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19-04-02薄建平

活力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时代

薄建平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从新的思想和政治高度出发,紧紧抓住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所以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第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理论武装。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指导和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就在于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到老祖宗没有丢且又能写出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理论的艰辛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重视互联网建设,创新传播手段。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第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二)人人参与,人人践行

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生动局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推動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招远市开展的“金都好人”“金都楷模”“健身操广场舞”的评选,都是很好的实践形式。

(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一)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根本

全体人民要同心同德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所以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三)抓好风气养成这个关键

衡量社会文明程度高低,很重要的是看文明风尚、精神风貌、人文氛围。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要引导文艺工作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艺创作的最高准则,自觉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二)要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

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

(三)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需要强调的是,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必须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自觉在追求真善美中成就艺术理想、实现艺术价值。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二)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推动文化小康顺利实现并不断巩固。

(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

重点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时代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