的古诗文,他们的兴趣、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可想而知。没有人会对故事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即使那些中下层学生仍然不能将那古诗文完整背下来,至少也能达到教学大纲中的“理解大意”的要求。

四、 小结

由于古诗文与今天学生现实生活及现代文之间的差异,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有些问题是理所当然的。只要我们教师能把握规律,正确引导,让古诗文走进学生生活,那么下一代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就一定会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作者简介:

蒋朝华,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全椒县大墅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探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