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

2019-04-03唐嗣洪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而外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说:“教育即是生活。”由此可见,不管是国内外还国外学者,不管是否在同一时间或者同一空间的学者,都对教育有同样的看法,那就是教育和生活本就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教育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就是在回馈教育。因此,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执教者,应该将生活即教育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教学

知识是一切生产生活经营的积累总结,学习知识离不开一定生产生活,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知识、获取知识,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非常重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教学者也已经逐步实现了教育的生活化,但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笔者就简要论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解析有效落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现存问题

(一) 生活情境偏于形式化

例如在讲解《6和7的认识》时,某些老师不是让学生从数小棒的开始认识6和7的分与合,就是从数苹果开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看似贴近生活实际,但仅仅是表面上认识这两个数字的分解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在生活中认识,这就表明某些教师为了突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会不由自主的为了创设生活情境而去创设生活情境,流于形式的生活情境,不仅限制了学生智力的发展,使学生为了应付数学课堂而被动的进入老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对數学问题缺乏必要的思考性,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 教学内容失去了数学本味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生活化虽然要求教师要尽量采用生活中的实例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可是生活实例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搬运到数学课堂上来,数学知识虽源自生活,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超越。但某些教师为了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对所选用的学习素材不加以精心加工,造成对教学生活化的片面理解,不但降低了预设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对教学反而是有害而无利的。

二、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一) 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里所指的学生实际生活并不单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数学化的生活情境。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①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②选择信息,在学生所列举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栽种树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③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告诉同学们“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98%”,从而提问“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这样重组,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有价值的案例,从而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充满着数学知识,时时都在发生着数学运算。这些便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体现。教师应将学生的眼光向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延伸,培养他们的数学眼光,只有学生自主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利用知识解决了问题,数学教学的作用才真正得以体现。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笔者先让学生搜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然后模仿它们的样子,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长方体或正方体有6个面,长方体相对的面一样大,正方体6个面一样大,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等特点。在动手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直观感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便能总结出它们的特征。如此,既达到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眼光。

(三) 将数学知识应用生活现实,体现数学价值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阐明: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如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学生计算粉刷自己所在教室的总面积;学习了《圆》《圆锥》后,引导学生测量、计算大树的直径与横截面的面积、沙堆、稻谷堆的体积和重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学习了《比例》后,让学生测量、绘制学校平面图、家庭所在居委的示意图等等。这些活动大多可以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进行。

三、 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学生活化是让数学回归本位的重要体现,是凸显数学价值,关注数学魅力的重要表现,更是我们教学者对数学本身认知能力提升的表现。作为一名新时代数学执教者,笔者当以生活为载体,以数学教材为依托,以生活情境为手段,不断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数学教学生活化,以让学生嗅到数学的本味,感受数学的妙趣之处,并能够主动学以致用,真正运用数学知识回馈生活。

参考文献:

[1]韦千.浅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J].中华少年,2016(32).

[2]史明芳.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

[3]李昌周.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价值、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5(1).

作者简介:

唐嗣洪,四川省巴中市,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关路九义校。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