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生心田播撒热爱劳动的种子

2019-04-03赵慧玲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种植区心田花盆

О赵慧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劳动教育再次成为被热议的话题。

然而,受分数至上的影响,劳动教育在很多学校都十分欠缺。怎样引导学生明确劳动的重要意义,尽快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呢?我们班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

我校地处渤海湾边的一个小渔村,盐碱地,草木稀疏,风沙大,校园里非常缺乏绿色植物。新学期,我们班级承包的卫生区里,闲置着二十几个大花盆,由于疏于管理,成了卫生死角。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乐趣,我决定开展一次绿色种植活动。

1.家校协作,共商方案。

我在班会课上发布了开展种植活动的消息,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准备工具,设计种植方案。家长群里顿时热闹起来,家长们纷纷献计献策,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孩子们带来了铲子、水壶,课桌上的种子五花八门:白菜籽、菠菜籽、大豆、花籽、水果核……还有的孩子带了青枣和葡萄,准备先吃水果取种。孩子们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每人都带了不少种子,准备大干一场。

2.以身作则,耐心引导。

班级种植大队到达劳动地点时,李秀娟校长和两位男教师已经带头挪动花盆,铲除杂草。孩子们马上开始动手清理垃圾。人多力量大,原本纸屑、尘土堆积的卫生死角,一会儿就变得干净整齐了。孩子们分成小组,有的翻土,有的浇水,有的播种,干得热火朝天。

劳动结束后,孩子们依然很兴奋,有的怕浇水太多,会把种子淹死,有的担心种子发不了芽……对于这些问题,我神秘地笑着说:“老师也和大家一样,不知道哪颗种子能发芽,不如我们每天去观察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一周后再看结果。”我想,与其直接告诉他们结果,不如陪他们一起经历,可能会慢点、乱点、脏点,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3.拓展延伸,期待收获。

自此,孩子们每天进校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种植区观察,并向我汇报各种情况。几天以后,一名学生大清早就跑来找我,激动地说:“老师,发芽了,发芽了,咱们的种子发芽了!”

看着学生欢呼雀跃的样子,我鼓励他们继续呵护幼苗成长。孩子们每天早上都去照看小苗,浇水、锄草。现在的种植区,一盆盆生机盎然的蔬菜,绿意葱茏,成了盐碱地区难得一见的一处风景。人人都期待着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鼓励孩子们把劳动的好习惯向家庭延伸,和家人一起开展种植活动。几个星期之后,许多家庭的阳台上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播种就有收获。在孩子们心田种下快乐劳动的种子,培树“自食其力、劳动改变生活”的信念,他们将来才能在学习和生活的天地里开拓创造,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种植区心田花盆
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的冬小麦种植区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研究
C市主要草莓种植区土壤重金属镉、铅现状调查
在我心田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搬花盆
心田上的风景
为什么花盆花盆底部有小洞?
他们在孩子们的心田播洒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