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研究

2019-04-03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张金莉

数学大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利用微直观想象

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张金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来看,其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数学抽象、数学推理以及直观想象等几个方面的能力。而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顾名思义,微课就是一种微型的、内容较少的教学课程,其设计与应用基于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时间短、容量小、针对性强,利用微课教学,教师可以针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砍去一些冗长的内容,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数学抽象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简单来说,数学抽象能力就是指从数学关系中抽离出一般规律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数学中很多内容都是较为抽象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可以使学生有效借助数学的一般规律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总结数学规律,以此来深化学生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是刚刚开始接触函数的概念,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函数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我首先在微课中展示出几种学生常见的现象:第一,行驶中的火车,并在旁边标注上时速60 公里,求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第二,一个正在储水的水库,求水量和水深的关系。我对学生说:“这些现象都是我们熟悉的,其中,路程和时间以及水量和水深都是变化的,所以这是两组变量。”接着,我在微课中展示出这两组变量的共同属性:(1)第一个变量有一个取值范围;(2)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3)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我对学生说:“这种规律就是函数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函数问题,一定要明白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具体联系。”最终借助微课,学生十分清楚地理解了函数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可见,微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是存在联系的,从一种数学知识中通常可以演化出另外一种数学知识,所以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推理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实验、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获得或验证一种猜想,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整式的乘法》中“零指数幂”的相关内容时,我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推理。首先,我在微课中提出了猜想:20=1,然后我让学生分别用除法和同底数幂除法计算22÷22,学生得出的结果分别是1 和20。接着,我引出猜想:为了使被除式的指数等于除式的指数,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也能使用,应当有20=1,同时在微课中展示出一组式子:24=16,23=8,22=4,2()=1。通过这样一个推理的过程,学生充分认识到了20=1 的合理性。最后,我又引导学生将其与“幂的运算性质”进行了对比,发现其是正确的。可见,利用微课引导学生逐步进行猜想,对于学生推理能力的提升是极为重要的。

三、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直观想象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空间想象来体会事物的变化规律,通常来讲,为了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形来表现数学问题,也就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用列举法求概率》这一节内容时,我就用微课重点讲解了树形图的用法。在讲课时,我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甲袋中有A 和B 两个小球,乙袋中有C、D 和E 三个小球,同时从两个袋子中拿出一个球,有几种组合情况?接着我就用树形图将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列举(如下图所示),在微课中设计树形图的时候,我把树形图的制作过程展示了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树形图的概念就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微课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总之,在初中数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微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教师应将其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利用微直观想象
快乐的想象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简单直观≠正确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