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2019-04-02丁春香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丁春香

摘  要:小学生的思维是简单的,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与联系生活实际的活动相关,他们想要的是更精彩更联系生活的知识。小学数学的学习主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其中生活情境的应用可以作为一座桥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数学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生活情境的应用和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血液,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数学给小学生枯燥、单一、乏味的印象,使他们学习数学更有激情,更有活力。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意义

生活情境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一切教学都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与生活有关的事物小学生也更能够接受;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言,具体化的事物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而生活情境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1],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很有帮助,是符合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生活情境的引入,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和思考,更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培养探究性思维能力。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设——以苏版小学五年级《圆的认识》为例

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圆是平面图形的最后一个教学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唯一的曲线图形,对于学生认识所有平面图形结构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诸多直线图形。应用生活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体验圆和其他直线图形的不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利用生活情境教学既能吸引学生学习圆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为今后学习圆的面积和其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吗?想一想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完成知识的过渡,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补充,同时告知什么是直线图形,从而过渡到曲线图形——圆的认识上。

然后教师用实物一枚一元钱的硬币进行展示,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硬币是什么图形吗”进行导入,同时让学生联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学生可以联想到自行车车轮、钟表、月亮。通过情境的导入可以让小学生很好地融入圆的学习中,特别是硬币、车轮、钟表、月亮这些具体的事物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发挥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创设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2]。

圆的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足球、篮球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说球是一个圆吗? 老师带来了橡皮泥,将其捏成球形,同学们可以试一下用小刀切一下,看看是什么图形?”让学生思考并动手实践后进行回答。教师进行总结“球不是圆,它是立体的,而圆是平面图形。”通过球和橡皮泥进行动手实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践中学习,更有带入感和趣味性。

让学生动手尝试画圆:为学生提供画圆工具(有硬币、直尺、图钉和线),让学生分组进行初步画圆。教师提问:同学们都通过不同的工具完成了画圆,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圆和前面学习的其他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说出自身的感受)教师总结: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介绍圆规画圆: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通常都会利用一个工具圆规进行画圆,可以通过调节大小画出不同的圆。向同学们进行介绍: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同时边讲解边利用PPT展示圆规画圆的方法然后顺理成章地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让学生自己动手标示圆心、半径和直径,并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通过对圆规的介绍,让学生对画圆产生期待,在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产生趣味。这同样展现了生活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

让学生们分组练习画圆和比一比谁画的圆大、谁画的圆多,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圆半径和直径都相等吗?一个圆有多少条直径和多少条半径?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們互相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在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相等,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两倍的半径等于直径即d=2r。通过学生动手比较、观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降低问题难度,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

课后思考:利用PPT动图展示一个人骑自行车,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能用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同时车轴应装在哪里?”创设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体会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自行车这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圆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同时通过对问题的探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反思和总结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科目,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的难度较大。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的导入把抽象的思维具体化,符合其简单的思维模式,同时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生活情境的导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根据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提供有效方法的引导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地使用生活情境的导入,同时也要注意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以教学最优化为目的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可以运用的,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生活情境的引入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比较综合性的问题,像一个问题几种解答方式等等,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数学思维的建立对学生后期数学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应用生活情境时要注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观念。生活中的水果,小学生感兴趣的玩具,同时还可以将游戏的形式引入教学中来,所有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好的教学工具。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千克的认识》中就可以将不同大小的水果、生活中常见的鸡蛋、学生们感兴趣的零食引入学习中,教学完成后将这些吃的奖励给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不仅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在奖励中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布置和生活情境相关的课外作业,就像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过程中学生回家就可以利用家里的水果进行训练。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的补充,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任务,学生才会感兴趣,只有感兴趣了才会积极地完成任务。对于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课外知识的拓展都具有有效性。

在生活情境的应用中还可以引入生活小故事,例如在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时,乌鸦喝水的故事相信小朋友都有听过,让学生思考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总之生活情境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圆的认识》进行实例说明,同时对其进行反思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时俱进,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为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陈保平. 利用生活情景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6(3):46-46.

[2]  王景明.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J]. 小学教学参考,2013(15):55-55.

[3]  吴军红. 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发展数学应用意识[J]. 小学教学参考,2014(32):78-78.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