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
2019-04-02宋志艳
宋志艳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背景;全球发展
2013年中国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至今已五年,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2018年两会期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增加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关内容;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2017年3月17日,载人安理会决议;2017年3月23日,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解决全球治理中,各国都在关注的“世界应该向何处去”“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好这个世界”等重大问题,向世界表明中国积极建设结伴而不结盟、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诚意。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如下国际国内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关系面临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
当前,世界形势和国际格局纵深层面演变,人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断累积,国际政治发展进程中,出现了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等乱象,存在着严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
大变革带来大调整大发展。所谓大变革是指国际体系中,长期由西方主导世界秩序、占支配地位的时代之大变革。基辛格认为,当今我们时代经历的秩序,是将近400年前在德国维斯特伐利亚举行的一次和平会议上确立的。但是,世界大部分地区从来没有与西方相同的秩序观,只是默认西方的秩序。这种保留态度现在正变得直言不讳,并明确表示他们将努力进行修改。布热津斯基则把“全球力量的中心从大西洋两岸转移到了远东”列为当今世界三大变化之一。他说,这表明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将失去500年的统治权。400多年前由西方国际制定和主导的这套现行国际秩序体系,无论国际秩序体系,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球治理体系(包括规则和机制)都亟须调整和改革,有许多方面需要提出新理念、创建新体制,制定新规则。
大变革必然引发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的大调整,乃至整个国际体系的大转型,从而促进经济、科技、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大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大进步。而大发展义是大变革和大调整的前提与主要动力。正是由于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促进和推动了大变革和大调整。同样,大调整也将是大变革和大发展的必然结果。三者密不可分,构成了当今人类所处时代的三大特征。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对国际秩序的文化塑造力增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颇具东方意蕴,蕴含了中国文化“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大智慧,体现了“天下为公”“万邦和谐”的中国政治理念。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奉行“积极有为”的外交战略,掌握国际话语权,不断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力争在新一轮调整中占据有利战略地位,成为引领全球变革、调整和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不断从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探寻可供解决人类发展难题的价值观念和博大智慧。
中国具有和平的战略传统, “中国战略文化具有独特性,它强调使用非暴力的政治或外交手段来应对敌人,即使万不得已诉诸武力,也会有节制地、防御性地使用暴力。这使中国的战略行为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最低限度使用暴力的特征。”中华文明中的“苟日新,日日新,义日新”的创新改革精神,中华文明中“和而不同”的文明多元共生理論,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中的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精神,以及中华文明和平世界主义的天下世界观,注定将照亮整个21世纪,促进人类世界向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性方向发展。
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面临深刻调整
中国如何看待和参与重塑国际秩序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重要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观察中国崛起效应的重要标尺。大国崛起必然触及国际秩序,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变革几近同步而行,且对国际秩序变革的影响力在提高。与此同时,针对中国到底是现存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还是挑战者的争论也日益增多。中国被视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其未来战略走向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战略走向更为敏感,主要国家积极调整对华战略。有鉴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防范与疑虑,中国正在就如何重塑国际秩序提出自己的见解,努力成为积极的、建设性的、可预期的、重要的国际秩序塑造者。
中国快速且引人瞩目的崛起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促进他国对华政策或积极或消极的调整。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今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一个持续快速发展,并且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将在全球事务中追求什么样的核心利益,对外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广泛影响,这些都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影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此时适应国际潮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逢其时,不仅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发展的一贯政策理念,而且为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为人类如何建没更加美好的世界,维护珍贵的和平环境提m了现实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基辛格.世界秩序[M].胡利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胡鞍钢,王蔚.从逆全球化到新全球化:中国角色与世界作用[J].学术界,2017 (03).
[3]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布兰特·斯考克罗夫特.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4]江忆恩.文化现实主义:中国历史上的战略文化与大战略[M].朱中博,郭树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珍妮·克莱格.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M].葛雪蕾,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