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的古城格局
2019-04-02赵亮宇
赵亮宇
摘要:古城格局是城市物质空间构成的宏观体现,通常包括特色城市平面、空间轮廓、轴线以及相关联的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内容。乌拉街现存古城格局主要包括城廓格局、街道格局、空间轮阔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古城格局;街道格局;城廓格局;空间格局
一、城廓格局
1、明古城
明代古城分为内城、中城和外城三个部分,总占地面积102.9公顷。其中,内城占地面积3.9公顷,中城68.4公顷,外城30.6公顷。城墙均系分层夯土筑成,每层厚度在6-10厘米之间,夯层明显,并有排列冇序的柱洞痕。
2、清古城
据《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和《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记载,康熙年间,“因江水频泛,浸涝房间。经总管穆克登报请迁移城”,得到清帝御批后,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奉旨“迁移在旧城迤东髙埠向阳之地(即今乌拉街镇),修造城垣一座”。清代古城城墙东到文化街以东的南北路,北到水安路以北,南到水久路以南,西至老十字街。
二、街道格局
乌拉街满族镇不可移动文物丰富,古城街道格局基本保持完整.古城街(老十字街)历史地
段的历史建筑保存基本完整,总建筑面积达10637平方米,充分反映了东北民居的典型特征。
清朝时期,乌拉街城内逢渐形成了八横三纵的街道骨架,其中包括东西向的永安胡同(今永安路)、永远胡同(今永远路)、水久胡同(今水久路),中西街(今建设路)、永样胡同(今水样路)、水乐胡同(今水乐路)、水平胡同(今水平路)水吉胡同(今建设南路),南北的尚义街(今古城街)、种德街(今振兴街)、尊仁街(今文化街)。
建国后,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历史城区内部分历史街道被拓宽、取直,两侧建筑也逐步被拆除、改造,为评价乌拉街历史城区内历史街道格局的现状情况,规划将历史城区内的现状道路分为历史风貌较为完整的主要历史街道、未拓宽的主要历史街道、已拓宽的主要历史街道、次要历史街道、新辟街道五类。
1、历史风貌较为完整的主要历史街道还保持着原有的走向与宽度,两侧历史建筑的比例较高,历史风貌比较完整,该类街道包括古城街。
2、未拓宽的主要历史街道还保持着原有的走向与宽度,但两侧主要为普通民居建筑与现代建筑,该类街道包括文化街、永安路、水远路、永久路、永样路、永乐路、永平路。
3、已拓宽的主要历史街道仅保留着原有的走向,街道被大幅度宽度,尺度与风貌与普通街道已经没有明显的差别,该类街道包括振兴街、建设路、古城街北段。
4、次要历史街道是指除上述主要历史街道外,历史上形成的相对狭窄的街道。目前,该类街道大多保持着原有的走向与宽度,两侧以普通民居建筑为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永福路、水青路等。
由此可见,乌拉街清朝时期的历史街道中,除建设路、振兴路等被拓宽外,大多数都还保持
着原有的走向、宽度与尺度,其中部分历史街道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有的历史风貌,乌拉街历史城区内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民国时期的街道格局。
三、空间轮廓
民国之前,乌拉街城内的民居建筑大多不超过两层、体量较小,衙署、寺廟等公共建筑的高度与体量略高于普通民居,构成了古城以大片传统民居为背景,衙署、柯堂、寺庙等为主体,平缓有序的空间轮廓特征。
建国以后,历史城区内建设路、振兴街被大幅拓宽,沿街随之新建了大量多层建筑,打破了
古城原有平缓的天际线,也破坏了府衙、清真寺等重要建筑的空间主导地位,古城原有的空间轮廓特征存在着丧失的危险。
乌拉街以城廓格局、街道格局、空间轮廓为主婴内容的古城格局,体现了古城的空间特征与风貌特色,记录了城市历史发展进程,反应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著,城市发展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5.
[2]汪德华著, 中国城市规划史纲[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5.
[3]庄林德,张京祥编著,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2.
[4]黄亚平编著, 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5](美)凯文·林奇著, 城市形态[M]. 华夏出版社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