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网的旅游景区近十年国内研究分析
2019-04-02王超
王超
摘 要:通过对2009-2018年来刊登在知网上的旅游景区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结果发现,近十年来,旅游景区的研究热度稍有减弱,进入平缓的聚焦创新性研究阶段。一方面,不同学科门类的专家投入到对旅游景区的研究当中来,扩展了旅游景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愿意从不同视角对旅游景区进行研究,成果更具有针对性。国内旅游景区的研究核心作者集中,但学术团队合作不紧密;研究成果发表层次比较高,获得的资助也相对较多。
关键词:旅游景区;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1、引言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发展。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旅游作为自己的消费新选择,由此催生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旅游景区由此吸引了国内众多学者的目光,成为了学者们对旅游进行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景区进行过研究。有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如王录仓、林文凯、田野等),有从景区管理的视角来进行讨论的(如傅才武、王玉成、木宗香等),有从旅游产业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的(如廉同辉、赵振斌、姜峰等)。本文尝试通过可视化技术对旅游景区相关研究进行全局化审视,探讨当前国内学者对旅游景区的研究现状、进程及趋势,分析近十年来国内旅游景区的研究态势,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功能较强的科学文献分析工具,主要是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核心团队以及知识转折点等。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国内近十年来刊登在知网上的旅游景区相关文献可视化知识图谱,并结合Excel统计软件绘出的趋势图进行综合分析。具体操作方法:第一步,从知网中下载数据后,首先进行格式转换,然后打开CiteSpace软件,导入数据,设置参数。时间段选择2009-2018年,节点类型分别选择关键词、作者、机构等,时间间隔、主题来源等保持默认设置,生成图谱后,调整字体、节点选项。第二步,用Excel生成各趋势柱状图。第三步,将图谱与趋势图结合,对比分析,相互验证,得出结论。知识图谱中年轮大小反映的是发文量的多少,图上显示的密度值越大,且连线越多、颜色越深,代表联系越紧密。
3、数据来源
本论文以知网期刊文献为基础,设定检索主题为“旅游景区”,检索时间为2009到2018年,期刊来源类别选择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及CSCD,检索条件设定为:(EI收录刊=Y或者核心期刊=Y或者CSSCI期刊=Y或者CSCD期刊=Y)并且年between(2009,2018)并且(主题=旅游景区或者题名=旅游景区)(模糊匹配),:全部;数据库:学术期刊单库检索。通过筛选,共得到结果文献2762篇。
4、结果分析
4.1、趋势分析
通过Excel生成的对旅游景区相关论文在EI期刊、核心期刊、CSSCI及CSCD上发表的年度趋势图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每年刊登在知网上的旅游景区相关文献数都在150篇以上。2009-2011年发表论文量呈稳步增长趋势,数量都在280篇以上;2012年研究热度稍有减弱,大概在260篇左右;2013年以后发文数量逐渐保持稳定,进入平缓的创新性研究阶段。
结合CiteSpace绘制出的文献关键词Timezone时区图谱分析。在CiteSpace中,基于文献关键词的聚类网络可以绘制时区图、时间线图,分析某一领域研究的发展路径。在图中可明显看到,2009-2018年,国内学者对旅游景区的关注点渐趋统一。2009-2011年期间,旅游景区的研究最为宽泛,出现了“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承载力”、“空间结构”等热点词汇,研究成果也呈现出同步增长;2012年,热点汇聚到“旅游流”、“旅游扶贫”、“综合评价”、“地质公园”等关键词上面来;2013年,对“A级旅游景区”、“旅游安全”、“入境旅游”、“时空演变”等的探究力度逐渐加大;到2016年,相关文献中讨论最多的非“全域旅游”莫属;而到2018年,众多学者开始对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异”进行探讨。容易发现,越往后期,学者对旅游景区的研究越完善,大家更愿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同一关注点进行研究,研究也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研究内容也和政府政策更加关联。
4.2、关键词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文献关键词分布图谱并对其进行共现分析,结果显示共有节点(同类关键词)585个,连线(连结关系)275条,密度为0.0016,密度较弱。节点越大、颜色越深,表示该词出现的次数越多,代表了这一关键词即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主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关文献中关键词节点面积最大的为“旅游景区”,其次节点为“旅游”、“旅游资源”等,而且他们都呈十字状向四周延申开来,有的与其他节点年龄相交,表明有学者将他们和其他关键词结合起来研究。结合Excel统计得出的结果来看,在所有文献中,关键词包含“旅游景区”的有224篇,其次“旅游”为94篇、“旅游资源”89篇等,关键词分布图谱可以很好的与统计得出的结果相吻合。通过关键词共现图,可以看出经常成对出现的关键词为“旅游景区”和“空间结构”,表明他们最常被学者关联起来进行探讨。
4.3、作者分析
使用CiteSpace对文献作者进行分析并制作作者合作图谱,可以识别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及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及紧密程度。通过生成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识别出近十年国内共有作者353位对旅游景区进行过研究,连接共84条,网络密度为0.014。节点面积越大,表示作者发表的文章越多。图中显示节点年轮最大的作者为陆林,发表相关文章16篇,发文其次的作者分别为张捷(14篇)、孙根年(13篇)等。通过观察发现,国内旅游景区的研究呈现核心作者集中,其它相对分散的状态。从图中的连线还可以发现合作紧密的几个学者群有以张捷为首的学術团队、任佩瑜与戈鹏二人,以及黄震方与靳诚二人等。其他学者之间连线松散,各学术团队之间不密切联系合作,不利于学术交流以及旅游景区的研究发展。通过对学科分类分布的分析可以看出,在2762篇文章中,排名在前的学科有“旅游经济”、“数量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环境”以及“城乡规划与市政”等,说明这些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有对旅游景区进行过研究,但绝大部分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研究视角还可以再拓展。
4.4、机构分析
使用CiteSpace对数据文献中的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图中显示近十年国内共有机构275个对旅游景区进行了研究,连线59条,密度为0.0016。通过分析得出对旅游景区研究贡献最大、发文最多的机构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其次为四川大学(分旅游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等。从统计得出的结果来看,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陕西师范大学(88篇),其次为四川大学(共67篇)、安徽师范大学(53篇)等。该结果与图谱所得结果完全相同,相互印证。从连线可以看出各研究机构之间联系较弱,虽然存在有几个联系较密的机构(主要是同校学院内),但总体来说合作还是相对较少,学术交流有待加强。
4.5、期刊分析
使用Excel对近十年国内相关文章发表期刊进行统计,从图中可看出在2762篇所得文献中,发表在“资源开发与市场”上的最多,有130篇;发表在“旅游学刊”中的有124篇,其次分别发表在“中国商论”(108篇)、“经济地理”(96篇)等刊物上,研究的发表比较分散,而且多是刊登在经济类期刊中。结合文献来源类别来看,发表在来源为北大核心期刊的文献有1662篇,来自南大核心期刊的有603篇,说明旅游景区研究成果发表期刊影响力相对较大,同时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学者应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从不同的立场探索对旅游景区的看法。
4.6、基金资助分析
对近十年文献研究的层次及基金资助情况进行分析可发现,所得文献中有1992篇是对旅游景区进行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做行业指导的有380篇......基础性研究占绝大部分比重,对理论及实践的探讨力度仍需加强。从基金扶持力度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排在第一位(483篇),排在第二的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297篇),剩下的多为各省级基金项目资助。总体来说,绝大部分对旅游景区的研究都是有资金支持的,说明对旅游景区的研究是有切实意义的。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从对知网上的旅游景区近十年国内研究可视化分析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从总体趋势上来看,研究热度稍有减弱,进入平缓的聚焦创新性研究阶段,国内学者的关注点渐趋统一。研究的越深入,就有更多的学者愿意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技术手段对旅游景区进行研究,成果更具有针对性。从关键词上可以看出经常成对出现的关键词为“旅游景区”和“空间结构”,他们经常被学者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从发文作者的图谱中可以识别出旅游景区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及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及紧密程度。可以看出国内旅游景区的研究呈现出核心作者集中,其它相对分散的状态且学者之间连线松散,学术团队合作不紧密,不利于学术交流及发展。也有许多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对旅游景区进行研究,但绝大多数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的。从研究机构的角度来考虑,研究机构相对集中,虽然存在有几个联系比较密切的机构,但总体来说合作还是相对较少,学术交流有待加强。从论文发表期刊上来看,旅游景区研究成果发表期刊学术影响力也较大。对近十年文献研究的层次及基金资助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进行基础性研究的较多,国家基金资助的也比较多,剩下的多为各省级基金扶持。
5.2、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在CiteSpace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对收录在知网上的2009—2018年近十年关于旅游景区的文献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并将其与Excel统计得出的结果相验证,分析了国内旅游景区研究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結果发现,国内旅游景区研究热点越来越集中,有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介入旅游景区的研究,但研究者及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对学术交流不利。从关键词时区图中可以看到,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对旅游景区进行考虑研究,这是值得提倡的,也是未来旅游景区研究的一大发展趋势。
针对出现的这些现象,一方面,各专家以及学者应该广开思路,从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实践和时事政策,站在不同的立场,运用跨学科的思路及技术,对旅游景区进行多方位思考,且学者之间要多沟通交流,各学术团队之间要加强合作力度,不仅要坚持校内合作,更应该加强跨校跨区域合作,分享各自的见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强化学术交流。同时,学者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争取在更高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扩大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国家、地方应加大对旅游景区研究的资助力度,并为学者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为学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架构桥梁,多举办专业讲座及学术研讨会,只有这样,对旅游景区的相关研究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录仓,杨志鹏,武荣伟等.甘肃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6,33(01).
[2]林文凯.景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2013,33(09).
[3]田野,罗静,崔家兴,蒋亮,吴益坤.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交通可进入性评价[J].经济地理,2019,39(11):203-213.
[4]傅才武,申念衢.注意力稀缺背景下文化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基于武当山景区与崆峒山景区的比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03).
[5]王玉成.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问题与改革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03).
[6]木宗香.谈精细化管理思想在丽江古城景区管理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1):76-78.
[7]廉同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以黄山、九华山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1,4(04).
[8]赵振斌.中国旅游百强景区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关系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06).
[9]姜峰,张磊.借鉴圣彼得堡经验推动吉林省旅游产业提升[J].现代交际,2019(22):52-53.
[10]张亚利,马秋玲.基于CiteSpace5.0的我国定制旅游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